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713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反应釜,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及脱水,所述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油渣分离器,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压榨及滤油,所述油渣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入渣口;所述油渣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入渣口与所述出料口密封连通。该设备为一体化的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餐厨垃圾在反应釜中经过消毒脱水处理后,通过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直接进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压榨滤油处理,无需传送装置进行餐厨垃圾的传送,减少处理工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们的餐桌日渐丰富,由此带来的餐厨垃圾也越来越多,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餐厨垃圾被随意扔掉,严重污染环境;有的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被直接作为饲料来喂养牲畜,牲畜在直接吃食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后,容易发生“同类相食”的同源性污染,并造成人畜之间疫病的交叉传染,并可能促进某些致命疾病的传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人为了牟取暴利将从这些餐厨垃圾中提取垃圾油继续流向市场。这些做法均会对人身以及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0003]可见,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的、环保的处理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脱水、油渣分离处理需要经过ー套较为复杂的エ序,一般要经过人工分拣、脱水预处理、水洗处理、杀菌处理、脱水处理等エ序,需要一整套设备方能完成,所需设备多,设备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
[0007]反应釜,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及脱水,所述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ロ ;
[0008]油渣分离器,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压榨及滤油,所述油渣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入渣
n ;
[0009]所述油渣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入渣ロ与所述出料ロ密封连通。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反应釜的釜体为双层结构的夹层;所述夹层上设有热介质入ロ和排气阀。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反应釜于内部设有搅拌器和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压力表和温度检测仪,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カ表和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油渣分离器包括箱体、压榨机、滤网、输送机以及动力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入渣ロ,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排渣ロ ;所述压榨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压榨机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沉淀室,所述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沉淀室的底部;所述压榨机和所述输送机的出口与所述排渣ロ连通,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压榨机、输送机。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压榨机为螺旋压榨机,所述压榨机的叶片螺距朝所述排渣ロ逐渐减小,所述压榨机斜向上朝所述排渣ロ设置并与水平面呈8° -15°的夹角。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入渣ロ位于所述压榨机螺距最大端的上方。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输送机斜向上朝所述排渣ロ设置与水平面成15° -25°的夹角。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沉淀室的侧壁上设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出油ロ。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臭气收集ロ。
[0019]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将油渣分离器安装在反应釜的底部使该设备成为一体化的密封结构,占地面积小,且餐厨垃圾在反应釜中经过消毒脱水处理后,通过反应釜底部的出料ロ直接进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压榨滤油处理,无需传送装置进行餐厨垃圾的传送,减少处理工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的油渣分离器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申请的油渣分离器的左视图;
[0023]图4为本申请的油渣分离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反应釜I和油渣分离器2,反应釜I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及脱水,反应釜I底部设有出料ロ 105 ;油渣分离器2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压榨及滤油,油渣分离器2安装在反应釜的底部并使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为一体化的密封结构,油渣分离器2的顶部设有入渣ロ,入渣ロ与反应釜底部的出料ロ密封连通。该设备为一体化的立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餐厨垃圾在反应釜中经过消毒脱水处理后,通过反应釜底部的出料ロ直接进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压榨滤油处理,无需传送装置进行餐厨垃圾的传送,减少处理工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0026]具体的,本例中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压カ表和温度检测仪,控制器与压カ表和温度检测仪电连接,压カ表包括压カ传感器3,温度检测仪包括温度传感器4,压カ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反应釜I的内壁上,分别监测反应釜内的压カ和温度,控制器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釜I包括釜体10、驱动电机11和搅拌器12,釜体10为圆柱形立式结构,釜体10顶部设有盖板、进料ロ 101、排气ロ 102 ;进料ロ 101与进料控制装置连接,进料控制装置可调配物料的进入;排气ロ 102用于排出反应釜I内的气体;釜体底部设有出料ロ 105,反应釜底部与油渣分离器2连接,出料ロ 105与油渣分离器2的入渣ロ连通,也可以在入渣口上方接一漏斗,通过漏斗将出料口中排出的油渣导入油渣分离器内。搅拌器12设置在反应釜I的内部,一般设置在反应釜I的中央。本例中的搅拌器12为叶轮式搅拌器,搅拌器的轴与驱动电机11连接,轴上设有叶轮,转动时带动餐厨垃圾的翻转横移,使餐厨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受热均匀。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从而带动搅拌器转动。
[0027]进ー步的,本例中的反应釜I的釜体10具有双层结构的夹层103,夹层103中空,内通热介质,夹层上设有热介质入ロ和排气阀104,本例中的热介质为蒸汽,热介质还可以选用热水、导热油等。双层结构将蒸汽与餐厨垃圾分隔开,可以避免与餐厨垃圾直接接触,減少污废蒸汽的产生;蒸汽处于夹层内,不易散发,且釜体10的内部与餐厨垃圾的接触面大,因此,蒸汽利用率高。釜体10的外壁上设置的热介质入口用于导入热介质进行加热,排气阀用于排除夹层内空气以及泄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应釜还可以为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电加热的反应釜。
[0028]进ー步的,本例中的油渣分离器能进行压榨、过滤和沉淀三种处理。如图2-4所示,油渣分离器2包括箱体20、压榨机21、滤网22、输送机23及动カ装置。箱体20的顶部设有入渣ロ 201,入渣ロ 201与箱体20连通,箱体20内部装有压榨机21,压榨机21的底部设有滤网22 ;箱体20的底部设有沉淀室24,沉淀室24的底部设有输送机23 ;箱体20的一侧设有排渣ロ 202,压榨机21和输送机23的出ロ均与排渣ロ 202连通;动力装置与压榨机21、输送机23以及控制器连接,动カ装置包括电机251和减速器252,用于带动压榨机21和输送机23工作。
[0029]具体的,压榨机21为螺旋压榨机,压榨机21的叶片螺距朝向排渣ロ 202逐渐减小,入渣ロ 201位于压榨机21螺距最大端的上方。由于叶片螺距斜向上逐渐减小,使油渣从入渣ロ 201进入压榨机后不断的被压榨,压榨后的残渣被压榨机21输送到压榨机的出口并从箱体20的排渣ロ 202中排出。压榨机21斜向上朝排渣ロ 202倾斜设置,一般的,压榨机21与水平面呈8° -15°的夹角,本例中优选为11° ;输送机23为螺旋输送机,输送机23斜向上朝排渣ロ 202倾斜设置,一般的,输送机23与水平面呈15° -25。的夹角,本例中优选为22°。沉淀室24在箱体20的下部并和箱体20连接成一整体的封闭结构,能有效防止臭气的扩散。沉淀室24的底部为ー个半圆沟槽,输送机23安装在沟槽内,沟槽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输送机23相同,优选为与水平面呈22°的夹角,输送机23的出口与箱体20的排渣ロ 202相连通,用于将沉淀室24的底部的沉渣斜向上输送到输送机23的出口并从箱体20的排渣ロ 202排出。压榨机21和输送机23采用倾斜设计,能防止油从压榨机或输送机的出口漏出来。沉淀室24的侧壁上设有至少2个处于不同高度的出油ロ,从不同出油ロ出来的油具有不同纯度,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二次沉淀处理,本例中设有3个出油ロ 203,沉淀后的油从出油ロ 203导出。沉淀室24的侧壁上靠近沉淀室的沟槽底处设有排空孔204,用于排空沉淀室24内的沉渣;沉淀室24的侧壁上还设有杂质入口 205,将二次压榨得到杂质油由杂质入口 205注入沉淀室中进行二次沉淀,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油。当然,沉淀室24也可以是箱体20的一部分,即箱体的下部设为沉淀室。
[0030]本例中,油渣分离器还包括支架26,箱体20倾斜的安装在支架26上,与压榨机21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一致,优选为与水平面呈11°的夹角设置,因此排渣ロ 202的位置相对变高,油不会从排渣ロ 202排出。
[0031]本例中,箱体20的顶部还设有臭气收集ロ 208,臭气收集ロ 208连接抽气装置,臭气被抽到臭气处理站统ー处理。箱体20的顶部设有顶部开ロ 206,箱体20的侧壁上设有侧壁开ロ 207,开ロ的设置便于滤网22的清洗和更换,开ロ带有活动的盖板,平时处于关闭状态。
[0032]本例中的设备使用时,首先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具体的,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进料ロ 101打开,餐厨垃圾从进料ロ 101进入到反应釜I中。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器12正反转,使餐厨垃圾在釜体10内均匀分布。装好餐厨垃圾后,关闭进料ロ 101。打开热介质入口,蒸汽进入夹层103中,夹层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阀排除后,关闭排气阀104。蒸汽通过釜体的内壁与反应釜内的餐厨垃圾进行导热交換,加热的同时,控制器每隔1-5分钟控制搅拌器12正、反转一次,使餐厨垃圾受热均匀,也可最大限度的容纳餐厨垃圾,搅拌过程中餐厨垃圾能与釜体内壁充分接触,加大了接触面积,能均匀快速的加热,提高了热效率,节约能源。压カ表和温度检测仪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压カ和温度,并即时反馈给控制器。当反应釜内充满蒸汽时,关上排气ロ 102,继续加热。当反应釜内压カ达到0.5MPa,温度达到180°C,蒸汽供给量相应减少,使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在180°C,压カ保持在0.5MPa。持续保持30-40分钟,直到餐厨垃圾被溶解,细菌、病毒基本去除。
[0033]高温高压消毒后,打开排气ロ 102,释放反应釜I内的污废蒸汽,反应釜内压カ略高于常压时,继续加热,进行蒸发脱水。蒸发脱水吋,适当启动搅拌器12,4-5小时后,停止加热,餐厨垃圾中的水分被蒸干,剩余物质为油渣,油渣的含水量为10%左右。
[0034]脱水后,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出料ロ 105打开,启动搅拌器12,将脱水后的油渣推向出料ロ 105进入油渣分离器2。排放完成后,关闭出料ロ 105和排气ロ 102,关闭搅拌器12。
[0035]油渣由入渣ロ 201进入箱体20后,油渣被滤网截留并由压榨机21斜向上压榨输送,压榨后的残渣从排渣ロ 202中排出。压榨出来的油则穿过压榨机21下方的滤网22进入箱体20的底部的沉淀室24,通过滤网22的油还含有一些细渣,细渣在沉淀室24中沉淀分离,沉淀后,上层为油,底部为沉渣。油通过出油ロ 203进行收集。沉淀室24的底部的沉渣可以从排空孔204中排出。餐厨垃圾通过本例中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后,消毒彻底,减少了病毒细菌的传播,分离出的渣含水率一般在10%左右,能保存3个月左右,可以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分离出的油能作为生物柴油。
[003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釜,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消毒及脱水,所述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ロ ; 油渣分离器,用于对餐厨垃圾进行压榨及滤油,所述油渣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入渣ロ ; 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分离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入渣ロ与所述出料ロ密封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釜体为双层结构的夹层;所述夹层上设有热介质入ロ和排气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反应釜于内部设有搅拌器和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压力表和温度检测仪,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カ表和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分离器包括箱体、压榨机、滤网、输送机以及动力装置;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入渣ロ,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排渣ロ ;所述压榨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压榨机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沉淀室,所述输送机安装在所述沉淀室的底部;所述压榨机和所述输送机的出口与所述排渣ロ连通,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压榨机、输送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机为螺旋压榨机,所述压榨机的叶片螺距朝所述排渣ロ逐渐减小,所述压榨机斜向上朝所述排渣ロ设置并与水平面呈8。-15°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渣ロ位于所述压榨机螺距最大端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输送机斜向上朝所述排渣ロ设置与水平面成15° -25。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的侧壁上设有至少2个不同高度的出油ロ。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臭气收集ロ。
【文档编号】B09B5/00GK203408974SQ20132052439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陈建湘, 杨友强, 方勇, 李帅, 张卓 申请人:深圳市朗坤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