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机。
背景技术:
热泵机组的种类很多,根据利用的能源不同,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复合热泵机组等等,其中,空气源热泵机组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原理为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然而,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热量来源为空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设计正常工作温度为0-40℃,在气温较低的北方,空气源热泵机组上会出现结冰现象,从而造成制热能力衰减严重,机组运行不稳定。
综上所述,如何使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防止结冰的功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能够较好改善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结冰的现象,且制热能力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了上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器以及防结冰装置,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
所述防结冰装置包括防结冰本体和电磁阀,所述防结冰本体设置有换热空腔和分别与所述换热空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
所述第一连通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连通口的连通与关闭,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回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三管道穿设于所述换热空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结冰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管道的温度;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有预设温度,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传感器发送指令使所述电磁阀开启,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电磁阀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还包括冷凝器和膨胀阀,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点为第一支点,所述冷凝器设置于第一管道且位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一支点之间;
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支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还包括四通阀和热回收装置,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以及第四连通口,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支管的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通口连通,所述第四连通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壳体和换热通道,所述壳体用于包覆压缩机的外壳,所述换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换热通道包括分流通道、汇流通道和多个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过流通道靠近所述壳体的用于与压缩机的外壳接触的一侧,多个所述过流通道相互之间不连通,所述汇流通道与所述分流通道通过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用于与压缩机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方向和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出气方向分别与所述过流通道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筒状,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分流通道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汇流通道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大于多个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所述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大于多个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保温水箱和空气源热泵机组,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结冰装置能够实现持续高效温度的低温蒸发,使得该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改善了空气源热泵机组出现结冰的现象,系统制热能力较好,机组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结冰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热回收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标:100-空气源热泵机组;10-压缩机;13-排气口;15-回气口;20-蒸发器;22-第一接口;24-第二接口;30-防结冰装置;32-防结冰本体;34-进口接头;36-出口接头;38-电磁阀;39-传感器;40-第三管道;42-冷凝器;44-膨胀阀;46-四通阀;47-热回收装置;472-壳体;474-换热通道;475-第一进气口;476-第一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2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3-图4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包括压缩机10、蒸发器20、防结冰装置30以及室外风机。
下面对该空气源热泵机组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压缩机10包括排气口13和回气口15,蒸发器20包括第一接口22和第二接口24,压缩机10的排气口13与蒸发器20的第一接口22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二接口24通过第三管道40与回气口15连通,室外风机与蒸发器20连接。
防结冰装置30包括防结冰本体32、电磁阀38以及传感器39,该防结冰本体32设置有换热空腔、第一连通口以及第二连通口,其中,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分别与换热空腔连通。
请参照图2所示,可选的,第一连通口设置有进口接头34,第二连通口设置有出口接头36,进口接头34和出口接头36均沿防结冰本体32的周向设置,为了保证进入该防结冰装置30中的蒸汽具有较大运动行程,故,进口接头34设置于防结冰本体32的一端,出口接头36设置于防结冰本体32的另一端。
可选的,出口接头36设置于换热空腔的底部,从而便于高温高压蒸汽进入该防结冰本体32内后所形成的液体从出口接头36流出。
可选的,第一连通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定义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点为第一支点,电磁阀38设置于第二管道且用于控制第一连通口的连通与关闭。
可选的,防结冰本体32为圆筒状。
可选的,电磁阀38设置于第二管道且用于控制第一管道与换热空腔之间连通与关闭。防结冰本体32的第二连通口与蒸发器20的第一接口22连通,蒸发器20的第二接口24通过第三管道40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5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第三管道40穿设于防结冰装置30的换热空腔。
可选的,传感器39设置于第三管道40且用于检测第三管道40的温度,传感器39与电磁阀38电连接,传感器39能够发送信号,电磁阀38能够接收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传感器39设置有预设温度,当传感器39检测到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时,传感器39发送指令,电磁阀38接收信号同时开启使第一管道与换热空腔连通,当传感器39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时,传感器39发送指令,电磁阀38接收信号同时关闭使第一管道与换热空腔不连通。
该防结冰装置30的工作过程为:经压缩机1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通过第一连通口进入到换热空腔内,进入到该换热空腔内的高温高压蒸汽经热交换后,由气体转变为液体从第二连通口排出。电磁阀38控制第二管道的打开和关闭,当电磁阀38打开时,第二管道与换热空腔连通,此时经压缩机1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可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到换热空腔中,当电磁阀38关闭时,第二管道与换热空腔隔断,此时经压缩机1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蒸汽无法进入换热空腔中,而电磁阀38的连通和关闭由传感器39控制,当电磁阀38接收到传感器39发出的指令信号时,作出相应的指令动作,或打开或关闭,当打开时,高温高压蒸汽进入到换热空腔中并放热,对第三管道40进行加热,提高了第三管道40内的温度,因此保证了制冷剂的充分蒸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结冰装置30能够实现持续高效温度的低温蒸发,使得该回气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改善了空气源热泵机组100出现结冰的现象,系统制热能力较好,机组运行稳定。
实施例2
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3所示,该空气源热泵机组100还包括冷凝器42、膨胀阀44、四通阀46以及热回收装置47。下面详细介绍:
冷凝器42设置于第一管道且位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3与第一支点之间,膨胀阀44设置于冷凝器42与第一支点之间。四通阀46包括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第三连通口以及第四连通口,其中,压缩机10的排气口13与第一连通口通过管道连通,第二连通口与冷凝器42通过管道连通,第三管道40的远离蒸发器20的一端与第三连通口连通,第四连通口与热回收装置47连通。
请参照图4所示,热回收装置47包括壳体472、换热通道474、第一进气口475以及第一出气口476。
具体的,壳体472用于包覆压缩机10的外壳,换热通道474设置于壳体472的内部。换热通道474包括分流通道、汇流通道和多个过流通道。
第一进气口475与分流通道连通,分流通道与过流通道连通,过流通道靠近壳体472的用于与压缩机10的外壳接触的一侧。汇流通道与分流通道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多个过流通道相互之间断开,第一出气口476用于与压缩机10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进气口475的进气方向和第一出气口476的出气方向分别与过流通道的气体流动方向垂直。壳体472呈筒状,第一进气口475和分流通道均位于壳体472的一端,第一出气口476和汇流通道均位于壳体472的另外一端。
当然,壳体47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实现分流通道处的气体能够经过过流通道来进入汇流通道即可。
在筒状壳体472的基础上,分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大于多个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大于多个过流通道的截面面积。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压缩机10的内部的热量是会通过外壳传导到外部环境中的,当空气源热泵机组100主机在外部气温变低时,其制热能力会衰减严重,而在其工作的过程中,自身部件会发热,充分利用自身的热量能够有效缓解制热能力衰减的状况。并且尽可能地利用自身逸散出去的热量的做法,还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换热通道474把压缩机10逸散的热量极大程度地利用起来,进一步减小了空气源热泵机组100主机的制热衰减,保障其正常工作,使机组运行稳定。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保温水箱和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100,该保温水箱能够与空气源热泵机组100连接,该空气源热泵机组100能够将保温水箱内的水加热,使人们方便使用,达到经济、节能、安全、环保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