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762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油田污水处理的现状是首先产液量大幅度增加,油水混合液在处理流程中的设备停留时间急剧缩短;其次产出液成分复杂。由于油田现场修井、热采、注聚等增产措施的广泛使用,向地层注入了大量成分复杂的有机、无机物质,这些物质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返出,增加了返出液的乳化程度,为后期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第三,现场设备老化,收油效率降低,使得各级处理器的污水含油增加,导致外排或回注污水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第四,所用的污水处理絮凝剂的类型比较单一,常用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第五,所用的絮凝剂的阳离子度难以根据实际进行调节;第六,所用的絮凝剂的分子量跨度大,不能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控;第七,现场的药剂使用量成倍的增加、药剂作用时间长、药剂效果差。在用药剂无法有效处理的复杂的返出液,导致药剂的使用量成倍的增加,药剂的效果不明显,使外排污水和注水水质均不能达标,海面有亮带,对环境造成污染;第八,增加了现场人员的工作强度。清洗滤网和水力旋流器的频率增加。设备的反冲洗的频率也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应用于海上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海上油田由于产出液变化而造成污水难处理的问题,克服了目前在用药剂存在的用量大、效果不明显及运输量大的缺点。使得注水或排海水质达标,且该复合型絮凝剂制备方法简单,减少了生产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6-8份、碱金属氯化物2-6份、碳素钠6-8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3-5份、硫酸铝4-8份、碳素钠6-8份、天然有机酸4-8份、粉煤灰15-25份、淀粉14-16份、硅藻土5-9份、硫酸铝铵3-5份、吸附助剂10-12份、聚丙烯酰胺4-6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6份、碱金属氯化物2份、碳素钠6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3份、硫酸铝4份、碳素钠6份、天然有机酸4份、粉煤灰15份、淀粉14份、硅藻土5份、硫酸铝铵3份、吸附助剂10份、聚丙烯酰胺4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7份、碱金属氯化物4份、碳素钠7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4份、硫酸铝6份、碳素钠7份、天然有机酸6份、粉煤灰20份、淀粉15份、硅藻土7份、硫酸铝铵4份、吸附助剂11份、聚丙烯酰胺5份。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8份、碱金属氯化物6份、碳素钠8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5份、硫酸铝8份、碳素钠8份、天然有机酸8份、粉煤灰25份、淀粉16份、硅藻土9份、硫酸铝铵5份、吸附助剂12份、聚丙烯酰胺6份。

进一步: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丙烯酰胺、碱金属氯化物、碳素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天然有机酸按质量比为0.45:46.5:4.5×10-4:5.0×10-4:78,搅拌溶解均匀升温至40-50℃,搅拌溶解并氮气保护0.8小时;

步骤二、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60-80℃保温反应4-8小时,降温到在20-50℃及搅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4小时,即获得该复合型絮凝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应用于海上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海上油田由于产出液变化而造成污水难处理的问题,克服了目前在用药剂存在的用量大、效果不明显及运输量大的缺点;

2、使得注水或排海水质达标,且该复合型絮凝剂制备方法简单,减少了生产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6-8份、碱金属氯化物2-6份、碳素钠6-8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3-5份、硫酸铝4-8份、碳素钠6-8份、天然有机酸4-8份、粉煤灰15-25份、淀粉14-16份、硅藻土5-9份、硫酸铝铵3-5份、吸附助剂10-12份、聚丙烯酰胺4-6份。

实施例二: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6份、碱金属氯化物2份、碳素钠6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3份、硫酸铝4份、碳素钠6份、天然有机酸4份、粉煤灰15份、淀粉14份、硅藻土5份、硫酸铝铵3份、吸附助剂10份、聚丙烯酰胺4份。

实施例三: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7份、碱金属氯化物4份、碳素钠7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4份、硫酸铝6份、碳素钠7份、天然有机酸6份、粉煤灰20份、淀粉15份、硅藻土7份、硫酸铝铵4份、吸附助剂11份、聚丙烯酰胺5份。

实施例四: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丙烯胱胺8份、碱金属氯化物6份、碳素钠8份、乙二胺四醋酸二钠5份、硫酸铝8份、碳素钠8份、天然有机酸8份、粉煤灰25份、淀粉16份、硅藻土9份、硫酸铝铵5份、吸附助剂12份、聚丙烯酰胺6份。

实施例五:

一种复合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丙烯酰胺、碱金属氯化物、碳素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天然有机酸按质量比为0.45:46.5:4.5×10-4:5.0×10-4:78,搅拌溶解均匀升温至40-50℃,搅拌溶解并氮气保护0.8小时;

步骤二、加入剩余原料,升温至60-80℃保温反应4-8小时,降温到在20-50℃及搅拌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4小时,即获得该复合型絮凝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