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30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

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由于水分与污泥颗粒结合的特性,采用机械方法脱除具有一定的限制,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灰分比例特别是絮凝剂的添加量对于最终含固率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采用机械脱水可以获得20%~30%的含固率,所形成的污泥也被称为泥饼。泥饼的含水率仍然较高,具有流体性质,其处置难度和成本仍然较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减量。此时,在自然风干之外,只有通过输入热量形成蒸发,才能够实现大规模减量。采用热量进行干燥的处理就是热干化。

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四个处理或处置阶段。第一阶段为污泥浓缩,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或设备容量;第二阶段为污泥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第三阶段为污泥脱水,使污泥进一步减容;第四阶段为污泥处置,采用某种途径将最终的污泥予以消纳。以上各阶段产生的清液或滤液中仍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因而应送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加以处理。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泥脱水设备的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现有的传统工艺、处理方法仍具有处理成本高、脱水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包括:底座支撑组件1,集水系统组件2,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智能控制中心4;所述底座支撑组件1由多种尺寸的槽钢焊接而成,底座支撑组件1上表面设有集水系统组件2,所述集水系统组件2倾斜安装,集水系统组件2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在29°~69°之间,集水系统组件2与底座支撑组件1焊接固定;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位于集水系统组件2上表面,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用螺钉与集水系统组件2固定连接,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与集水系统组件2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智能控制中心4位于底座支撑组件1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系统组件2包括:出水口2-1,集水斗2-2,横向槽钢2-3;所述集水斗2-2外形为一壁厚2mm~5mm的棱台,集水斗2-2大端呈开口状结构,其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集水斗2-2侧壁外表面设有出水口2-1,其内壁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所述出水口2-1与集水斗2-2内部相互贯通;所述集水斗2-2内部设有横向槽钢2-3,所述横向槽钢2-3数量不低于4组,横向槽钢2-3与集水斗2-2内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包括:外壳3-1,微生物絮凝管3-2,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脱水装置3-4,进水筒3-5,进水口3-6,污泥排出口3-7;所述外壳3-1外形为一壁厚3mm~6mm的长方体,外壳3-1上方呈开口状结构,外壳3-1开口处上方设有微生物絮凝管3-2,所述微生物絮凝管3-2外径表面设有均匀的投放口,微生物絮凝管3-2外壁设有微生物沉积传感器,微生物沉积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所述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位于外壳3-1内壁表面,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控制连接;所述脱水装置3-4位于外壳3-1内部,脱水装置3-4数量不低于3组,脱水装置3-4横向均匀排列;所述进水筒3-5位于外壳3-1外壁表面,进水筒3-5与外壳3-1焊接固定,进水筒3-5与外壳3-1内部相互贯通,进水筒3-5上表面设有进水口3-6,所述进水口3-6与进水筒3-5焊接固定;所述污泥排出口3-7位于外壳3-1侧壁底部,污泥排出口3-7与外壳3-1焊接固定,污泥排出口3-7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在19°~6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装置3-4包括:电机3-4-1,变速箱3-4-2,主轴3-4-3,变径旋转杆3-4-4,脱水叶片3-4-5;所述电机3-4-1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控制连接,电机3-4-1输出端固定有变速箱3-4-2,所述变速箱3-4-2内部设有齿轮传动系统;所述主轴3-4-3一端固定于变速箱3-4-2内部,主轴3-4-3另一端固定有变径旋转杆3-4-4,所述变径旋转杆3-4-4与主轴3-4-3焊接固定;所述脱水叶片3-4-5位于变径旋转杆3-4-4外表面,脱水叶片3-4-5呈螺旋状结构,脱水叶片3-4-5与变径旋转杆3-4-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叶片3-4-5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脱水叶片3-4-5的组成成分和制造过程如下:

一、脱水叶片3-4-5组成成分:

按重量份数计,2-乙基己基-4,4-二丁基-10-乙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40~210份,12-乙基-5,5-二辛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70~34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200~400份,二丁基锡硫代羧酸酯70~470份,3,3-二甲基-7-氧代-6-[(辛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60~460份,5,5-二丁基-12-乙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杂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340~530份,浓度为20ppm~140ppm的硫代丁二酸C-[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二钠70~320份,N-(2-羟乙基)-N,N-二甲基-3-[(1-氧代-十八烷基)氨基]-1-丙铵甲基硫酸酯40~450份,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90~430份,交联剂60~410份,(6R,7R)-3-羟基-8-氧代-7-[(苯基乙酰基)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30~15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240~440份,3,3'-[(二丁基甲锡亚烷基)二硫代]双丙酸二异十三烷酯30~60份,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烷240~430份;

所述交联剂为丁基三[(二十二烷酰基)氧基]锡、二丁基双(1-氧代十二烷氧基)锡、双(烷氧羰甲基)二碘化锡中的任意一种;

二、脱水叶片3-4-5的制造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1.40μS/cm~4.30μS/cm的超纯水310~44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30rpm~220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60℃~90℃;依次加2-乙基己基-4,4-二丁基-10-乙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12-乙基-5,5-二辛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3.0~8.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140rpm~240rpm,温度为100℃~230℃,酯化反应8~20小时;

第2步:取二丁基锡硫代羧酸酯、3,3-二甲基-7-氧代-6-[(辛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进行粉碎,粉末粒径为40~90目;加5,5-二丁基-12-乙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杂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40mm~70mm,采用剂量为4.0kGy~8.0kGy、能量为3.0MeV~5.0MeV的α射线辐照20~40分钟,以及同等剂量的β射线辐照95~120分钟;

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硫代丁二酸C-[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二钠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为80rpm~220rpm,温度为160℃~270℃,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80MPa~-0.40MPa,保持此状态反应8~20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1.05MPa~5.05MPa,保温静置8~20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80rpm~230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MPa;依次加入N-(2-羟乙基)-N,N-二甲基-3-[(1-氧代-十八烷基)氨基]-1-丙铵甲基硫酸酯、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0~8.0,保温静置8~13小时;

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50rpm~230rpm时,依次加入(6R,7R)-3-羟基-8-氧代-7-[(苯基乙酰基)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3,3'-[(二丁基甲锡亚烷基)二硫代]双丙酸二异十三烷酯、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烷,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4.00MPa~7.40MPa,温度为140℃~230℃,聚合反应5~10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MPa,降温至20℃~40℃,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脱水叶片3-4-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将待脱水污泥从上方置于外壳3-1中,并通过微生物絮凝管3-2向污泥中投放定量的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沉积传感器实时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当微生物生长数量小于0.5亿细胞/克时,微生物沉积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给智能控制中心4,并报警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2步: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处于启动工作状态,电机3-4-1通过变速箱3-4-2将动力传递至变径旋转杆3-4-4,变径旋转杆3-4-4带动脱水叶片3-4-5进行高速旋转运动,从而对污泥进行不断挤压;

第3步:脱水后的污泥经污泥排出口3-7排出,水分经集水斗2-2收集后由出水口2-1排出;

第4步: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实时监控污泥中的水分情况,当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检测到水分含量大于55%时,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将信号反馈至智能控制中心4,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增加脱水叶片3-4-5的转速;当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检测到水分含量低于35%时,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将信号反馈至智能控制中心4,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降低脱水叶片3-4-5的转速。

本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其优点在于:

(1)该装置结构合理紧凑,脱水性能高;

(2)该装置脱水叶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备,污泥脱水率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结构新颖合理,污泥脱水率高,适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集水系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污泥脱水系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脱水叶片材料与污泥脱水率提升量关系图。

以上图1~图4中,底座支撑组件1,集水系统组件2,出水口2-1,集水斗2-2,横向槽钢2-3,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外壳3-1,微生物絮凝管3-2,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脱水装置3-4,电机3-4-1,变速箱3-4-2,主轴3-4-3,变径旋转杆3-4-4,脱水叶片3-4-5,进水筒3-5,进水口3-6,智能控制中心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的示意图。图中看出,包括:底座支撑组件1,集水系统组件2,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智能控制中心4;所述底座支撑组件1由多种尺寸的槽钢焊接而成,底座支撑组件1上表面设有集水系统组件2,所述集水系统组件2倾斜安装,集水系统组件2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在29°~69°之间,集水系统组件2与底座支撑组件1焊接固定;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位于集水系统组件2上表面,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用螺钉与集水系统组件2固定连接,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与集水系统组件2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智能控制中心4位于底座支撑组件1一侧。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集水系统组件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看出,所述集水系统组件2包括:出水口2-1,集水斗2-2,横向槽钢2-3;所述集水斗2-2外形为一壁厚2mm~5mm的棱台,集水斗2-2大端呈开口状结构,其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集水斗2-2侧壁外表面设有出水口2-1,其内壁设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所述出水口2-1与集水斗2-2内部相互贯通;所述集水斗2-2内部设有横向槽钢2-3,所述横向槽钢2-3数量不低于4组,横向槽钢2-3与集水斗2-2内壁焊接固定。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污泥脱水系统组件结构示意图。从图3或图1中看出,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组件3包括:外壳3-1,微生物絮凝管3-2,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脱水装置3-4,进水筒3-5,进水口3-6,污泥排出口3-7;所述外壳3-1外形为一壁厚3mm~6mm的长方体,外壳3-1上方呈开口状结构,外壳3-1开口处上方设有微生物絮凝管3-2,所述微生物絮凝管3-2外径表面设有均匀的投放口,微生物絮凝管3-2外壁设有微生物沉积传感器,微生物沉积传感器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连接;所述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位于外壳3-1内壁表面,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控制连接;所述脱水装置3-4位于外壳3-1内部,脱水装置3-4数量不低于3组,脱水装置3-4横向均匀排列;所述进水筒3-5位于外壳3-1外壁表面,进水筒3-5与外壳3-1焊接固定,进水筒3-5与外壳3-1内部相互贯通,进水筒3-5上表面设有进水口3-6,所述进水口3-6与进水筒3-5焊接固定;所述污泥排出口3-7位于外壳3-1侧壁底部,污泥排出口3-7与外壳3-1焊接固定,污泥排出口3-7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在19°~63°之间。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4或图1中看出,所述脱水装置3-4包括:电机3-4-1,变速箱3-4-2,主轴3-4-3,变径旋转杆3-4-4,脱水叶片3-4-5;所述电机3-4-1与智能控制中心4导线控制连接,电机3-4-1输出端固定有变速箱3-4-2,所述变速箱3-4-2内部设有齿轮传动系统;所述主轴3-4-3一端固定于变速箱3-4-2内部,主轴3-4-3另一端固定有变径旋转杆3-4-4,所述变径旋转杆3-4-4与主轴3-4-3焊接固定;所述脱水叶片3-4-5位于变径旋转杆3-4-4外表面,脱水叶片3-4-5呈螺旋状结构,脱水叶片3-4-5与变径旋转杆3-4-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的工作方法是:

第1步:将待脱水污泥从上方置于外壳3-1中,并通过微生物絮凝管3-2向污泥中投放定量的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沉积传感器实时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当微生物生长数量小于0.5亿细胞/克时,微生物沉积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给智能控制中心4,并报警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2步: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处于启动工作状态,电机3-4-1通过变速箱3-4-2将动力传递至变径旋转杆3-4-4,变径旋转杆3-4-4带动脱水叶片3-4-5进行高速旋转运动,从而对污泥进行不断挤压;

第3步:脱水后的污泥经污泥排出口3-7排出,水分经集水斗2-2收集后由出水口2-1排出;

第4步: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实时监控污泥中的水分情况,当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检测到水分含量大于55%时,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将信号反馈至智能控制中心4,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增加脱水叶片3-4-5的转速;当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检测到水分含量低于35%时,污泥含水率探测器3-3将信号反馈至智能控制中心4,智能控制中心4控制电机3-4-1降低脱水叶片3-4-5的转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絮凝法的污泥脱水设备结构新颖合理,污泥脱水率高,适用范围广阔。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脱水叶片3-4-5的制造过程的实施例,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脱水叶片3-4-5,并按重量分数计:

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1.40μS/cm的超纯水31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30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60℃;依次加2-乙基己基-4,4-二丁基-10-乙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40份,12-乙基-5,5-二辛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7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200份,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3.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140rpm,温度为100℃,酯化反应8小时;

第2步:取二丁基锡硫代羧酸酯70份、3,3-二甲基-7-氧代-6-[(辛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60份进行粉碎,粉末粒径为40目;加5,5-二丁基-12-乙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杂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340份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40mm,采用剂量为4.0kGy、能量为3.0MeV的α射线辐照20分钟,以及同等剂量的β射线辐照95分钟;

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浓度为20ppm的硫代丁二酸C-[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二钠70份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为80rpm,温度为160℃,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80MPa,保持此状态反应8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1.05MPa,保温静置8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80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MPa;依次加入N-(2-羟乙基)-N,N-二甲基-3-[(1-氧代-十八烷基)氨基]-1-丙铵甲基硫酸酯40份、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90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60份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0,保温静置8小时;

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50rpm时,依次加入(6R,7R)-3-羟基-8-氧代-7-[(苯基乙酰基)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3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240份、3,3'-[(二丁基甲锡亚烷基)二硫代]双丙酸二异十三烷酯30份、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烷240份,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4.00MPa,温度为140℃,聚合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MPa,降温至20℃,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脱水叶片3-4-5;

所述交联剂为丁基三[(二十二烷酰基)氧基]锡。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脱水叶片3-4-5,并按重量分数计:

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4.30μS/cm的超纯水44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220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90℃;依次加2-乙基己基-4,4-二丁基-10-乙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210份,12-乙基-5,5-二辛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34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400份,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8.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240rpm,温度为230℃,酯化反应20小时;

第2步:取二丁基锡硫代羧酸酯470份、3,3-二甲基-7-氧代-6-[(辛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460份进行粉碎,粉末粒径为90目;加5,5-二丁基-12-乙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杂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530份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70mm,采用剂量为8.0kGy、能量为5.0MeV的α射线辐照40分钟,以及同等剂量的β射线辐照120分钟;

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浓度为140ppm的硫代丁二酸C-[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二钠320份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220rpm,温度为270℃,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40MPa,保持此状态反应20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5.05MPa,保温静置20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230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MPa;依次加入N-(2-羟乙基)-N,N-二甲基-3-[(1-氧代-十八烷基)氨基]-1-丙铵甲基硫酸酯450份、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430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410份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8.0,保温静置13小时;

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230rpm时,依次加入(6R,7R)-3-羟基-8-氧代-7-[(苯基乙酰基)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15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440份、3,3'-[(二丁基甲锡亚烷基)二硫代]双丙酸二异十三烷酯60份、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烷430份,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7.40MPa,温度为230℃,聚合反应10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MPa,降温至40℃,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脱水叶片3-4-5;

所述交联剂为双(烷氧羰甲基)二碘化锡。

实施例3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脱水叶片3-4-5,并按重量分数计:

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2.30μS/cm的超纯水37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80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80℃;依次加2-乙基己基-4,4-二丁基-10-乙基-7-氧代-8-氧杂-3,5-二噻-4-十四烷酸锡110份,12-乙基-5,5-二辛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24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300份,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6.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190rpm,温度为170℃,酯化反应10小时;

第2步:取二丁基锡硫代羧酸酯270份、3,3-二甲基-7-氧代-6-[(辛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360份进行粉碎,粉末粒径为80目;加5,5-二丁基-12-乙基-9-氧代-10-氧杂-4,6-二硫杂-5-锡杂十六烷酸-2-乙基己基酯430份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60mm,采用剂量为7.0kGy、能量为4.0MeV的α射线辐照30分钟,以及同等剂量的β射线辐照110分钟;

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浓度为100ppm的硫代丁二酸C-[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酯二钠220份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为120rpm,温度为190℃,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70MPa,保持此状态反应15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2.05MPa,保温静置16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130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MPa;依次加入N-(2-羟乙基)-N,N-二甲基-3-[(1-氧代-十八烷基)氨基]-1-丙铵甲基硫酸酯350份、2-[3-(4-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3-二乙酰硫基丙烷130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310份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7.0,保温静置12小时;

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130rpm时,依次加入(6R,7R)-3-羟基-8-氧代-7-[(苯基乙酰基)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苯基甲酯120份、4-[2-[2-(2-十二烷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磺基丁二酸酯二钠盐330份、3,3'-[(二丁基甲锡亚烷基)二硫代]双丙酸二异十三烷酯50份、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烷330份,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6.40MPa,温度为170℃,聚合反应8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MPa,降温至31℃,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脱水叶片3-4-5;

所述交联剂为二丁基双(1-氧代十二烷氧基)锡。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的脱水叶片用于污泥脱水过程的使用情况。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制备获得的脱水叶片3-4-5和对照例所述的脱水叶片用于污泥脱水过程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并以挤压性能提升率、降阻性能提升率、絮凝速度提升率、吸湿性能提升率为技术指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为实施例1~3和对照例所述的脱水叶片用于污泥脱水过程的使用情况的各项参数的对比结果,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脱水叶片3-4-5,其挤压性能提升率、降阻性能提升率、絮凝速度提升率、吸湿性能提升率均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此外,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脱水叶片3-4-5材料与污泥脱水率提升量关系图。图中看出,实施例1~3所用脱水叶片3-4-5材质分布均匀,污泥脱水率高;图中显示本发明所述的脱水叶片3-4-5,其污泥脱水率提升量大幅优于现有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