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防护板以及防护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56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防护板以及防护单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附着于发动机的曲柄室内的剩余的热喷涂膜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作为该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一部分使用的防护板以及防护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气缸膛上形成有铁类热喷涂膜的铝制气缸体。当在气缸膛上形成热喷涂膜时,在曲柄室内也附着热喷涂膜。由于附着于曲柄室内的热喷涂膜是不需要的,因此,需要将该热喷涂膜(以下称为剩余热喷涂膜)除去。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来自水喷射喷嘴的水喷射去除附着于曲柄室内的剩余热喷涂膜的方法。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水喷射喷嘴为如下构成:分别具有设置于前端侧的低压喷射的第一喷射口和高压喷射的第二喷射口,通过来自第一喷射口的低压喷射形成水幕,通过来自第二喷射口的高压喷射去除剩余膜。根据专利文献1,以通过低压喷射的水幕阻止高压喷射的水朝向形成于气缸膛的热喷涂膜的方式产生作用,因此,防止了热喷涂膜的剥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34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由于在气缸体的曲柄室的内面存在凹凸,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向相对于喷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水平方向)喷射高压水的构成中,高压水不会触及曲柄室的凹部。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不能去除附着于曲柄室的凹部的剩余热喷涂膜的问题。为了解决该 问题,可以使从喷嘴喷射的高压水的方向为与水平方向相比稍微向前端方向倾斜的方向,但是,如果使喷嘴的喷射方向与水平方向相比稍微向前端方向倾斜的话,则会产生如下所述的新的问题。

也就是说,曲柄室形成有例如根据每一个气缸膛而被隔壁分隔的多个小室,在隔壁上设置有在活塞的往复运动时用于使曲柄室内的压力平均的连通孔。因此,在使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前端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产生如下所述的新的问题:从喷嘴喷射的高压水通过连通孔而与相邻的气缸膛碰撞,导致形成于相邻的气缸膛的热喷涂膜剥离。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防止形成于气缸膛的热喷涂膜的剥离的同时更加可靠地去除附着于发动机的曲柄室内的剩余热喷涂膜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作为该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一部分使用的防护板以及防护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代表性的本发明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用于去除附着于多缸发动机的曲柄室的内面的剩余热喷涂膜,所述多缸发动机具有直列或者水平对向地配置的多个气缸膛和曲柄室,所述曲柄室的室内根据每个所述气缸膛而以隔壁分隔而形成多个小室,以经由设置于所述隔壁的连通孔连通邻接的所述小室的方式构成,所述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自如的喷嘴,被插入所述多个小室中的第一小室,在沿着与所述第一小室连通的所述气缸膛的轴向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向前端方向喷射高压水;防护件,以面对所述连通孔的方式插入所述多个小室中的与所述第一小室邻接的第二小室,保护热喷涂于与所述第二小室连通的所述气缸膛的内面的热喷涂膜免受高压水的喷射,所述防护件在面对所述连通孔的区域内具有拦截部,所述拦截部对于从所述喷嘴喷射并且通过所述连通孔的高压水进行拦截。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防止形成于气缸膛的热喷涂膜的剥离的同时,更加可靠地去除附着于发动机的曲柄室内的剩余热喷涂膜。此外,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知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截面图。

图5是图3的v-v线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40、50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

11转台(主轴台)

30、60喷嘴

41隆起防护件(第二防护件)

41a防护板(第二防护板)

41a1弯曲侧部

41a2拦截部(第二拦截部)

52主轴头(主轴台)

71、72隔壁防护件(防护件、第一防护件)

71a、72a防护板(防护板、第一防护板)

71a1、72a1弯曲前端部

71a2、72a2拦截部(第一拦截部)

100、200气缸体

103连通孔

104、104a、104b、203、204气缸膛

107曲柄室

108空间(小室)

j1喷流

k分界线

θ1喷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去除附着于直列多缸发动机的曲柄室内的剩余膜的情况的例子。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的喷嘴30插入倒立的气缸体100的状态下的、以通过喷嘴30的旋转轴22的截面裁切的纵截面图,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的“前端侧”是指图1中的下侧,所谓的“基端侧”是指图1的上侧。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将喷嘴30插入曲柄室107的被隔壁101分隔而成的各个空间(小室)108,通过从喷嘴30的喷口35喷出的喷流j1去除附着于曲柄室107的剩余热喷涂膜(未图示)。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可以作为转台式的清洗装置的一部分应用。作为转台式的清洗装置,例如可以利用特开2011-230118号公报、特开2015-58479号公报中公开的清洗装置。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具有设置于直交三轴型移动装置(未图示)的转台(主轴台)11。直交三轴型移动装置例如通过数控装置控制。在转台11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地被支承的主轴12。主轴12以旋转轴22为中心进行旋转。在主轴12的前端部设置有收纳部12a。收纳部12a形成在贯通附图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的コ字状截面的槽状。收纳部12a与后述的喷嘴支承构件16的卡合部16a卡合,并且具有使喷嘴支承部件16和主轴12一体旋转的作用。

在转台11上,设置有以旋转轴22为中心的圆筒状的壳体13。壳体13具有圆筒孔13b。在圆筒孔13b内插入有轴承14、后述的衬垫15和喷嘴支承构件16。喷嘴支承构件16通过轴承14被可旋转地支承于壳体13。

喷嘴支承构件16在同轴上一体地设置有作为直径互不相同的构件的卡合部16a、轴16b、凸缘部16c,并且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卡合部16a为双倒角或者楔,其两面形成为平面。卡合部16a的两平面以微小的间隙被收纳部12a夹持。因此,伴随主轴12的旋转,喷嘴 支承构件16进行旋转。凸缘部16c呈圆板状,具有收纳部16d和螺纹孔16e。收纳部16d为与喷嘴30的突起部33b嵌合的圆筒孔。

在圆筒孔13b内设置有衬垫15。衬垫15呈中空圆筒状,在其外周中央部设置有长方形截面的圆周槽15a。在衬垫15的内周中央部也设置有长方形截面的圆周槽15c。在衬垫15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连通圆周槽15a和圆周槽15c的贯通孔15b。衬垫15密封壳体13和喷嘴支承构件16之间并且连通后述的流路19和流路24。衬垫15通过工程塑料或者高级工程塑料制作得到。

清洗液供给装置17供给10~80mpa优选30~50mpa的清洗液。清洗液供给装置17可以选择活塞泵。清洗液供给装置17吐出储存于未图示的清洗液罐内的清洗液。清洗液可以利用碱性或者中性的水溶性清洗液或者油性清洗液。

阀18对于是将从清洗液供给装置17供给的清洗液向转台11输送还是遮断进行切换。阀18例如可以利用电磁开闭式的气缸阀。阀18的开闭例如通过数控装置进行自动控制。阀18可以构成为遮断清洗液时使清洗液返回至清洗液罐的流路切换阀。

流路19以穿过转台11和壳体13的方式而设置。流路19以连通于衬垫15的圆周槽15a的方式设置。流路24呈t字状,设置于喷嘴支承构件16的内部。流路24的一端贯通收纳部16d。流路24的另一端开口于衬垫15的圆周槽15c。流路19和流路24经由圆周槽15a、15c和贯通孔15b而连接。圆周槽15a、15c将清洗液向圆周方向分配。

喷嘴30具有凸缘部33a和轴体33。凸缘部33a呈圆板状。在凸缘部33a上设置有贯通孔32a和突起部33b。喷嘴30通过被插入贯通孔32a的螺栓21而被固定于喷嘴支承构件16的凸缘部16c。设置于凸缘部33a的突起部33b嵌合插入于喷嘴支承构件16的收纳部16d。喷嘴30通过突起部33b嵌合于收纳部16d并且凸缘部33a和凸缘部16c抵接而被正确地固定于喷嘴支承构件16。

此外,代替上述构成,喷嘴30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凸缘部33a的棒状。在这种情况下,喷嘴支承构件16具有夹头代替凸缘部16c。并且,棒状的喷嘴也可以通过夹头固定于喷嘴支承构件。

轴体33为沿着旋转轴22延伸的棒状体,优选呈细长的圆柱状。 在轴体33的中心设置有流路34,流路34延伸至轴体33的前端附近。流路34与喷嘴支承构件16的流路24连接。

在轴体33的前端部,向斜前端方向倾斜地设置有喷口35。喷口35与流路34连通。喷嘴30的喷射角度即喷口35的中心轴31和与喷嘴30的旋转轴22正交的水平轴32之间的角度θ1设定为10°以上25°以下的范围。将喷射角度θ1设定为该范围的理由在于,该角度范围适用于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于曲柄室107内的在气缸膛侧所形成的凹部110以及油喷射装置安装座111的周围等的台阶部112(参照图2)的剩余热喷涂膜,并且,防止形成于气缸膛104内的热喷涂膜105的剥离。此外,从喷口35喷出的喷流j1呈现沿着中心轴31的圆筒状。在此,轴体33的截面形状例如也可以为矩形等。在这种情况下,以轴体33的重心与旋转轴22成为同轴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转台11上,在相对于旋转轴22对称的位置装卸自如地固定有一对隔壁防护件(防护件)71、72。如果转台11移动的话,则隔壁防护件71、72也与转台11一体地移动。由此,如果喷嘴30在轴向上移动的话,则隔壁防护件71、72也伴随喷嘴30的移动而移动。

隔壁防护件71由阻挡来自喷嘴30的喷口35的喷流j1的防护板71a和加强防护板71a的加强板71b、71c构成。防护板71a从气缸体100的左右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观察为倒l字状弯曲的板,呈具有比连通孔103的横宽d大的短边y1(参照图2)和超过喷嘴30的长度的长边x1的形状,沿着喷嘴30的水平轴32从喷嘴30隔开固定的间隔配置。

进一步,在防护板71a的前端部设置有以朝向喷嘴30的方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前端部71a1,在该弯曲前端部71a1的稍微基端侧(上侧)形成有与喷流j1碰撞而拦截喷流j1的拦截部71a2。该拦截部71a2形成于防护板71a中的面对连通孔103的位置。这样,当将喷嘴30沿着气缸膛104的缸膛中心106插入至下端附近时,防护板71a能够从空间108的相邻的空间108a侧覆盖设置于隔壁101的连通孔103。

此外,根据所要求的喷流j1的压力等条件,也可以不设置弯曲前端部71a1、72a1。另外,在防护板71a的中央部,也可以将拦截部71a2以外的部分打穿。在打穿的情况下,实现了防护板71a的轻量化。

拦截部71a2与防护板71a或者防护板72a一体形成,因此,为单纯的构成。拦截部71a2由于喷流的碰撞而侵蚀。拦截部71a2除了平板状之外,也可以形成为平面观察中央部朝向喷嘴30的方向隆起的形状。另外,可以以随着朝向前端方向而从喷嘴30远离的方式使拦截部71a2的表面倾斜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与拦截部71a2碰撞的喷流向喷嘴30的前端方向流出,因此,拦截部71a2的磨损量分散,实现拦截部71a2的长寿命化。

拦截部71a2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防护板71a。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板71a作为拦截部71a2的支承构件而产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支承构件的防护板71a也可以为与喷嘴30平行设置的两个梁。不需要设置加强板71b、71c。另外,拦截部71a2可以具有比防护板71a厚的厚度而构成。拦截部71a2也可以通过由多个层构成的层叠构件构成。

加强板71b从内侧支承防护板71a的上部的弯曲部。加强板71c在防护板71a的外侧在沿着喷嘴30的方向上较长延伸地设置。加强板71b、加强板71c设置于防护板71a的横宽中央,防止防护板71a受到喷流j1的动压而产生变形。

此外,隔壁防护件(防护件)72具有防护板72a、加强板72b、72c,在防护板72a上形成有弯曲前端部72a1、拦截部72a2。这些构成与隔壁防护件7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气缸体100为直列多缸发动机的气缸体。气缸体100以气缸盖组装面(未图示)成为笔直方向向下的方式倒立设置。气缸体100具有多个气缸膛104。曲柄室107,根据每个气缸膛104通过隔壁101被分隔成空间(小室)108。在隔壁101上设置轴颈孔(ジャーナル穴)102、连通孔103。连通孔103为通常所说的通气孔。气缸体100的气缸膛104喷涂有热喷涂膜105。此时,在曲柄室107的内面的几乎整面上附着有剩余热喷涂膜。

当使用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时,首先运转清洗液供给装置17。并且,使主轴12旋转。与主轴12的旋转的同时,喷嘴支承构件 16和喷嘴30旋转。在气缸膛104的缸膛中心106的延长线上,在曲柄室107之上隔开空隙定位设置喷嘴30的旋转轴22。数控装置切换阀18来向转台11供给清洗液。清洗液从清洗液供给装置17通过阀18、流路19、流路24、流路34被供给至喷口35。清洗液从喷口35作为喷流j1而喷出。

如果将转台11沿着缸膛中心106向下移动的话,则喷嘴30被插入空间108(第一小室),喷流j1与划分空间108的挡板109、隔壁101的内面碰撞,从而剥离附着于这些内面的剩余热喷涂膜。此时,可以在气缸体100上安装曲柄盖,也可以不安装。

如果继续下降转台11的话,则喷流j1通过连通孔103朝向相邻的气缸膛104a、104b。但是,隔壁防护件71、72被插入与空间108隔开隔壁101而邻接的空间108a、108b(第二小室),以面对连通孔103的方式覆盖,喷流j1与隔壁防护件71、72的拦截部71a2、72a2碰撞。

与拦截部71a2、72a2碰撞的喷流j1以沿着防护板71a、72a的表面的方式改变流动方向,运动能量通过弯曲前端部71a1、72a1而进一步衰减。因此,喷流j1不会剥离形成于邻接的气缸膛104a、104b的内面的热喷涂膜105a、105b。

并且,如果一个空间108内的剩余热喷涂膜被除去的话,则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拉起喷嘴30,重复同样的步骤来去除所有的曲柄室107的空间108内所附着的剩余热喷涂膜。

这样,在θ1为10°以上25°以下的范围内向水平轴32的稍前端方向倾斜而喷射喷流j1,因此,与以往向沿着水平轴32的方向喷射高压水的情况相比,喷流j1能够可靠地到达曲柄室107的内面的凹部110和油喷射装置安装座111的周围等的台阶部112,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于凹部110和台阶部112的剩余热喷涂膜。而且,通过连通孔103的喷流j1被隔壁防护件71、72拦截,因此,通过喷流j1不会剥离形成于气缸膛104的相邻的气缸膛104a、104b的必要的热喷涂膜105a、105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喷嘴30以外,通过将沿轴线方向向下喷射清洗液的直射喷嘴、具有沿轴线方向的轴部和从轴部的前端部与轴线垂直地喷射清洗液的喷口的l形喷嘴等安装于转台11的每一个 转台面上,并适当区分使用这些喷嘴,能够更加有效地去除附着于气缸体100的剩余热喷涂膜。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而言,除了直列多缸发动机的气缸体100之外,在水平对向型多缸发动机中通过同样的步骤也能够除去剩余热喷涂膜,这一点自不必说。进一步,在上述的说明中,在使气缸体100倒立的状态下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变更气缸体的方向。另外,对于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虽然对于使用转台式的清洗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不具有转台的清洗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3至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40的喷嘴30插入倒立的气缸体200的状态下的、以通过喷嘴30的旋转轴22的截面裁切的纵截面图。另外,图4是图3的iv-iv线截面图,图5是图3的v-v线截面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40应用于v型多缸发动机的气缸体200。气缸体200的曲柄室207通过隔壁101被分隔成各收纳两缸的气缸膛203、204的空间(小室)208,所述气缸膛203、204分别设置于错开相位的两个隆起部201、202内。各个气缸膛203、204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其位置设置。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40在转台11(主轴台)11上具有一对隔壁防护件(第一防护件)71、72和隆起防护件(第二防护件)41。一对隔壁防护件71、72和隆起防护件41被装卸自如地固定于转台11,与转台11一体地移动。由此,如果喷嘴30在轴向上移动的话,则隔壁防护件71、72、隆起防护件41也随之移动。隔壁防护件71和隔壁防护件72相对于喷嘴30的旋转方向以180°的间距配置。另外,隆起防护件41配置于在喷嘴30的旋转方向上从隔壁防护件72错开90°的位置(参照图5)。

隔壁防护件71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由防护板(第一防护板)71a和加强防护板71a的加强板71b、71c构成。在防护板的前端部形成有拦截喷流j1的拦截部(第一拦截部)71a2,在防护板的与该拦截部71a2相比的前端侧设置有弯曲前端部71a1。另外,隔壁防护 件72也与隔壁防护件71同样构成。

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40还具有摇动气缸体200的摇动装置(未图示)。其他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赋予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摇动装置以一方的隆起部201的气缸膛203成为笔直方向向下或者另一方的隆起部202的气缸膛204成为笔直方向向下的方式摇动气缸体200。摇动装置可以使用公知的摇动装置(例如旋转工作台)。

参照图3,隆起防护件41由阻挡来自喷嘴30的喷口35的喷流j1的防护板(第二防护板)41a和加强防护板41a的加强板41b、41c构成。防护板41a为从气缸体200的前后方向(与图3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呈倒l字状弯曲的板,形成具有气缸膛204(另一方的气缸膛)的直径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不足气缸膛204的直径的短边y2(参照图4)和超过喷嘴30的长度的长边x2的形状,配置于沿着喷嘴30的水平轴32从喷嘴30错开与气缸膛203的大致半径相等的距离的位置。

以如下方式决定上述短边y2的长度:当沿着缸膛中心106插入喷嘴30时,发动机的前后方向中的未设置气缸膛204的一侧(图5的向下的方向)的防护板41a的端部至少到达缸膛中心106和气缸膛204的接线48(参照图5)。

通过该构成,当将喷嘴30插入缸膛中心106时,防护板41a位于隆起部201、202的边界线k(一方的气缸膛203和另一方的气缸膛204的边界线)的正上方。并且,以如下方式设定防护板41a的长度:当将喷嘴30插入至最下端时,防护板41a保持微小的间隙而不与气缸体200接触。并且,在防护板41a的前端部形成有拦截喷流j1的拦截部(第二拦截部)41a2。此外,在防护板41a的中央部,可以将拦截部41a2以外的部分打穿。

拦截部41a2与防护板41a一体形成,因此,成为单纯的构成。拦截部41a2由于喷流的碰撞而侵蚀。拦截部41a2除了平板状之外,也可以形成为平面观察中央部朝向喷嘴的方向隆起的形状。另外,可以以随着朝向前端方向而从喷嘴30远离的方式使拦截部41a2的表面倾斜而构成。拦截部41a2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防护板41a。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板41a作为拦截部41a2的支承构件而产生作用。在这 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加强板41b、41c。拦截部41a2可以具有比防护板41a厚的厚度而构成。拦截部41a2也可以通过由多个层构成的层叠构件构成。

加强板41b从内侧支承防护板41a的上部的弯曲部。加强板41c在防护板41a的外侧在沿着喷嘴30的方向上较长延伸地设置。加强板41b、41c分别设置于防护板41a的横宽中央(参照图5),防止防护板41a受到喷流j1的动压而产生变形。

参照图3、图5,在防护板41a的前后方向的一端中的设置有隆起部202的气缸膛204的一侧,设置有向喷嘴30的方向弯曲的弯曲侧部41a1。当将喷嘴30定位于气缸膛203的缸膛中心时,平面观察,弯曲侧部41a1至少具有到达通过气缸膛203的缸膛中心的气缸膛204的接线47的高度。此时,优选的是,弯曲部41a1以尽可能接近隔壁101的方式设置。弯曲侧部41a1防止喷流j1与设置于气缸膛204的内面的热喷涂膜105发生碰撞。弯曲侧部41a1的前端部构成拦截部41a2的一部分。此外,根据所要求的喷流j1的压力等条件,也可以不设置弯曲侧部41a1。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40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摇动装置以气缸膛203成为向下的方式摇动气缸体200。并且,将一边喷射清洗液一边旋转的喷嘴30插入空间208(第一小室),沿着属于隆起部201的所有的气缸膛203(一方的气缸膛)的缸膛中心106一边降下喷嘴30一边去除附着于空间208的内面的剩余热喷涂膜。此时,隆起防护件41位于面对与空间208连通的另一气缸膛204(另一方的气缸膛)的开口的位置,形成于防护板41a的前端部的拦截部41a2拦截喷流j1,从而防止了喷流j1与气缸膛204的内面碰撞。

此外,如图4所示,隔壁防护件71被插入与空间208邻接的空间208a(第二小室),隔壁防护件72被插入与空间208邻接的空间208b(第二小室),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隔壁防护件71、72拦截通过连通孔103的喷流j1。

接着,摇动装置以气缸膛204成为向下的方式摇动气缸体200。此时,使隆起防护件41相对于转台11的安装位置向喷嘴30的旋转方向 仅移动180°。或者,在另一转台11上预先准备在图5中使隆起防护件41旋转180°的构成的构件,当在气缸膛203成为向下的状态下去除剩余热喷涂膜时,使用图5的构成的转台11;当在气缸膛204成为向下的状态下去除剩余热喷涂膜时,也可以使用隆起防护件41安装于与图5相反的位置的另一转台11。

并且,同样地将一边喷射清洗液一边旋转的喷嘴30插入空间208,沿着属于隆起部202的所有的气缸膛204的缸膛中心一边降下喷嘴30一边除去尚残留于空间208的剩余热喷涂膜。此时,隆起防护件41拦截喷流j1,防止气缸膛203的内面的热喷涂膜105的剥离。这样,对于v型多缸发动机也能够在不剥离形成于气缸膛的热喷涂膜105的情况下可靠地除去曲柄室207内的剩余热喷涂膜。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列举了相对于隆起部201、202改变隆起防护件41的安装位置而应用的例子、或者预先准备隆起部201用的转台11和隆起部202用的转台11并且区分使用转台11的例子,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设置平面观察使气缸体200回旋180°的回旋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回旋前的气缸膛204相对于气缸膛203的位置和使气缸体200回旋180°而摇动气缸体200时的气缸膛203相对于气缸膛204的位置相同。因此,能够将喷嘴30和隆起防护件41的组合共通地应用于隆起部201以及隆起部202。另外,也可以设置两台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一台处理一方的隆起部(例如右侧)侧,另一台处理另一方的隆起部(例如左隆起部)侧。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一个转台11上以180°的间距安装一对隆起防护件的构成。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50的喷嘴60插入倒立的气缸体100的状态下的以通过喷嘴60的旋转轴22的截面裁切的纵截面图。

第三实施方式在使用自动工具交换式的清洗机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10不同。自动工具交换式的清洗机为与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大致相同的构造。但是,自动换刀数控机床用于切削,而自动工具交换式的清洗机用于清洗或者利用喷流进行的去毛刺。并且,向主轴供给10至80mpa的高压清洗液。因此,自动换刀数 控机床和自动工具交换式的清洗机主要是精度/机械刚性/防锈功能不同,主要的构成是相同的。基于这样的前提,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就剩余热喷涂膜除去装置50而言,具有模柄安装孔51a的主轴51通过轴承53可旋转地支承于在正交三轴移动装置上设置的主轴头(主轴台)52。在主轴头52上以与模柄安装孔51a邻接的方式设置有转动防止孔56。在主轴头52上,设置有开口于转动防止孔56的流路55。在转动防止孔56内设置有将与插入部62之间密封的衬垫(未图示)。

喷嘴60通过未图示的自动工具交换装置交换。喷嘴60具有:主体部61、轴支承于主体部61的旋转体65、从转动防止孔56向旋转体65的内部供给清洗液的流路67、68。

主体部61的大部分呈大致圆筒状,在其腹部具有突起部61a。突起部61a具有被插入转动防止孔56的插入部62。当将喷嘴60安装于主轴51时,插入部62被嵌合插入于转动防止孔56。在主体部61的中央部设置有带台阶的作为贯通孔的圆筒孔64。在圆筒孔64的两端设置有轴承63。

旋转体65一体成形有锥柄部(テーパシャンク)65a、凸缘部65b、圆筒部65c和轴体65d。锥柄部65a具有与模柄安装孔51a密接的圆锥面。通过锥柄部65a和模柄安装孔51a密接,从而将喷嘴60安装于主轴51。此时,由于插入部62被插入转动防止孔56,因此,主体部61不旋转。凸缘部65b呈圆板状。圆筒部65c具有与圆筒孔64滑动的圆筒面65c1。在圆筒面65c1上设置有圆周槽65c2。圆筒部65c的两端部被支承于轴承63。由于轴体65d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30,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主体部61的从插入部62到圆筒孔64之间设置有流路67。流路67开口于旋转体65的圆周槽65c2。流路68设置于旋转体65的内部。流路68呈t字状,由两端开口于圆周槽65c2的贯通孔和沿着轴体65d的中心轴设置的纵孔构成。流路67和流路68经由圆周槽65c2连通。圆周槽65c2将从流路67供给的清洗液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配给,即使旋转体65的旋转方向变化也会连续地向喷口35供给清洗液。喷口 35连通于流路68。并且,当将喷嘴60安装于主轴51时,流路67与流路55连通。从清洗液供给装置17供给的清洗液流经流路55、67、68从喷口35作为喷流j1喷出。

隔壁防护件71、72被固定于喷嘴60的主体部61。当通过自动工具交换装置交换喷嘴60时,隔壁防护件71、72与喷嘴60一起被从清洗区域取出。因此,当将与喷嘴60不同的喷嘴安装于主轴51时,隔壁防护件71、72不会成为被交换的喷嘴的障碍。

此外,隔壁防护件71、72也可以被固定于主轴头52。当将隔壁防护件71、72固定于主轴头52时,隔壁防护件71、72的安装部的构造可以以自动工具交换时不与喷嘴、交换臂干涉的方式适当变更。通过该构成,能够保护形成于气缸膛104的热喷涂膜105,同时,能够可靠地除去附着于曲柄室107的内面的剩余热喷涂膜。此时,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使隔壁防护件71、72随时向与交换臂、喷嘴不干涉的退避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包含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思想内的所有技术事项都成为本发明的对象。前述实施方式示出了优选的例子,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可以实现各种的代替例、修改例、变形例或者改良例,这些全部包含在本申请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隆起防护件41的防护板41a和隔壁防护件71、72的防护板71a、72a的形状不限于平坦的板状体,例如也可以通过u形状的曲面形成,或者,也可以表面上形成凹凸或者波状地形成。另外,代替将隆起防护件41和隔壁防护件71、72安装于转台11的构成,可以形成为将各防护件固定于与转台11的动作连动的多关节臂等而使其在喷嘴30的轴向上移动的构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转台11的移动利用了正交三轴移动装置,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利用垂直多关节机械臂、横向双摆臂式机械臂(パラレルリンクロボッ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