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680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2a和吹出口33a的主体30、开闭吸入口 32a的平板24、开闭吹出口 33a的风向调节叶片33、滤清器34、滤清器清扫机构35、室内热交换器80、室内风扇60和滴水盘37。
[0097]主体30的下方面被沿着天花板面配置的装饰板31覆盖。吸入口 32a和吹出口33a形成为在该装饰板31的板厚方向上贯通的开口。
[0098]吸入口 32a和吹出口 33a分别以沿着装饰板3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延伸。吸入口32a和吹出口 33a被设置成在垂直于主体3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隔开了一定距离,并且被配置成不易产生从吹出口 33a吹出的空气被吸入到吸入口 32a中这样的短路。
[0099]平板24通过电动机来调整倾斜角度,从而能够在运转停止时以实质上覆盖整个吸入口 32a的方式关闭,而在运转时通过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而打开吸入口 32a。
[0100]风向调节叶片33通过电动机来调整倾斜角度,从而能够在运转停止时以实质上覆盖整个吹出口 33a的方式关闭,在运转时通过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而打开吹出口33a0
[0101]室内风扇60是设置于主体30的内部的横流风扇,宽度尺寸大于直径,从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吸入空气并吹出。
[0102]在主体30内设有发泡苯乙烯36,从而设置了作为从吸入口 32a到室内风扇60的空气流路的吸入流路36a。
[0103]此外,在主体30内设有发泡苯乙烯38,从而设置了作为从室内风扇60到吹出口33a的空气流路的吹出流路38a。在该吹出流路38a中的室内风扇60与滴水盘37之间设有用于防止吹出空气从吹出流路38a泄露的舌部39。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为下部热交换器82的下端部位于舌部39的下方。
[0104]在空调运转时,室内风扇60在吸入口 32a和吹出口 33a打开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室内的空气经由吸入口 32a被吸入到主体30内部,并通过吸入流路36a。此后,结束室内热交换器12中的热交换,空气在通过吹出流路38a后从吹出口 33a吹出。
[0105]配置于室内风扇60的上游侧的室内热交换器80具有以彼此不同的倾斜姿态相邻配置的上部热交换器81和下部热交换器82。
[0106]上部热交换器81的长度方向被配置成从上端朝下端倾斜的角度相对于铅直方向在45。以下。
[0107]下部热交换器82被配置成从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下端附近朝下风侧下方倾斜。下部热交换器82的长度方向被配置成从上端朝下端倾斜的角度相对于铅直方向超过45°。
[0108]另外,本实施方式构成为,上部热交换器8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下部热交换器8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0109]滴水盘37被配置成在下部热交换器82的下方整个区域和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下端部分的下方区域扩展。这里,室内热交换器80中的上部热交换器81相对于铅直方向以45°以下的倾斜角度设置,因而产生于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上方的结露水不会直接落入铅直下方的不存在滴水盘37的区域内,而是沿着上部热交换器81的翅片表面以被引导至下风侧的方式流动,容易到达滴水盘37。另一方面,下部热交换器82相对于铅直方向超过45°地倾斜配置,因而产生于下部热交换器82的表面的结露水有时会直接落向铅直下方,然而由于滴水盘37覆盖下部热交换器82的下方整个区域,因而能够可靠地捕捉该结露水。由此,滴水盘37无需覆盖室内热交换器80的下方整个区域,而被设置为仅在下部热交换器82的下方整个区域和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下端部分的下方区域扩展。
[0110]另外,吸入流路36a位于室内热交换器80的下方未被滴水盘37覆盖的部分的下方,该部分连接至吸入口 32a。
[0111]滤清器34以相对于室内热交换器80覆盖气流上游侧的吸入流路36a的方式设置,捕集在从室内取入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滤清器34的一部分位于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上端附近部分的铅直下方部分。针对该滤清器34设有清扫机构35。清扫机构35具有辊35a、刷子35b以及集尘盒35c等。在通过电动机使小齿轮进行驱动时,辊35a旋转,滤清器34移动至滤清器收纳框内。这里,滤清器34所捕捉到的积尘被刷子35b除去。如上除掉的积尘集中于集尘盒35c内。
[0112]关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A的室内机104的室内热交换器80,除了气流方向以外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内热交换器41同样地具有套环部和第I?第5缝。即,配置成位于气流方向的最靠上风侧的缝与其最接近的导热管之间的距离大于第2靠上风侧的缝与其最接近的导热管的距离。
[0113]由此,最靠上风侧的缝与其最接近的套环部之间相离较远,因而在室内热交换器80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工作的制冷运转时,即使在翅片表面产生较多的结露水,结露水也不易保持于最靠上风侧的缝与其最接近的套环部之间。因此,即使在室内热交换器80的铅直下方没有滴水盘37的上部热交换器81上方部分产生结露水,也能够抑制保持结露水造成的结露水的成长,能够抑制结露水从上部热交换器81的铅直下方未被滴水盘37覆盖的部分的铅直方向下端附近(气流上游侧端部附近)朝吸入口 32a侧飞散。
[0114]另外,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室内风扇60而产生的气流从斜下方朝斜上方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0,因而,例如在上部热交换器81产生的结露水不易落向铅直下方,容易被气流引导至下游侧。与此相对,通过停止运转、使室内风扇60停止,不再有从斜下方朝斜上方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0的气流,在运转刚刚停止时后残留于上部热交换器81的结露水不会被气流引导至下游侧,而因自重容易朝铅直下方流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结露水不易保持于上部热交换器81的上游侧端部,因而能够抑制在铅直方向下端附近的结露水的成长,抑制结露水朝向吸入口 32a侧飞散。
[0115](6-2)其他实施方式B
[0116]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A中,举例说明了第I缝51等缝为切开并立起形状的情况。
[0117]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只要是缝的形状为容易作用结露水的表面张力的形状,就会产生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因此只要是能够增大翅片50的表面积的形状即可,不做特别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热交换器(41、80),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导热管(6);以及 多个翅片(50),其具有:多个套环部(58),它们沿翅片(50)的长度方向排列且被多个所述导热管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以及多个缝(51?55),它们在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套环部之间从上风侧向下风侧排列配置, 在将垂直于所述翅片(50)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翅片(50)的板厚方向两者的方向设为第I方向的情况下, 第I缝(51)与所述套环部中的位于最接近所述第I缝的位置的最接近套环部之间的距离(LI)大于第2缝(52)与所述最接近套环部之间的距离(L2),其中所述第I缝(51)是多个所述缝中的最靠所述第I方向上的第I侧的缝,所述第2缝(52)是多个所述缝中的在所述第I方向上的与第I侧相反一侧的第2侧最接近所述第I缝的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4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侧是下风侧, 所述第2侧是上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20度以上且60度以下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缝的所述最接近套环部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最接近套环部的中心的铅直方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缝的所述最接近套环部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最接近套环部的中心的铅直方向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缝是从所述翅片表面切开并立起而构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并抑制结露水的飞散。翅片(50)具有:多个套环部(58),它们沿长度方向排列且被多个导热管(6)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以及多个缝(51~55),它们在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套环部(58)之间从上风侧向下风侧排列配置。最靠第1方向上的第1侧的第1缝(51)与位于最接近该第1缝(51)的位置的最接近的套环部(58)之间的距离(L1)大于第2缝(52)与最接近的套环部(58)之间的距离(L2),第2缝(52)是最接近第1缝(51)的位于第1方向的与第1侧相反一侧的第2侧的缝。
【IPC分类】F25B39-00, F28F1-32
【公开号】CN204388429
【申请号】CN201420838025
【发明人】中野宽之, 佐藤健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