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044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组成,其特征在于: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为一个封闭的整体,该生物反应器可降低能耗30%、避免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安装和拆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到污水处理的生物降解部分,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污水排放量大,水质复杂,毒性大,氨氮、COD比较高。传统的好氧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用曝气池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但是能耗和运行费用较高,污水处理成本大,对于生化性差、降解困难的工业污水,达标排放比较困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曝气池池体大,空气利用率低,污泥负荷比较低,抗冲击能力差,池体内部气液两相没有很好流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困难。很多企业生产装置经过不断扩建改造,原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已经满足不了污水水量增多和水质恶化的现状,急需寻找新的污水工艺来代替。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422817,公开了一种厌氧-兼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方法及回用设备,在单一反应设备内实现厌氧、兼氧、好氧三个反应区域,形成三种生物体系,完成多种生化反应过程,并可同时满足达标排放、普通回用水、优质回用水等多用途的需要。该设备能耗高,主要适用于处理有机浓度较低的城市污水,对于高浓度的工业污水,达标困难。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l 129196,公开了 一种高浓度污水处理装置,在箱状的容器内部由多数的隔离板形成有多数的小室,污水首先流过厌氧室,然后上流方式流过需氧处理的需氧室。该设备将厌氧和好氧处理装置化,可以在进行高S S成分污水处理时不发生网孔阻塞地达到高度的净化,但该装置氧气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水处理效率低。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203256094U,该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体化结构的污水调节池、生物反应池、MBR生化反应池和清水池,达到甚至超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只有传统工艺的1/3-1/2,增量扩容方便,适合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场所。但该设备造价和维修费用较昂贵,不适合用于高浓度工业污水处理。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集缺氧、好氧和分离于一体,可以解决传统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气水比大,能耗高,达标困难的缺点,高效节能的新型一体式生物处理反应器,对空气进行充分利用,优化传质效果,该反应器可以实现装置化,搬运和拆卸方便,有利于工业化推广,该设备适合处理高浓度的炼油和化工污水,也可以处理轻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以解决现有好氧污水处理技术能耗高,达标困难的难题。
[0007]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包括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四个区域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0008]所述的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 1、射流入口 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 3、流化隔离板2、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 20,进水口 I位于缺氧区I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 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 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2位于缺氧区I内部,带孔出水挡板4位于缺氧区I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 20位于缺氧区I下部。
[0009]所述的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40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
[0010]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直径为5?15mm的圆孔,开孔率为5%?30%。
[0011]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 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 23和回流入口 17,进风口 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 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 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
[0012]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或曝气头26。
[0013]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7下半部设有开孔,开孔率为5%?30%。
[0014]所述的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 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 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 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 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 13位于锥段14底部。
[0015]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出水挡板7相同。
[0016]所述的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60°。
[0017]所述的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 12和出料口 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 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 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
[0018]所述的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60°。
[0019]当装置充满水后,填料层的填料可漂浮在上面,并且能完全淹没出水挡板上的圆孔,用于对空气释放区流过的泥水进行过滤,使得泥水进行有效分离,过滤后的清水由出水挡板上的圆孔流出,因该填料层内部有微生物生长,又可以对污水进行二次生物降解反应。填料下部挡板上设有圆孔,圆孔直径小于填料的直径。当下部曝气头对填料层进行反冲洗时,填料下部挡板可以让填料保持在一定区域内滚动,污泥由挡板上的圆孔落到下部锥段,经排泥口可以排出装置外或回流至好氧区。
[00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
[0021]I)该装置为全封闭式,对氧气充分利用,相对于传统曝气池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风机能耗30%左右;[0022]2)废气集中处理,可避免二次污染;
[0023]3)该装置兼缺氧、好氧和泥水分离一体化,占地面积省,安装和拆卸方便,灵活性强,对于处理小股分散型污水有较强的优势;
[0024]4)该装置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相结合,抗冲击能力强,处理能力高;
[0025]5)装置泥水分离区前设置生物过滤区,可以将活性污泥截留在好氧区内,节省污泥回流泵能耗,提高好氧区污泥量。
[0026]附图及【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的主视图。
[0028]图2是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内部结构图。
[0029]图3是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A向抛视图。
[0030]图4是缺氧区带孔出水挡板4结构图。
[0031]图5是好氧区带孔出水挡板7和生物过滤区带孔出水挡板9结构图。
[0032]图6是生物过滤区底部带孔挡板10结构图。
[0033]图中:1.缺氧区,I1.好氧区,II1.生物过滤区,IV.泥水分离区,1.污水进料口,2.缺氧区流化隔离板,3.缺氧区回流出口,4.缺氧区带孔出水挡板,5.好氧区流化隔离板,
6.好氧区顶部盖板,7.好氧区带孔出水挡板,8.出料口,9.生物过滤区出水挡板,10.生物过滤区底部带孔挡挡板,11.泥水分离区锥段,12.泥水分离区污泥回流出口,13.生物过滤区排泥出口,14.生物过滤区锥段,15.好氧区进风口,16.曝气管,17.好氧区回流入口,
18.缺氧区射流器,19.缺氧区射流入口,20.缺氧区污泥回流入口,21.装置外壁,22.反冲洗进风口,23.排气口,24.反冲洗曝气器,25.圆孔,26.曝气孔或曝气头,27.生物过滤区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领域实施例说明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1、好氧区I1、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IV组成,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四个区域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 1、射流入口 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 3、流化隔离板2、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 20,进水口 I位于缺氧区I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 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 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2位于缺氧区I内部,带孔出水挡板4位于缺氧区I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 20位于缺氧区I下部,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直径为5_的圆孔,开孔率为5% ;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 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 23和回流入口 17,进风口 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 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 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或曝气头,带孔出水挡板7上半部设有开孔,开孔率为5% ;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 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 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 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 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 13位于锥段14底部,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 ;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 12和出料口 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 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 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
[0037]实施例2
[0038]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1、好氧区I1、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IV组成,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四个区域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 1、射流入口 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 3、流化隔离板
2、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 20,进水口 I位于缺氧区I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 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 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2位于缺氧区I内部,带孔出水挡板4位于缺氧区I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 20位于缺氧区I下部,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10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直径为12_的圆孔,开孔率为13% ;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 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 23和回流入口 17,进风口 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 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 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或曝气头,带孔出水挡板7上半部设有开孔直径为11mm,开孔率为12% ;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 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 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 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 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 13位于锥段14底部,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50° ;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 12和出料口 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 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 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45°。
[0039]实施例3
[0040]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1、好氧区I1、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IV组成,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I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四个区域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 1、射流入口 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 3、流化隔离板
2、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 20,进水口 I位于缺氧区I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 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 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2位于缺氧区I内部,带孔出水挡板4位于缺氧区I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 20位于缺氧区I下部,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15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开孔率为15% ;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 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 23和回流入口 17,进风口 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 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或曝气头,带孔出水挡板7上半部设有直径为7mm的圆孔,开孔率为12% ;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 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 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 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 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 13位于锥段14底部,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45° ;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 12和出料口 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 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 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50°。
[0041]实施例4
[0042]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1、好氧区I1、生物过滤区III和泥水分离区IV组成,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四个区域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 1、射流入口 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 3、流化隔离板
2、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 20,进水口 I位于缺氧区I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 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 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2位于缺氧区I内部,带孔出水挡板4位于缺氧区I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 20位于缺氧区I下部,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35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直径为15_的圆孔,开孔率为5% ;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 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 23和回流入口 17,进风口 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 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 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或曝气头,带孔出水挡板7上半部设有直径为15mm的圆孔,开孔率为13% ;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 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 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 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 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 13位于锥段14底部,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50° ;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 12和出料口 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 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 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60°。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组成,其特征在于:缺氧区(I)与好氧区(II)连接,好氧区(II)与生物过滤区(III)连接,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连接,缺氧区(I),好氧区(II),生物过滤区(III),泥水分离区(IV)组合为一个封闭的整体。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区(I)包括进水口⑴、射流入口(19)、射流器(18)、回流出口(3)、流化隔离板⑵、带孔出水挡板(4)和污泥回流入口(20),进水口(I)位于缺氧区⑴顶部,射流器(18)位于缺氧区(I)下部,射流入口(19)位于射流器(18)底部,回流出口(3)位于缺氧区(I)上部,流化隔离板⑵位于缺氧区⑴内部,带孔出水挡板⑷位于缺氧区⑴和好氧区(II)之间。污泥回流入口(20)位于缺氧区(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2)通过两侧的边缘与反应器两壁连接,上下悬空,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50?400mm,长度与反应器两壁间距相等,流化隔离板2)将缺氧区分成三个以上的奇数区域,射流器(18)位于偶数区域,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4)上布满直径为5?15mm的圆孔,开孔率为5%?30%。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好氧区(II)包括进风口(15)、曝气管(16)、流化隔离板(5)、带孔出水挡板7)、顶部盖板6),排气口(23)和回流入口(17),进风口(15)位于好氧区(II)下部,曝气管(16)位于好氧区(II)下部,流化隔离板(5)位于内部,带孔出水挡板(7)位于好氧区(II)和生物过滤区(III)之间,顶部盖板(6)位于好氧区(II)顶部,排气口(23)设置在顶部盖板(6)上,回流入口(17)位于好氧区(II)下部,所述的流化隔离板(5)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流化隔离板(2)相同,流化隔离板(5)将好氧区分成若干个区域,区域个数为大于等于3的奇位数。曝气管(16)在偶位数区域,并且安装在设备底部,每个区域可以安装多根曝气管(16),每个曝气管(16)上设有多个曝气孔(26),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7)下半部设有开孔,开孔率为5%?30%。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过滤区(III),包含填料层(27),填料下部挡板(10),带孔出水挡板(9),反冲洗进风口(22),反冲洗曝气器(24),锥段14)和排泥口(13),填料层(27)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下部挡板(10)位于生物过滤区(III)内部、填料层(27)下部,带孔出水挡板(9)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与泥水分离区(IV)之间,反冲洗进风口(22)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锥段(14)顶部,反冲洗曝气器(24)与反冲洗进风口(22)连通,锥段(14)位于生物过滤区(III)下部,排泥口(13)位于锥段(14)底部,所述的带孔出水挡板(9)的形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与带孔出水挡板(7)相同,所述的锥段(14)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60°。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分离区(IV)包括锥段(11)、污泥回流出口(12)和出料口(8),锥段(11)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下部,污泥回流出口(12)与锥段(11)连接,位于锥段(11)锥顶部,出料口(8)位于泥水分离区(IV)上部的侧面,所述的锥段(11)由两块儿斜板和外壁构成,斜板与地面坡度角为30。?60°。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820590SQ201420140738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贵宾, 刘献玲, 张建成, 何庆生, 曹玉红, 田小峰 申请人: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