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1697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空调蒸发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空调;与此同时汽车厂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供,需要提供更具高效率的广品。
[0003]车载空调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蒸发器则是汽车空调的重要部件为了提高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减小其安装所需空间,人们在汽车空调蒸发器的结构上不断的在做改进,但目前的蒸发器制冷剂流量偏小,对制冷剂的利用率不高,换热效率还是不能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结构紧凑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平行布置的前换热模块与后换热模块,所述的前、后换热模块均由上蒸发室、下蒸发室及连接上下蒸发室的多孔扁管构成,所述上蒸发室中部靠前处设有隔板a,下蒸发室中部靠后处设有隔板b,所述下蒸发室由隔板b分出的后部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将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后部连通,上蒸发室(3)的前部有前后两空间分别为出气室和进液室,所述进液室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出气室连接有出气管。
[0006]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7]所述的多孔扁管外壁间并排焊接有开窗翅片,所述多孔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端板。
[0008]所述的开窗翅片与多孔扁管采用钎焊。
[0009]所述的开窗翅片为复合材料的矩形结构。
[0010]所述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后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圆孔状过流孔相互连通。
[0011]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气管设于同一端板侧。
[0012]所述的上蒸发室及下蒸发室上均设有安装孔,多孔扁管两端连接到安装孔中。
[0013]所述的上蒸发室及下蒸发室的结构采用矩形类8字型材结构。
[0014]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剂可在蒸发器内流过六流程,有助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大量吸收车内流经蒸发器表面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车内气温,达到制冷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换热效率,且结构紧凑体积小。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制冷剂在本发明蒸发器中流动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1、前换热模块,2、后换热模块,3、上蒸发室,4、多孔扁管,5、下蒸发室,6、隔板a,7、隔板b,8、进液管,9、出气管,10、开窗翅片,11、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前换热模块I与后换热模块2平行布置,前、后换热模块均由上蒸发室3、下蒸发室5及连接在上下蒸发室的多孔扁管4构成,上蒸发室3、下端蒸发室5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装配多孔扁管4的安装孔,多孔扁管4分别装入上蒸发室3、下端蒸发室4对应的安装孔中。隔板a6置于上蒸发室3中部靠前处,隔板b7置于下蒸发室5中部靠后处,隔板a6与隔板b7将上下蒸发室均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其中隔板b7将下蒸发室5分出的后部上设有多个独立的过流孔,过流孔将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5后部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圆孔状的过流孔,方便制冷剂通过。前、后换热模块的上蒸发室3之间是不连通,隔板a6将上蒸发室3分出的前部有前后不连通的两空间,分别为出气室和进液室,进液室连接进液管8,出气室连接出气管9。这样的结构保证制冷剂可在蒸发器内流过六流程,有助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大量吸收车内流经蒸发器表面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车内气温,达到制冷的目的。本发明中将进液管8和出气管9设于同一端板11侧,这种布置方式使得蒸发器结构更紧凑。
[0021]在各多孔扁管4外壁间并排焊接有开窗翅片10,从而提高了蒸发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开窗翅片10为复合材料的矩形结构,矩形结构避免冷凝水的聚集,使其可流畅的排出,这种结构的开窗翅片10在提升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平行流蒸发器表面结霜、结冰的几率。可采用钎焊的形式将开窗翅片10并排焊接到多孔扁管4外壁上,钎焊结构杂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22]本发明蒸发器中,在多孔扁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端板11,上蒸发室及下蒸发室的结构采用矩形类8字型材结构,均提高了蒸发器的整体稳定性。上蒸发室3及下蒸发室5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孔,多孔扁管4两端连接到对应的安装孔中。
[002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由汽车空调系统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由进液管8进入后换热模块2的上蒸发室3前部进液室,流入的液体制冷剂经合理分配后,进入多孔扁管4内流动,在制冷剂流经多孔扁管4的同时,多孔扁管4通过焊接于其上的开窗翅片10吸收车内含湿空气的热量,将热量传导给制冷剂,制冷剂在进入下蒸发室5的过程中不断的吸入热量,从而冷却空气及除湿,很低沸点的液体制冷剂在多孔扁管4内开始的吸热沸腾气化,在下蒸发室5制冷剂向前流动的过程中遇下蒸发室5中的隔板b7,然后再通过多孔扁管4向上进入到后换热模块2的上蒸发室4后部,制冷剂继续向前流动,通过多孔扁管4向下进入后换热模块2下蒸发室5,此时气液两态制冷剂通过多个独立的过流孔流入前换热模块I的下蒸发室5,混合后通过多孔扁管4,进入前换热模块I的上蒸发室3,向左流动遇上蒸发室3中的隔板a6,向下通过多孔扁管4进入前换热模块2下蒸发室5,气液两态制冷剂在多孔扁管4内不断吸收冷却空间热量气化,在前换热模块2下蒸发室5内继续向左流动,向上再次进入多孔扁管4内,多孔扁管14内液体制冷剂不断吸收冷却空间热量气化,最终液体制冷剂完全气化,完全气态制冷剂温度低于制冷空间温度,仍进行很低效热交换,最后过热气态制冷剂经上蒸发室3前部的出气室由出气管9排出,流回压缩机,实现循环。
[0024]本发明采用六流程循环式的蒸发方式,节约了设备体积,合理的设计有助于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提高了制冷剂的换热系数,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大量吸收车内流经蒸发器表面空气的温度,降低车内气温,达到高效制冷的目的。
[002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平行布置的前换热模块(I)与后换热模块(2),所述的前、后换热模块均由上蒸发室(3)、下蒸发室(5)及连接上下蒸发室的多孔扁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蒸发室(3)中部靠前处设有隔板a (6),下蒸发室(5)中部靠后处设有隔板b (7),所述下蒸发室(5)由隔板b (7)分出的后部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将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5)后部连通,上蒸发室(3)的前部有前后两空间分别为出气室和进液室,所述进液室连接有进液管(8 ),所述出气室连接有出气管(9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扁管(4)外壁间并排焊接有开窗翅片(10),所述多孔扁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端板(1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窗翅片(10)与多孔扁管(4)采用钎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窗翅片(10)为复合材料的矩形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5 )后部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圆孔状过流孔相互连通。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8)和出气管(9)设于同一端板(11)侧。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蒸发室(3)及下蒸发室(5)上均设有安装孔,多孔扁管(4)两端连接到安装孔中。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蒸发室(3)及下蒸发室(5)的结构采用矩形类8字型材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包括平行布置的前换热模块(1)与后换热模块(2),所述的前、后换热模块均由上蒸发室(3)、下蒸发室(5)及连接上下蒸发室的多孔扁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蒸发室(3)中部靠前处设有隔板a(6),下蒸发室(5)中部靠后处设有隔板b(7),所述下蒸发室(5)由隔板b(7)分出的后部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将前、后换热模块的下蒸发室(5)后部连通,上蒸发室(3)的前部有前后两空间分别为出气室和进液室,所述进液室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出气室连接有出气管(9)。这种平行流蒸发器,采用六流程蒸发方式,结构紧凑,提高了换热效率,达到高效制冷的目的。
【IPC分类】F25B39-02
【公开号】CN104634002
【申请号】CN201310545001
【发明人】赵长春
【申请人】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