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58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



背景技术:

加氢装置中生产出的废水排入事故池,经过初步处理后送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原先采用潜水泵把油水抽至油水分离罐中进行静止沉淀后,把油分离出来回到原料罐重新利用,水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采用的潜水泵用绳子绑在护栏上,泵的电源线漏在水上,接近于浮油面,时间稍长就会腐蚀破损,进水烧泵,很易造成事故;经油水分离之后的水送至污水厂,因受分离时间限制,分离效果不好,常会把带油的水送出,给污水厂处理造成很大的难度,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目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中泵的电源线漏在水上易腐蚀破损以及因受分离时间限制而导致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包括滑梯固定板、滑梯、滑轨、滑轮、可升降液下泵、泵固定板、滚筒、升降线、锁紧手柄、锁板、锁板支板、油水分离罐、抽油泵、液位计、自吸泵、灌泵水箱和过滤装置;

所述滑梯固定板设置在事故池侧壁的上端且与事故池固定连接;

所述滑梯固定在滑梯固定板上;

所述滑轨设置于滑梯上;

所述滑轮设置于泵固定板上;

所述可升降液下泵固定在泵固定板上;

所述泵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线的穿过孔;

所述泵固定板通过滚筒上的升降线与滚筒保持联动,且通过泵固定板上的滑轮在滑轨上滑动;

所述锁紧手柄支板固定在事故池外;

所述锁板固定在锁紧手柄支板上,所述锁板上设置有锁紧手柄的穿过孔,所述锁板上设置有锁紧孔,且锁紧孔呈以锁紧手柄的穿过孔为圆心的圆形分布;

所述锁紧手柄穿过锁板上的锁紧手柄的穿过孔与滚筒的轴心固定连接;

所述滚筒通过锁紧手柄和锁板固定;

所述油水分离罐通过进油管与可升降液下泵相连,且进油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油水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污水回流管,且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抽油泵的进油端口通过出油管与油水分离罐相连,且出油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所述抽油泵的出油端口连接有油回收管,且油回收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所述油水分离罐上设置有液位计;

所述自吸泵的进水口通过污水进水管与灌泵水箱的一端相连,且污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所述灌泵水箱的另一端通过污水上水管与设置于事故池液下的过滤装置相连;

所述自吸泵上设置有污水出水管,且污水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在事故池中设置可升降液下泵,通过滚筒、升降线和锁紧手柄控制可升降液下泵的高度,使可升降液下泵的电源线离开浮油面,通过可升降液下泵将事故池中的含油污水泵入油水分离罐进行静置沉淀,经过沉淀后,油水分离罐的上部分为油,下部分为水,此时,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使油水分离罐下部分的水经回流管流回事故池中,当油水分离罐下部分的水完全流出后,油水分离罐只剩下油,此时关闭第二阀门,同时打开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通过抽油泵将油水分离罐中的油经出油管和油回收管输送给煤焦油加氢装置的原料罐进行循环使用。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在事故池中设置自吸泵,以使在进行油水分离的同时将污水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使得对于污水的处理不受油水分离时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将原有装置中的潜水泵改为液下泵,同时通过滚筒、升降线和锁紧装置来调节液下泵的高度,使得液下泵的电源线离开浮油面,并通过泵固定板和锁紧装置将液下泵的高度固定,此液下泵用于浮油的回收,把带有浮油的水打入油水分离罐进行静止沉淀,待油达到一定量之后,启用抽油泵送入原料罐,静止时间不受限制,油水分离罐下面的水回到事故池。与此同时,新增加一台自吸泵,专用于外送污水,利用油的密度远小于水,浮于水面,将污水上水管的进水端置于水层的中下部,这样污水达到一定的液面后,即可送至污水厂,不受油水分离时间的限制,同时保证了污水中不含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放大图;

图3为锁板右视图;

图4泵固定板右视图;

图5为滑梯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包括滑梯固定板27、滑梯28、滑轨29、滑轮30、可升降液下泵2、泵固定板3、滚筒4、升降线5、锁紧手柄6、锁板 31、锁板支板7、油水分离罐8、抽油泵9、液位计10、自吸泵11、灌泵水箱12和过滤装置13;

所述滑梯固定板27设置在事故池1侧壁的上端且与事故池1固定连接;

所述滑梯28固定在滑梯固定板27上;

所述滑轨29设置于滑梯28上;

所述滑轮30设置于泵固定板3上;

所述可升降液下泵2固定在泵固定板3上;

所述泵固定板3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线5的穿过孔3-1;

所述泵固定板3通过滚筒4上的升降线5与滚筒4保持联动,且通过泵固定板3上的滑轮30 在滑轨29上滑动;

所述锁紧手柄支板7固定在事故池1外;

所述锁板31固定在锁紧手柄支板7上,所述锁板31上设置有锁紧手柄6的穿过孔31-1,所述锁板31上设置有锁紧孔31-2,且锁紧孔31-2呈以锁紧手柄6的穿过孔31-1为圆心的圆形分布;

所述锁紧手柄6穿过锁板31上的锁紧手柄6的穿过孔与滚筒4的轴心固定连接;

所述滚筒4通过锁紧手柄6和锁板31固定;

所述滚筒4通过将锁紧手柄6上的锁紧杆插入锁板31上的锁紧孔31-2内来实现固定;

所述油水分离罐8通过进油管14与可升降液下泵2相连,且进油管1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15;

所述油水分离罐8的底部设置污水回流管16,且回流管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7;

所述抽油泵9的进油端口通过出油管18与油水分离罐8相连,且出油管18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9;

所述抽油泵9的出油端口连接有油回收管20,且油回收管2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1;

所述油水分离罐8上设置有液位计10;

所述自吸泵11的进水口通过污水进水管22与灌泵水箱12的一端相连,且污水进水管22 上设置有第五阀门23;

所述灌泵水箱12的另一端通过污水上水管24与设置于事故池1液下的过滤装置13相连;

所述自吸泵11上设置有污水出水管25,且污水出水管25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在事故池1中设置可升降液下泵2,通过滚筒4、升降线5和锁紧手柄6控制可升降液下泵2的高度,再通过锁紧手柄6和锁板31 得配合使用将滚筒4固定,进而将可升降液下泵2的高度固定,从而使可升降液下泵的电源线离开浮油面,通过可升降液下泵2将事故池1中的含油污水泵入油水分离罐8进行静置沉淀,经过沉淀后,油水分离罐8的上部分为油,下部分为水,此时,关闭第三阀门19,打开第二阀门17,使油水分离罐8下部分的水经回流管16流回事故池1中,当油水分离罐8下部分的水完全流出后,油水分离罐8只剩下油,此时关闭第二阀门17,同时打开第三阀门19和第四阀门21,通过抽油泵将油水分离罐8中的油经出油管18和油回收管20输送给煤焦油加氢装置的原料罐进行循环使用。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在事故池1中设置自吸泵11,以使在进行油水分离的同时将污水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使得对于污水的处理不受油水分离时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事故池油水分离外送装置将原有装置中的潜水泵改为液下泵,同时通过滚筒、升降线和锁紧装置来调节液下泵的高度,使得液下泵的电源线离开浮油面,并通过泵固定板和锁紧装置将液下泵的高度固定,此液下泵用于浮油的回收,把带有浮油的水打入油水分离罐进行静止沉淀,待油达到一定量之后,启用抽油泵送入原料罐,静止时间不受限制,油水分离罐下面的水回到事故池。与此同时,新增加一台自吸泵,专用于外送污水,利用油的密度远小于水,浮于水面,将污水上水管的进水端置于水层的中下部,这样污水达到一定的液面后,即可送至污水厂,不受油水分离时间的限制,同时保证了污水中不含油。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可升降液下泵2的油水泵出口位于液面之下,可升降液下泵2的电源线位于液面之上。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所述可升降液下泵2 采用防爆电机。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所述过滤装置13 设置于事故池1的中下部。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