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217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十二五”环保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与集中式污水处理相结合。并且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污水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目前,往往是将单个污水源汇集到一起然后进行处理,然而不同用户的中水用量及中水水质不同,使得中水管线无法实现统一铺设及分质供水,导致中水集中式处理生产出的中水因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无法实现回用,使得生产出来的中水白白流掉。在水资源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紧缺的今天,分散式中水的就地回用越发得以重视。
现有的分散式中水处理的工艺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对污水进行厌氧和好氧的生化处理;然后将生化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液体沉淀一段时间,使混合液体中的污泥等沉淀;再对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和消毒,从而得到经处理的中水。虽然,经过上述处理过程得到的中水达到污水的回收要求,但是还需要设置中间清水槽进行二次提升,因此无法实现对中水处理的一体化处理。同时对过程中的清水槽的设置及二次提升工艺,还会导致设计复杂,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第二种在污水处理中,使用栅格过滤污水中较大悬浮颗粒,并沉淀一端时间;再经过生化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再经过中空纤维膜的过滤和消毒处理,最终得到回用的中水。但是,上述工艺存在着对悬浮颗粒等预处理不彻底的问题,即残存的小颗粒或可溶性悬浮体逐渐聚集,造成后续兼氧、好氧、过滤系统的负荷过重,尤其过滤部分需要经常性清洗,导致上述工艺得到的中水的各项指标很难连续性达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以实现一体化处理的同时保障中水的水质稳定,使中水的各项指标达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以实现一体化处理的同时保障中水的稳定水质,使中水的各项指标达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用于对分散式污水源单独处理,包括以下步骤I)、对含油的污水先进行隔油处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进入污水收集管,得到污水源水;2)、将所述污水源水通过曝气栅格,通过曝气的摩擦与栅网的拦截,得到初步处理水;3)、利用气浮方法去除所述初步处理水中的残余颗粒及可溶性悬浮颗粒,得到预处理水;
4)、通过兼氧段,对所述预处理水通过厌氧菌与兼氧菌的处理预设时间,同时对所述预处理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得到兼氧段处理水;5)、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将所述兼氧段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得到混有污泥的消化液;6)、将第一预定量的所述消化液回流到气浮进水中,同时混合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氣化招; 7)、对剩余所述消化液进行过滤、消毒,得到达标的中水,并将所述达标的中水直接回用给排水单位或用水单位。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的预设时间为2-6小时。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6)中的所述第一预定量所述消化液占初步处理水总量的3% -10%,所述第二预定量的所述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为5-25mg/L0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6)还包括61)、将第三预定量的所述消化液通过底部多点脉冲管式布水的方式回流到所述兼氧段处理水中。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三预定量的消化液占所述兼氧段进水量的50% -200%。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采用中空纤维过滤块或活性砂滤组件对所述消化液过滤。优选地,上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采用紫外线、二氧化氯或氯液。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含油的污水先进行隔油处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进入污水收集管,得到污水源水;然后将得到的污水源水通过曝气栅格,使预处理水中的大颗粒经过曝气的摩擦与栅网的拦截,得到初步处理水;再利用气浮工艺去除得到的初步处理水中的小颗粒残渣及可溶性悬浮颗粒,得到去浮渣的预处理水;得到的去浮渣后的预处理水进入兼氧段并通过厌氧菌与兼氧菌的处理预设时间,同时对完成预处理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得到兼氧段水;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将兼氧段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得到混有污泥的消化液;将第一预定量的消化液回流到气浮进水中,同时混合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铝;对剩余的消化液进行过滤、消毒即得到达标的中水。上述处理工艺过程中通过从好氧段按一定比例将消化液回流到气浮的进水中,同时混合适量的聚合氯化铝,有效提高了对预处理水中悬浮颗粒和可溶性污染物的捕捉的能力并使之形成絮体,形成的絮体在气浮的作用下上浮,最终除去。上述过程显著的提高了气浮工艺的效果,即极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可溶性污染物的含量,进而保障了得到的中水的水质,并使其各项指标达标。另外,通过对上述工艺的分析可知,该处理过程为一体化处理过程,不需要设置中间清水槽进行二次提升,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本处理方法简单易于组合,所以可以完全做到将各个处理段集中在一个处理装置内,降低了工程投资、易于就地安装。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核心是提供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以实现一体化处理的同时保证中水的水质稳定,使中水的各项指标达标。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 :收集污水源水;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分散式污水源进行单独处理,将用户的生活排水进行收集,然后单独进行处理。用户排出的污水中含有油分的污水需要首先进行隔油处理,然后与其他污水一起收集到污水收集管中,得到污水源水。S2 :曝气栅格处理;在污水中会存在一些较大颗粒的杂质,为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将收集到的污水源水通过曝气栅格,由于气体的摩擦可有效将污水中的砂粒和大块悬浮物与其他污染物分开,有效降低污水源水中的砂粒和大块悬浮物。利用曝气的摩擦和栅网的拦截去除污水源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有机质得以更好的溶解,得到初步处理水,汇集于调节池。S3 :气浮处理;由于只通过曝气栅格处理,在污水中还会存在残余下来的小颗粒,同时在污水中还可能会有可溶性的悬浮颗粒,如果不除去这些小颗粒在接下来的过滤段可能会堵塞过滤工具,后续的兼氧、好氧处理中耗费能量,且难以处理,使得最终得到的中水的水质很难达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设置了气浮处理工艺,引入絮凝介质及助剂,即利用气浮工艺对经过曝气栅格处理的初步处理水进行处理,以有效去除初步处理水中的残余颗粒及可溶性悬浮颗粒等污染物,从而得到预处理水。S4 :兼氧段处理;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氮和磷等元素,且其含量是不满足中水再利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预处理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厌氧菌与兼性菌的作用下去除预处理的污水中的污染物,同时进行反硝化反应去除预处理的污水中的氮或磷等元素,处理预设时间后,得到兼氧段处理水。S5:好氧段处理;由于收集到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污染物,为了达到中水的再利用标准,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将兼氧段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分解。本发明公开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将经过兼氧段处理后的污水在充分供养和适当温度和营养的条件下,使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硫酸盐或硝酸盐等物质。在好氧处理槽内形成混合有污泥的消化液。S6 :将第一预定量消化液回流到气浮进水中,同时混合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招;将第一预定量的消化液和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铝混合形成回流液,并通过气浮进水端回流到预处理水中。将得到的混有污泥的消化液与聚合氯化铝混合形成回流液,通过气浮进水端回流到气浮槽内,回流液中的少量污泥的引入可降低助凝剂或絮凝剂的投加量,有效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预处理水中添加的污泥和聚合氯化铝可有效提高对与处理水中悬浮颗粒和可溶性污染物的捕捉能力,并使捕捉到的杂质形成絮体。形成的絮体在气浮工艺的作用下上浮,最终除去。上述过程提高了气浮工艺的效果,降低了污水中的悬浮颗 粒和可溶性污染物的含量,进而提高了得到的中水的水质,使其各项指标达标。通过对上述工艺的分析可知,该处理过程可有效去除悬浮颗粒和可溶性污染物的含量,为后续兼氧、好氧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S7 :对剩余的消化液过滤、消毒。对剩余的消化液进行过滤,以实现消化液的泥水分离的目的,提高了得到的过滤水的清洁度。对经过过滤后的过滤水进行消毒,以去除中水中的大肠杆菌群数,使得到的中水达到再利用的标准,并将达标的中水直接回用到排水单位或用水单位。本发明加强了对收集到的中水的预处理程度,通过将去除大颗粒的中水进行气浮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小颗粒及可溶性悬浮颗粒的数量,使得后续的兼氧、好氧、过滤更加顺畅,显著提高了得到的中水的水质。另外由于本处理方法简单易于组合,所以可以完全做到将各个处理段集中在一个处理装置内,中水就地回用,降低了工程投资、易于就地安装。优选的实施例中,将预设时间设置为2-6小时,以使反应完全。在具体实施例中,将第一预定量的消化液占初步处理水总量的3% _10%。即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回流量。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为5-25mg/L0即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聚合氯化铝的含量。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的步骤S6还包括S61 :将第三预定量的消化液回流到兼氧段处理水中。为了使兼氧段的反应更充分,将第三预定量的未过滤的消化液通过底部多点脉冲的方式回流到兼氧段处理水中。通过回流起到对兼氧段处理水的搅动,可以防止悬浮物质的沉淀;而且通过搅拌可以使液体与氧气的接触更充分,从而有利于液体的脱氮除磷。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预定量的消化液占兼氧段进水量的50% -200%。根据兼氧段的兼氧槽内液体的反应情况选择不同量的消化液通过脉冲方式回流。本发明公开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中步骤S7中采用的是中空纤维过滤块或活性砂滤组件对消化液过滤。利用中空纤维过滤块可直接对消化液进行过滤;对于活性砂滤组件的使用,需要在过滤之前将混有污泥的消化液沉淀一定的时间,再进行过滤。通过中空纤维过滤块或活性砂滤组件可以节省空间,提高处理负荷,有效降低了污泥沉淀对水质的影响。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消毒方式紫外线、二氧化氯或氯液进行消毒。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用于对分散式污水源单独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含油的污水先进行隔油处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进入污水收集管,得到污水源水; 2)、将所述污水源水通过曝气栅格,通过曝气的摩擦与栅网的拦截,得到初步处理水; 3)、利用气浮方法去除所述初步处理水中的残余颗粒及可溶性悬浮颗粒,得到预处理水; 4)、通过兼氧段,对所述预处理水通过厌氧菌与兼氧菌的处理预设时间,同时对所述预处理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得到兼氧段处理水; 5)、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将所述兼氧段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得到混有污泥的消化液; 6)、将第一预定量的所述消化液回流到气浮进水中,同时混合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招; 7)、对剩余所述消化液进行过滤、消毒,得到达标的中水,并将所述达标的中水直接回用给排水单位或用水单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预设时间为2-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所述第一预定量所述消化液占初步处理水总量的3% _10%,所述第二预定量的所述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为5-25mg/L。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还包括 61)、将第三预定量的所述消化液通过底部多点脉冲管式布水的方式回流到所述兼氧段处理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量的所述消化液占所述兼氧段进水量的50% -200%。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采用中空纤维过滤块或活性砂滤组件对所述消化液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采用紫外线、二氧化氯或氯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中水处理方法,包括步骤进行隔油处理后与其他污水一起进入污水收集管;将污水源水通过曝气栅格的的拦截;利用气浮方法去除初步处理水中的悬浮物;通过兼氧段对预处理水处理预设时间,同时对预处理水进行反硝化处理;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将兼氧段处理水中有机物分解;将第一预定量的消化液回流到气浮进水中,同时混合第二预定量的聚合氯化铝;对剩余消化液过滤、消毒,得到达标的中水,并将达标的中水直接回用给排水单位或用水单位。上述过程提高了气浮工艺的效率,保障得到的中水的水质。另外,该处理过程为一体化处理过程,一个集中式处理槽即可满足处理过程,将其直接接在原污水管道上,即完成安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02F9/14GK102642992SQ20121013234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亓久平, 宋述瑞, 王雪, 荆汉江 申请人:青岛银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