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90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造价低,效益高的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微污染水是指饮水水源受到主要是有机物污染,使部分指标超过饮用水源的卫生标准。有机污染物来源一部分是属于天然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水中动、植物分解而形成的产物如腐殖酸等。其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来自工业、生活污水 和农业排水等。这类水的特征是:1、在江河水源上表现为氨氮,总磷,色度,有机物等指标高于生活饮用水源卫生标准。 2、在湖泊水库水源上,表现为水库和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并在一定时期藻类滋生,造成水质恶劣,一部分指标超过标准。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和消毒。它的主要去除对象是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而对于石油烃、挥发酚、氨氮、农药、COD、重金属、砷、氰化物、铁、锰等等微污染物质则难以去除。针对微污染问题,人们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很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深度处理技术,另一个为源水预处理技术。

目前,关于本专利,公知的技术构造是净化器。该净化器 结构复杂,净化效果不理想,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该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造价低,效益高,可以实现地表水微污染水的脱氮净化,净化后的水质可直接饮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氮装置本体、进水阀、出水阀、进水孔、微生物层、填料、活性炭层、臭氧层、沉析层、恒流泵、储水器、出水孔、氧气泵、氧气泵阀门。

脱氮装置本体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上设有进水阀,脱氮装置本体的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上设有出水阀;储水器内的原水通过恒流泵进入脱氮水池内,脱氮装置本体的最上层设有微生物层,氧气泵向微生物层内通入氧气;微生物层的底端铺设有填料,微生物层的下层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的下层设有臭氧层,臭氧层的下层设有沉析层。

微生物层与活性炭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活性炭层内添加有悬浮的活性炭。

活性炭层与臭氧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臭氧层内通有臭氧。

臭氧层与沉析层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造价低,效益高,可以实现地表水微污染水的脱氮净化,净化后的水质可直接饮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地表水微污染脱氮处理设备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

1、脱氮装置本体

2、进水阀

3、出水阀

4、进水孔

5、微生物层

6、填料

7、活性炭层

8、臭氧层

9、沉析层

10、恒流泵

11、储水器

12、出水孔

13、氧气泵

14、氧气泵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氮装置本体1、进水阀2、出水阀3、进水孔4、微生物层5、填料6、活性炭层7、臭氧层8、沉析层9、恒流泵10、储水器11、出水孔12、氧气泵13、氧气泵阀门14。

脱氮装置本体1的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孔4,进水孔4上设有进水阀2,脱氮装置本体1的另一端下部设有出水孔12,出水孔12上设有出水阀3;储水器11内的原水通过恒流泵10进入脱氮水池内,脱氮装置本体1的最上层设有微生物层5,氧气泵13向微生物层5内通入氧气;微生物层5的底端铺设有填料6,微生物层5的下层设有活性炭层7,活性炭层7的下层设有臭氧层8,臭氧层8的下层设有沉析层9;微生物层5与活性炭层7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活性炭层7内添加有悬浮的活性炭;活性炭层7与臭氧层8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臭氧层8内通有臭氧;臭氧层8与沉析层9通过玻璃板隔开,玻璃板上设有微孔。

具体实施时,打开进水阀2和氧气泵阀门14,原水进入脱氮装置本体1内,氧气泵13向微生物层5内通入氧气,微生物在曝气充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富集在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溶解性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被吸附、分解和氧化,氮氨被氧化或转化成高价的硝态氮,被净化后的水通过玻璃板上的微孔进入活性炭层7,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吸附后的水再往下通过玻璃板上的微孔进入臭氧层8净化后进入沉析层9,静置一段时间后,通过出水孔12排出。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