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59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新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合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物污染参数。

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通常是在排放前或排放时进行检测污水的COD值,由于污水COD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实时监控,容易造成检测滞后部分不达标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污水排放无法实时监控,容易造成检测滞后部分不达标污水排放的的缺陷,提供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排放池和第二排放池,所述第一排放池和第二排放池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排放池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排放池出水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排放池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三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排放池出水端设置有第四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排放池和第二排放池内均设置有COD检测仪和液位计,所述COD检测仪和液位计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自动控制执行机构的启闭。

作为优选,还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与所述第一排放池之间设置有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排放池与所述处理池之间设置有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和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的启闭,所述第一排放池的进水端、第二排放池的进水端与所述处理池连通。若排放池中处理后的水COD不达标时,控制器控制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或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将排放池内的水返回至处理池中重新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进一步地,为有效控制第一排放池和第二排放池进料和控制流量,所述的第一排放池进水端和第二排放池进水端均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料泵和流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为电动阀或气动阀。

作为优选,为缩短排放时间,提高排放速度,所述的第一排放池的进水端管径小于其出水端管径,所述第二排放池进水端管径小于其出水端管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能够在处理后的水排放前对排放池中水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排放或返回重新处理,在一个排放池检测时间和排放时间内可对另一个排放池进水,从而两个排放池配合,实现排水池进水连续,满足前端处理工艺要求;出水间歇,保证COD检测时间,实现COD稳定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排放池和第二排放池内液位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其中:1.第一排放池,11.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2.第二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3.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第二排放池,21.第三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2.第四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3.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3.COD检测仪,4.液位计,5.处理池,6.进料泵,7.流量计,8.进水管。图2中实线代表第一排放池内液位变化曲线,点线代表第二排放池池内液位变化曲线,T1代表第一排放池或第二排放池进水时间,T2代表第一排放池或第二排放池COD检测时间,T3代表第一排放池或第二排放池排水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COD稳定达标排放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排放池1、第二排放池2和处理池5,所述第一排放池1和第二排放池2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排放池1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所述第一排放池1出水端设置有第二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2,所述第二排放池2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三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1,所述第二排放池2出水端设置有第四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2,所述第一排放池1和第二排放池2内均设置有COD检测仪3和液位计4,所述COD检测仪3和液位计4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池5与所述第一排放池1之间设置有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3,所述第二排放池2与所述处理池5之间设置有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3。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12、21、22、13、23的启闭,所述的第一排放池1进水端和第二排放池2进水端均与进水管8连通,所述进水管8与所述处理池5连通,所述进水管8上设置有进料泵6和流量计7。

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12、21、13、23为电动阀或气动阀,本实施例中以电动阀为例。

具体地,为提高排放速度,所述的第一排放池1的进水端管径小于其出水端管径,所述第二排放池2进水端管径小于其出水端管径。

工作原理如下:控制器控制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开启,其他自动控制执行机构关闭,如图2所示,将处理池5内处理好的水经进水管8泵入第一排放池1,当第一排水槽内液位计4检测液位到达到预定液位L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此时,COD检测仪3进行检测第一排放池1内污水COD浓度,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关闭、第三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1开启,进水用时为T1,进料泵6即将处理池5内处理后的水泵入第二排放池2;第一排放池1内的COD检测仪3检测完成后,检测用时为T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若第一排放池1内COD达标,则控制器控制第二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2开启,进行排水,排水用时为T3,若不达标,则控制器控制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3开启,将水排入处理池5重新处理,排水用时为T3,排放完毕后控制器控制第二或第五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2、13关闭;在第一排放池1内COD检测和排水完成后,用时为T2+T3,第二排放池2内进水并达到预定液位,进水用时为T1,第二排放池2内的液位计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三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1关闭,并开启第一自动控制执行机构11开启,第二排放池2内停止进水,第一排放池1内进行第二次进水,同时第二排放池2内COD检测仪3对其内污水COD进行检测,检测用时为T2,若第二排放池2内COD达标,则控制器控制第四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2开启,进行排水,排水时间为T3,若不达标,则控制器控制第六自动控制执行机构23开启,将污水排入处理池5重进进行处理,排水时间为T3。在第二排放池2进行COD检测和排水完成后,用时为T2+T3,第一排放池1进水并达到预定液位。如此循环,保证T1≥T2+T3,进料泵6可连续工作,实现连续化自动出水,同时保证污水COD稳定达、标排放。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