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16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装置,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凝器装置在使用时其噪音大,而且出风面积小,换热能力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装置,它包含长U铜管一、长U铜管二、翅片、接管A、接管B、入口管、出口管、冷凝器左端板、冷凝器右端板、跨管A、跨管B、跨管C、三通管、加强管;所述长U铜管一、长U铜管二均紧密与翅片配合,所述冷凝器左端板、冷凝器右端板镶入在长U铜管一、长U铜管二紧固器体的两端,接管A、接管B、跨管A、跨管B、跨管C、三通管将器体各长U管连接形成一种通路,入口管、出口管焊接在器体总连接使冷凝器装置形成回路到换热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左端板、冷凝器右端板上均设置有数个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的增加换热器冷凝水的处理,系统运行时噪音低,并且出风面积更大、风速低,汇合使装置的换热能力达到最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右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左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U铜管一;2-长U铜管二;3-翅片;4-接管A;5-接管B;6-入口管;7-出口管;8-冷凝器左端板;9-冷凝器右端板;10-跨管A;11-跨管B;12-跨管C;13-三通管;14-加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长U铜管一1、长U铜管二2、翅片3、接管A4、接管B5、入口管6、出口管7、冷凝器左端板8、冷凝器右端板9、跨管A10、跨管B11、跨管C12、三通管13、加强管14;所述长U铜管一1、长U铜管二2均紧密与翅片3配合,所述冷凝器左端板8、冷凝器右端板9镶入在长U铜管一1、长U铜管二2紧固器体的两端,接管A4、接管B5、跨管A10、跨管B11、跨管C12、三通管13将器体各长U管连接形成一种通路,入口管6、出口管7焊接在器体总连接使冷凝器装置形成回路到换热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左端板8、冷凝器右端板9上均设置有数个安装孔。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剂翅片式冷凝器装置的使用:1、使产品容易与底盘节水组合,让打水轮容易吃水;2、两产品中间的铜管使冷凝水更好的散开,增加冷凝水的蒸发;3、更好的防止倒挂水的溢出。该设计安全可靠,使得制冷剂翅片式换热器的设计更方便,更合理,制冷时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蒸发冷凝水使得换热效率更高,易于推广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