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29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馏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关注的不断加强,饮用蒸馏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目前的饮用蒸馏水多为工业化生产制取,由于工业制取蒸馏水设备非常复杂庞大,蒸馏水的制取成本高;虽然配备饮水机使用大桶装的蒸馏水可以使消费者的花费降低,但使用很不方便,难免产生二次污染。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家用蒸馏水机,尽管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耗电很高,限制其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高效节能的蒸馏水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迫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包括冷凝热回收器和蒸汽发生器;所述冷凝热回收器包括冷凝罐体、内置于冷凝罐体的冷凝管、带有进水阀的自来水进水管和蒸馏水出水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管安装于冷凝罐体侧部的下端,所述蒸馏水出水管安装于冷凝罐体的底部;所述冷凝罐体侧部的上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发罐体、内置于蒸发罐体的芯体和外置于蒸发罐体的电热元件;所述蒸发罐体和芯体的主体均为圆筒结构,芯体的主体圆筒壁与蒸发罐体的主体圆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加热区;所述电热元件外置于蒸发罐体的主体圆筒处;所述蒸发罐体的侧部下端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冷凝罐体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蒸发罐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蒸发罐体的出汽口通过输汽管与所述冷凝管上端的入口相连通,冷凝罐体的顶部设有供输汽管穿过并进入其内部的通孔;所述冷凝管下端的出口与蒸馏水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蒸发罐体的主体圆筒的上下端均为圆锥筒结构;所述进水口位于下端圆锥筒的侧部,所述出汽口位于上端圆锥筒的顶部;所述芯体的主体圆筒的上下端均为圆锥筒结构;芯体的下端圆锥筒壁与蒸发罐体的下端圆锥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进水区;芯体的上端圆锥筒壁与蒸发罐体的上端圆锥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蒸发区。

所述电热元件为套设在蒸发罐体外部的螺旋电磁加热线圈、或者螺旋电热管。

所述芯体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蒸发罐体的外部包裹有绝缘保温层,位于电热元件处的绝缘保温层嵌设在电热元件和蒸发罐体之间;所述冷凝罐体、输水管和输汽管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温层。

所述蒸馏水机还设有一带有反冲洗进水阀的反冲洗进水管,所述反冲洗进水管的一端与自来水源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罐体的出汽口相连通;所述蒸发罐体的底部设有带有排污阀的排污管。

所述冷凝罐体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为圆锥筒结构,下段为圆筒结构;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位于下段圆筒侧部的下端,所述蒸馏水出水管位于下段圆筒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位于上段圆锥筒的侧部。

所述冷凝管为呈竖向布置的螺旋管、或者蛇形管、或者列管。

所述冷凝罐体上段圆锥筒的侧部上还设有低位液位计和高位液位计;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上的进水阀为电磁阀。

所述冷凝罐体下段圆筒罐壁的下部设有一带有排液阀的排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由冷凝罐体和冷凝管构成的冷凝热回收器,能将蒸馏水蒸汽冷凝为蒸馏水时所释放汽化热来预热待蒸发的自来水,大幅度降低了制取蒸馏水的能耗;尤其是冷凝罐体的上段采用圆锥筒结构,更加提高了换热效率,使即将送往蒸发罐体的自来水获得更高的温度。

(2)采用由主体均为圆筒结构的蒸发罐体和芯体构成的蒸汽发生器,芯体的主体圆筒壁与蒸发罐体的主体圆筒罐壁之间形成窄小的“薄膜”式水加热通道,能够使水温快速升高,大幅度地提高加热蒸发成水蒸汽的效率。

(3)蒸汽发生器采用外置式加热方式,可以避免电热元件的电路短路现象,也易于清洗蒸发罐体内的水垢和杂质等物质。

(4)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反冲洗系统,用于清洗蒸发罐体罐壁和芯体壁上的水垢和杂质等物质,延长了蒸馏水机的使用寿命,也利于蒸馏水机的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蒸馏水机,包括冷凝热回收器10、蒸汽发生器20、带有输水阀321的输水管32、带有出汽阀331的输汽阀33和蒸馏水储存罐40。

所述冷凝热回收器10用于在将水蒸汽冷凝为蒸馏水的同时,回收较高温度蒸馏水的余热用以预热待蒸发的自来水;包括冷凝罐体11、内置于冷凝罐体11的冷凝管12、带有进水阀311的自来水进水管31、蒸馏水出水管34和带有排液阀371的排液管37。

所述冷凝罐体11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为圆锥筒结构,下段为圆筒结构;所述自来水进水管31和排液管37均安装于下段圆筒的侧部下端,所述蒸馏水出水管34安装于下端圆筒的底部,所述蒸馏水出水管34的上端与将在下文作进一步说明的冷凝管12下端的出口122相连通;上段圆锥筒的侧部上设有出水口111,出水口111通过输水管32与将在下文作详细描述的蒸发罐体21的进水口211相连通。

具体实施例中,进水阀311为电磁阀;冷凝罐体11上段圆锥筒的侧部上还设有低位液位计13和高位液位计14,用于控制进水阀311的开闭以向冷凝热罐体11和蒸发罐体21补水,以保持蒸发罐体21内最佳的水位。当冷凝罐体11内的水位达到高位液位计14的位置时,高位液位计14向进水电磁阀311发出信号,进水电磁阀311关闭,停止冷凝罐体11内注入自来水;当冷凝罐体11内的水位低于低位液位计13的位置时,低位液位计13向进水电磁阀311发出信号,进水电磁阀311开启,向冷凝罐体11内补充自来水。

所述冷凝管12为呈竖向布置的螺旋管、或者蛇形管、或者列管,其入口121和出口122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所述入口121通过输汽管33与蒸发罐体21的出汽口212相连通,所述出口122与蒸馏水出水管34的上端相连通。

蒸馏水机工作时,输汽管33的水蒸汽进入冷凝管12,冷凝罐体11内的自来水和冷凝管12内的水蒸汽形成温差,水蒸汽的热量通过冷凝管12的管壁传导给冷凝罐体11内的自来水;一方面,促使进入冷凝管12内水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另一方面,将余热传递给送往蒸发罐体21的自来水将其预热,大幅度地降低了制取蒸馏水的能耗。优选地,冷凝罐体11的上段采用圆锥体结构,更加提高了出水口121处的换热效率,使即将送往蒸发罐体21的自来水获得更高的温度。

所述蒸汽发生器20用于将自来水加热蒸发形成水蒸汽,包括蒸发罐体21、内置于蒸发罐体21的芯体22、外置于蒸发罐体21的电热元件23和带有排污阀361的排污管36。

所述蒸发罐体21的主体为为圆筒结构,圆筒的上下端均为圆锥筒结构;下端圆锥筒的侧部下端设有进水口211,所述进水口211通过输水管32与冷凝罐体11的出水口111相连通;上端圆锥管的顶部设有出汽口212,所述出汽口212通过输汽管33与冷凝管12上端的入口121相连通,冷凝罐体11上段圆锥筒的顶部设有供输汽管33穿过并进入其内部的通孔112;所述电热元件23外置于主体圆筒处;所述排污管36安装于下端圆锥筒的底部,用于排放冲洗蒸发罐体21所产生的、包含水垢和杂质等物质的废水;

所述芯体22的主体亦为圆筒结构,其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圆筒的上下端均为圆锥筒结构;芯体22的下端圆锥筒壁与蒸发罐体21的下端圆锥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进水区;芯体22的主体圆筒壁与蒸发罐体21的主体圆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加热区;芯体22的上端圆锥筒壁与蒸发罐体21的上端圆锥筒罐壁之间的空腔,形成蒸发区。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芯体22通过支撑件221固定安装于蒸发罐体(21)的罐壁。

蒸馏水机工作时,冷凝罐体11内预热的自来水经出水口111、输水管32和进水口211,流进蒸发罐体21的进水区和加热区,电热元件23加热自来水使之蒸发,于蒸发区形成水蒸汽。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蒸发罐体21内设置芯体22,芯体22的主体圆筒壁与蒸发罐体21的主体圆筒罐壁之间形成了窄小的“薄膜”式水加热通道,能够使自来水的温度快速升高,大幅度地提高了自来水加热蒸发成水蒸汽的效率。此外,下端的进水区采用圆锥筒式结构,使预加热的自来水能够均匀地顺利进入蒸发区;上端的蒸发区采用圆锥筒结构,使产生的水蒸汽由下至上逐渐集聚至出汽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置式加热结构,可使用电磁加热器,也可使用电加热器。当使用电磁加热器时,所述电热元件23采用套设在蒸发罐体21外部的螺旋电磁加热线圈;当使用电加热器时,所述电热元件23采用套设在蒸发罐体21外部的螺旋电热管。与内置式加热结构相比,外置式加热结构可以避免电热元件因置于水中而产生的电路短路现象,也使蒸发罐体21内产生的水垢和杂质等物质容易被清洗干净。此外,采用外置式加热结构的蒸发罐体,罐体的体积较小,节约了产品的加工成本。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罐体21的外部还包裹有绝缘保温层;位于电热元件23处的绝缘保温层24,嵌设在电热元件23和蒸发罐体21的中段圆筒罐壁之间。此外,所述冷凝罐体11、输水管32和输汽管33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温层。

所述所述蒸馏水储存罐40用于储存蒸馏水,设有进水口41和带有出水阀421的出水管42,所述进水口41与蒸馏水出水管34的下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蒸馏水机还包括一带有反冲洗进水阀351的反冲洗进水管35,所述反冲洗进水管35的一端通过自来水进水管31与自来水源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输汽管33与蒸发罐体21上端圆锥筒顶部的出汽口212相连通。这样,反冲洗进水管35和排污管36构成了对蒸发罐体21进行清洗的反冲洗系统。

在对蒸发罐体21进行清洗时,关闭输水管32的输水阀321和输汽管33的出汽阀331,打开反冲洗进水管35的反冲洗进水阀351和排污管36的排污阀361,冲洗水经反冲洗进水管35和出汽口212,进入蒸发罐体21,清洗蒸发罐体21罐壁内表面和芯体22壁外表面产生的水垢和杂质等物质,形成的废水通过排污管36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罐体21和芯体22的上下端均采用圆锥筒结构,使其表面产生的水垢和杂质更加容易清洗干净。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水阀321、输汽阀331、反冲洗进水阀351、排污阀361和排液阀371均采用电磁阀。

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实现其它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