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路面清洗车污水净化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6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环保型路面清洗车污水净化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沉砂池系统、初沉池系统、清水池系统、混凝沉淀池系统四部分;

格栅沉砂池系统通过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与初沉池系统连接;初沉池系统通过初沉池出水管(14)、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与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混凝沉淀池系统通过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与清水池系统连接,清水池系统出水通过清水池出水管(13)供水回用;

格栅沉砂池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1)、格栅(18)、砂水分离器(19)、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所述砂水分离器(19)以斜面方式设置于格栅沉砂池(1)中,其一端位于格栅沉砂池(1)的右池边的上端部,另一端接格栅沉砂池(1)的池底,在池底部还设有一个斜立的挡板,所述砂水分离器(19)的长度方向与格栅沉砂池(1)的前池边或后池边平行,所述格栅(18)安装与砂水分离器(19)的上方上,所述,初沉池溢流进水孔(16)位于格栅沉砂池(1)和初沉池系统的初沉池(2)两池交界处的中上部,并与两池相通,所述格栅为机械格栅;所述砂水分离器(19)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所述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

初沉池系统包括初沉池(2)、初沉池出水管(14)、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初沉池出水管(14)设在初沉池前侧池墙的中部左侧端,所述初沉池2采用平流沉砂池,初沉池2内设有泥斗和初沉池排泥管(15),所述泥斗斜置,泥斗倾角为45度,泥斗的斜下端在初沉池(2)池底的前方侧下角连接初沉池排泥管(15);

清水池系统包括清水池(3)、消毒混合池(5)、清水池出水管(13);所述清水池(3)内设有两个交错平行的隔板,距混凝沉淀池系统中混凝沉淀池(4)相近的左侧的挡板与混凝沉淀池(4)的池墙之间还设有一个隔板,构成消毒混合池(5),在距清水池(3)右侧墙的下端前边设有清水池出水管(13);

混凝沉淀池系统包括混凝沉淀池(4)、涡流反应器(6)、导流筒(7)、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涡流反应器支架(10)、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导流筒(7)位于混凝沉淀池(4)内部的上部中心位置,所述导流筒(7)由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焊接安装于混凝沉淀池池壁上,其中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均垂直导流筒(7)并水平四个方向布置四根;

涡流式反应器(6)套装于导流筒(7)内,并由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焊接安装于导流筒(7)上,所述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均垂直导流筒(7)并四个方向水平布置四根;

混凝沉淀池(4)的上部右侧外设有向下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的下端口接入清水池(3)内;

涡流反应器支架(10)包括涡流反应器上支架(101)和涡流反应器下支架(102),所述导流筒(7)固定在导流筒上支架(111)和导流筒下支架(112)上,

混凝沉淀池内,导流筒上支架(111)的上部还设有阶梯型的溢流堰(17),所述溢流堰(17)的右侧部与混凝沉淀池出水管及消毒混合池进水管(12)相邻;

混凝沉淀池进水管(8)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左侧中部,并与涡流反应器(6)的下部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排泥管(9)位于混凝沉淀池(4)的下部前侧。

隔板为钢板。

砂水分离器(19)为带平流式刮砂机。

砂水分离器(19)包括泥砂刮送装置及泥砂分离装置,所述泥砂刮送装置采用螺旋泵,泥砂分离装置采用离心式砂水分离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