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包含该换热器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6148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及包含该换热器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包含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类似结构的空调器产品的连接管走管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根据连接管接头的位置,固定左边走管、右边走管或后边走管方式,缺点是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选择出管方向;二是根据连接管管头位置,设计了左右两边不同的连接管走管,缺点是就整体而言耗费材料,且连接管包装不便,运输过程中容易压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包含该换热器的空调器,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选择走管方向。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连接管接头,连接至换热器的换热管;多个辅助连接管,可选择地连接在连接管接头上,多个辅助连接管之间根据换热器的走管方式可相互组合。
[0005]作为优选,多个辅助连接管为L型连接管。
[0006]作为优选,多个辅助连接管包括一个第一连接管和一个第二连接管。
[0007]作为优选,多个辅助连接管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管和一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长管长度大于或等于换热器的长度,第一连接管的长管长度小于第二连接管的长管长度。
[0008]作为优选,多个辅助连接管包括一个第一连接管和两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长管长度大于或等于换热器的长度,第一连接管的长管长度小于第二连接管的长管长度。
[0009]作为优选,多个辅助连接管包括三个第一连接管,三个第一连接管相互之间可组入口 ο
[0010]作为优选,相邻的两个辅助连接管之间通过直角螺母连接。
[0011]作为优选,连接管接头设置在换热器的左侧或后侧,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管接头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组成的管件绕过换热器并使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从换热器的右侧或者中部伸出。
[0012]作为优选,连接管接头设置在换热器的右侧,一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管接头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另一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连接组成的管件从换热器的右侧或者中部伸出。
[0013]作为优选,连接管接头设置在换热器的左侧或后侧,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管接头连接,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组成的管件绕过换热器并使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从换热器的左侧或者中部伸出。
[0014]作为优选,连接管接头设置在换热器的右侧,一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管接头连接,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则与另一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连接组成的管件从换热器的左侧或者中部伸出。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该换热器为上述的换热器。
[001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换热器包括:连接管接头,连接至换热器的换热管;多个辅助连接管,可选择地连接在连接管接头上,多个辅助连接管之间根据换热器的走管方式可相互组合。在进行换热器走管布置时,根据不同的走管方式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连接管进行组合,因此可以满足换热器的多种走管方式的要求,灵活配置选择出管方向。由于多个辅助连接管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得到所需的走管结构,因此使得辅助连接管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右侧走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右侧走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右侧走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左侧走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左侧走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处于左侧走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连接管接头;2、换热管;3、辅助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直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6]参见图1至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换热器包括换热管2、连接管接头I和多个辅助连接管3。
[0027]连接管接头I连接至换热器的换热管2 ;多个辅助连接管3可选择地连接在连接管接头I上,多个辅助连接管3之间根据换热器的走管方式可相互组合。
[0028]在进行换热器走管布置时,根据不同的走管方式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连接管3进行组合,因此可以满足换热器的多种走管方式的要求,灵活配置选择出管方向。由于多个辅助连接管3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得到所需的不同走管结构,因此使得辅助连接管3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有效节约成本。
[0029]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辅助连接管3为L型连接管,加工方便,成本较低,而且便于进行组合,走管排布方便,而且能够快速组合获取所需的走管方式。
[0030]L型连接管可以为两个相同规格的连接管,也可以为两个不同规格的连接管。
[0031 ] 此时多个辅助连接管3包括一个第一连接管4和一个第二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可以为相同规格,也可以为不同规格。
[0032]L型连接管也可以为三个,这三个L型连接管可以为三种不同规格的连接管,也可以为三种相同规格的连接管,或者为两种规格相同,一种规格不同的连接管。当然,也可以配置更多个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辅助连接管3。
[003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辅助连接管3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管4和一个第二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5的长管长度大于等于换热器的长度,第一连接管4的长管长度小于第二连接管5的长管长度。由于换热器在左侧走管和右侧走管时具有不同的走管长度,因此,多个辅助连接管3具有不同的最大长度,可以在配置走管方式时根据走管方式的不同选择合适长度的辅助连接管3,可以用较少的辅助连接管3满足走管需求,操作简单方便,灵活效率。
[0034]结合参见图1至3所示,当连接管接头I设置在换热器的右侧时,对于右侧出管的走管方式而言,可以选择两个第一连接管4进行走管,两根第一连接管4之间通过直角螺母6进行连接。此时一个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与连接管接头I连接,该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则与另一个第一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连接管4连接组成的管件从换热器的右侧或中部伸出。由于连接管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