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88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因茶叶具有上述成分及原料,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甚至发展为茶道。茶在制备前期,均要通过采青、炒青的步骤。

随着环境的改变,茶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在新叶片上会留存有灰尘、农药残留、酸雨残留物、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而现有技术在制茶过程中,茶叶基本上都是采摘下来就直接对其进行杀青等工序,不对采青后的茶叶进行清洗,不清洗的原因一方面是清洗过程中如采用常规的清洗方法,即放入水中,然后对放入茶叶片的水进行搅拌,会使茶叶“伤手”,破坏茶叶的整体形状与结构,不利于后续的加工。而茶叶成品原则上在泡茶入口喝之前都需要经过一道洗茶的步骤,但根据调查,80%以上的人群都没有将第一遍泡茶水倒掉的习惯。而茶叶如果进行清洗,则清洗后需要对茶叶进行干燥。现有技术中茶叶的清洗和干燥大多是分开进行的,其操作不够方便,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清洗装置,具备清洗和干燥较为能够在同一机械上进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茶叶的清洗和干燥大多是分开进行的,其操作不够方便,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和横向支撑柱,清洗箱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清洗箱的一侧面安装有电机,所述清洗箱顶部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内均安装有轴承。

所述横向支撑柱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圆盘,每个圆盘外侧面的中部均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与轴承对应连接,并且其中一个转轴还通过连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圆盘的内侧面等距离环绕设置有第一插杆,另一个圆盘的内侧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与第一插杆相对应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并且第二插杆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之间安装有清洗筒。

所述清洗筒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清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筒盖,筒盖的外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管,该第一套管与第一插杆插接,清洗筒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插杆插接。

优选的,所述清洗箱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正六边形、三角形和菱形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清洗箱的底面为圆弧形平面,并且圆弧形平面的圆心、圆盘的圆心与转轴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机的慢速转动带动圆盘的转动,进而带动清洗筒绕横向支撑柱转动来对茶叶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同时不会对茶叶的形状等因素造成破坏,清洗较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对茶叶清洗后,将清洗箱内的水排出,然后利用电机的快速转动而使清洗筒内的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方便了茶叶干燥的进行,操作较为简单,加工效率较高,同时节约了购置干燥设备的费用。

3、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配合对清洗筒进行安装,安装较为简单,对茶叶的放置和取出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茶叶清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排水管、3排水阀、4清洗箱、5转轴、6支撑板、7圆盘、8第一套管、9筒盖、10通孔、11清洗筒、12第二套管、13横向支撑柱、14轴承、15电机、16第一插杆、17安装槽、18复位弹簧、19第二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茶叶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4和横向支撑柱13,清洗箱4的底面为圆弧形平面,并且圆弧形平面的圆心、圆盘7的圆心与转轴5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种设置,节约了用水,而且不会对茶叶的清洗造成影响,清洗箱4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腿1,清洗箱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水管2,排水管2上安装有排水阀3,排水阀3的设置方便了将清洗箱4内污水进行排出,使用较为方便,在对茶叶清洗后,将清洗箱4内的水排出,然后利用电机15的快速转动而使清洗筒11内的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方便了茶叶干燥的进行,操作较为简单,加工效率较高,同时节约了购置干燥设备的费用,清洗箱4的一侧面安装有电机15,利用电机15的慢速转动带动圆盘7的转动,进而带动清洗筒11绕横向支撑柱13转动来对茶叶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同时不会对茶叶的形状等因素造成破坏,清洗较为方便,清洗箱4顶部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撑板6,每个支撑板6内均安装有轴承14。

横向支撑柱13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圆盘7,每个圆盘7外侧面的中部均设置转轴5,转轴5与轴承14对应连接,并且其中一个转轴5还通过连轴器与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圆盘7的内侧面等距离环绕设置有第一插杆16,另一个圆盘7的内侧面等距离环绕开设有与第一插杆16相对应的安装槽17,每个安装槽17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杆19,并且第二插杆19与安装槽17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用于对第二插杆19复位,方便清洗筒的安装,第一插杆16与第二插杆19之间安装有清洗筒11。

清洗筒11的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10,通孔10的形状为圆形、正六边形、三角形和菱形的其中一种,清洗筒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筒盖9,筒盖9的外侧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管8,该第一套管8与第一插杆16插接,清洗筒1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套管12,第二套管12与第二插杆19插接,利用第一套管8、第二套管12、第一插杆16和第二插杆19的配合对清洗筒11进行安装,安装较为简单,对茶叶的放置和取出较为方便。

使用时,打开筒盖9,向每个清洗筒11内均装入其容积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的茶叶,然后将清洗筒11通过第二插杆19和第一插杆16依次安装在两个圆盘7之间,将清洗箱4内放入清洗筒11两倍以上高度的清水,使圆盘7最底部的清洗筒11淹没在水中,控制电机15慢速转动,对清洗筒11内的茶叶进行清洗。

清洗结束后打开排水阀3,待清洗箱4内的污水排完以后,控制电机15快速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茶叶上的水被甩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