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6033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渣循环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也日益增多。无论对固体废物何种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方法,如焚烧、热解、堆肥等处理后,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都需要对其进行最终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方法有海洋处理和陆地处理。

海洋处理分为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海洋倾倒是将固体废物经预处理,特别是经化学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用船舶、航天器、平台等运载工具运至适宜距离和深度的海区,直接倾倒入海洋。按国际惯例,海洋倾倒的废物容器必须标明投弃国家、投弃单位、废物种类及数量等标志。远洋焚烧处理是利用装备有焚烧设施的远洋船只将废物运到远洋海域,进行焚烧处理后,将其残渣投入海洋。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均需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后才能操作,且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海洋处理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投弃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其他处理方法相比,是否经济可行;是否符合有关海洋法规的规定。海洋容量虽大,但其最终对环境的影响还不能做出准确评价,且目前海洋污染物迅速增加,海洋污染已成为八大环境问题之一,处理前必须对废物特性、倾倒场所条件、处理方法、对海洋的其他影响、对处理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后,才能由国家的主管机构发放许可证,因此海洋处理具有较多限制条件且程序复杂,我国不主张海洋处理。陆地处理主要是土地填埋,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但是,我国产生的工业废渣量多,人均土地面积少,土地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填埋场的选址严格,填埋废渣产生的渗滤液及填埋气需要收集处理,而且随着污染控制标准日益严格,处理费用也在不断增加。长远角度看来,土地填埋也并非完美方法。

陆地处理是利用土地对废弃物进行隔离或储存的一种处理方法,包括土地耕作、深井灌注和土地填埋,应用最广的是土地填埋。土地耕作处理是利用地表土壤的自净能力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应考虑废物组成、土壤条件和操作条件。深井灌注是将液状废物注入地下与饮用水层及含矿物层隔开的渗透性较好的岩石中的。土地填埋是由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理技术,该法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是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废物方法。土地填埋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填埋场的选址严格,填埋废渣产生的渗滤液及填埋气需要收集处理,而且随着污染控制标准日益严格,处理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岩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低渗透性和损伤自愈合性,岩盐溶腔被普遍用于储存介质。盐矿地下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以其优良的物理特性、有利的地形条件及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认为是油气存储的首选。2007年2月我国第一个岩盐储气库(江苏金坛储气库)开始运行,溶腔储存钙镁泥也是许多盐矿常用的做法,但岩盐溶腔用于储存工业废渣还没有应用实例。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渣量越来越多,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加上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使得常规的土地填埋方法显示出了不足之处。利用岩盐溶腔储存工业废渣不失为一种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寻找以水平对接井方法采卤的溶腔,通过多次勘察,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岩盐溶腔,并进行安全性评估;

(2)将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渣运至溶腔附近,送至磨浆单元与水混合磨成渣浆,泵入水平对接井的一处井口,溶腔内原有的卤水被挤压,从另一井口压出来;

(3)若充填溶腔的为无害工业废渣,卤水则送去制盐;

(4)若充填溶腔的为有害工业废渣,卤水则返回磨浆单元循环利用,多余部分卤水,采用蒸发部分水份,以减少体积;

(5)注井完成后,对溶腔的井筒进行封堵,渣浆被永久储存在溶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若无适用溶腔,选择重新建造溶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在注入工业渣浆前,注入原油替出溶腔内的卤水,送去制盐,注入工业渣浆时,挤出的原油被再次利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在注入工业渣浆前,注入高压空气替出溶腔内的卤水,送去制盐,注入工业渣浆时,挤出溶腔内的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已有的或专门建造的岩盐溶腔来储存工业废渣,由于岩盐溶腔至少在地下300米深处,且盐穴结构致密,岩盐溶腔可以形成密闭结构,能够避免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几乎无环保隐患,能够克服海洋处理和土地填埋的缺点,岩盐溶腔不会占用地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且填充工业废渣后的溶腔,能提高溶腔稳定性,能消除由于地下采空区的存在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塌陷等事故,是一种双赢的方法。

同时,储存无害废物时,可以回收卤水;储存有害废渣时,采取闭路循环,返出水用于磨浆和输送,多余水分部分人工蒸发,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充填完成后封堵盐井,永久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害工业废渣注井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有害工业废渣注井制盐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有害工业废渣注井蒸发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岩盐溶腔处理工业废渣的步骤如下:

(1)寻找以水平对接井技术采卤的溶腔,通过查阅溶腔的相关地质资料、进行复勘后选择地质条件稳定的岩盐溶腔,并进行安全性评估,若无适用溶腔,可选择重新建造;

(2)将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渣运至溶腔附近,送至磨浆单元与水混合磨成渣浆,泵入水平对接井的一处井口,溶腔内原有的卤水被挤压,从另一井口压出来;

(3)若充填溶腔的为无害工业废渣,卤水则送去制盐;

(4)若充填溶腔的为有害工业废渣,卤水则返回磨浆单元循环利用,多余部分卤水,采用蒸发部分水份减少体积;

或在注入工业渣浆前,注入原油替出溶腔内的卤水,送去制盐,注入工业渣浆时,挤出的原油还可以再次利用;

或在注入工业渣浆前,注入高压空气替出溶腔内的卤水,送去制盐,注入工业渣浆时,挤出溶腔内的空气;

(5)注井完成后,对溶腔的井筒进行封堵,渣浆被永久储存在溶腔内。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岩盐溶腔结构致密,渗透性差,可以保证无渗滤液渗透,对环境友好。

2、岩盐溶腔至少位于地表以下300m深度,不会占用地表土地资源。

3、当储存物位无害工业废渣时,可以回收卤水,体现了经济价值;储存有害工业废渣时,采取闭路循环,返出水用于磨浆和输送,多余水分部分人工蒸发,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能节约资源。

4、工业废渣充填溶腔后,能提高溶腔稳定性,消除由于地下采空区的存在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塌陷等事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