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323发布日期:2018-08-10 23: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废水是指化工厂生产产品过程中所生产的废水,如生产乙烯、聚乙烯、橡胶、聚酯、甲醇、乙二醇、油品罐区、空分空压站等装置的含油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一般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现由于水资源的短缺,需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再经过进一步深度处理后,达到工业补水要求的回收利用。由于水中杂质主要为悬浮颗粒和细毛纤维,利用机械过滤原理,采用微孔过滤技术将杂质去除。由PLC或时间继电器控制过滤器设备工作状况,实现自动反冲洗、自动运行,提升水泵提供过滤器所需水头,出水直接引入生产系统。铁炭微电解就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 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420256695.5,名称为微电解反应池的专利中,废水由池体的底部逐渐向上上升,而且微电解填料的形状大小设计合理,从而增大了废水与微电解填料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可大批量处理废水,但是不具备 MBR膜生物反应,一次微电解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处理有机废水效果,容易造成MBR膜的污染,不能够利用处理后的水对MBR膜分离组件进行反复冲洗,使MBR膜分离组件保持良好的通透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能够更高效的祛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能够加热水体、增氧、监测温度,以控制铁碳微电解的最适宜环境;设有MBR膜生物反应池,能够控制电动滑块起落,方便更换MBR膜分离组件,能够利用处理后的水对MBR膜分离组件进行反复冲洗,利用率提高,避免混合液中的悬浮污染物、溶解性有机物、微生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以及活性污泥中的纤维、杂物等折叠缠绕,不同程度上降低膜的通透性。因此,设计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静置池,所述静置池右侧设有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右表面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后表面设有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所述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左表面设有MBR膜生物反应池,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左侧设有清水池,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内前后表面均加工有一号凹槽,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内下表面加工有与每个一号凹槽相对应的二号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凹槽内均加工有一对滑槽,每对所述滑槽内均设有电动滑块,每对所述电动滑块之间共同连接有矩形网框,所述矩形网框内设有MBR 膜分离组件,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内左右表面均加工有三号凹槽,每个所述三号凹槽内均设有高压喷头,所述清水池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每个高压喷头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内下表面中心处均加工有四号凹槽,每个所述四号凹槽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内下方均设有一号网格挡板,每个所述一号网格挡板上表面均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内且位于每个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上方均设有二号网格挡板,每个所述二号网格挡板上表面均设有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内右表面均设有加热棒。

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上表面共同设有增氧泵,所述增氧泵通过导气管分别伸入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

所述静置池内右下方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pH调节池内左表面下方加工有二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二号通孔通过一号水管相连接。

所述一号网格挡板、二号网格挡板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三号通孔,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之间通过二号水管相连接,所述二号水管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三号通孔伸入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

所述pH调节池与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之间通过三号水管相连接,所述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与MBR膜生物反应池之间通过四号水管相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与清水池之间通过五号水管相连接。

所述一号水管、二号水管、三号水管、四号水管、五号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可以二次铁碳微电解反应,更有效的祛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利用处理后的化工废水对MBR膜分离组件反复冲洗,节能环保,避免降低MBR膜分离组件的通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后视剖面图;

图中,1、静置池;2、pH调节池;3、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5、MBR膜生物反应池;6清水池;7、滑槽;8、电动滑块;9、矩形网框;10、MBR膜分离组件;11、高压喷头;12、水泵;13、温度传感器;14、一号网格挡板;15、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6、二号网格挡板;17、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8、加热棒; 19、增氧泵;20、导气管;21、一号水管;22、二号水管;23、三号水管;24、四号水管;25、五号水管;26、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静置池1,所述静置池1右侧设有pH 调节池2,所述pH调节池2右表面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后表面设有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所述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左表面设有MBR膜生物反应池5,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5左侧设有清水池6,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5内前后表面均加工有一号凹槽,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5内下表面加工有与每个一号凹槽相对应的二号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凹槽内均加工有一对滑槽 7,每对所述滑槽7内均设有电动滑块8,每对所述电动滑块8之间共同连接有矩形网框9,所述矩形网框9内设有MBR膜分离组件10,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5内左右表面均加工有三号凹槽,每个所述三号凹槽内均设有高压喷头11,所述清水池6内设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 与每个高压喷头11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 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内下表面中心处均加工有四号凹槽,每个所述四号凹槽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内下方均设有一号网格挡板14,每个所述一号网格挡板14上表面均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5,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内且位于每个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5上方均设有二号网格挡板16,每个所述二号网格挡板16 上表面均设有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7,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 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内右表面均设有加热棒18;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上表面共同设有增氧泵19,所述增氧泵19通过导气管20分别伸入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所述静置池1内右下方加工有一号通孔,所述 pH调节池2内左表面下方加工有二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二号通孔通过一号水管21相连接;所述一号网格挡板14、二号网格挡板16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三号通孔,所述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之间通过二号水管22相连接,所述二号水管22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三号通孔伸入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所述pH调节池2与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之间通过三号水管23相连接,所述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与MBR膜生物反应池5 之间通过四号水管24相连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5与清水池6之间通过五号水管25相连接;所述一号水管21、二号水管22、三号水管23、四号水管24、五号水管25上均设有电磁阀26。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设有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能够更高效的祛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能够加热水体、增氧、监测温度,以控制铁碳微电解的最适宜环境;设有MBR膜生物反应池5,能够控制电动滑块8起落,方便更换MBR膜分离组件10,能够利用处理后的水对MBR膜分离组件10进行反复冲洗,利用率提高,避免混合液中的悬浮污染物、溶解性有机物、微生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以及活性污泥中的纤维、杂物等折叠缠绕,不同程度上降低膜的通透性;可以二次铁碳微电解反应,更有效的祛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利用处理后的化工废水对MBR膜分离组件反复冲洗,节能环保,避免降低MBR膜分离组件的通透性。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系统空闲处设有HB104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每个电动滑块8、电磁阀26、高压喷头11、增氧泵19、水泵12、DS18B2TO-92温度传感器1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每个电动滑块8内部均采用一块八位AT89S52作为控制核心动力源采用集成化的步进电机驱动专用芯片组,化工废水在静置池1静置、沉降、曝气,打开一号水管21上的电磁阀26化工废水从静置池1流到pH调节池2,入水pH值应选偏酸性,可控制到3-6.5,酸性过强虽能促进微电解的作用,但破坏了后续的絮凝体,且铁的消耗量较大,后续处理负荷重,产生铁泥多,所以应在pH调节池2内调整到合适的pH值;打开三号水管23上的电磁阀26,化工废水从pH调节池2流入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3,经过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7、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5,温度提高,电解速度加快通过加热棒18加热升温到适当的温度,在一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5、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层17加入适当的辅料,如X50聚乙烯多面空心球,可加剧电化学反应,提高处理效果,还能维持填料层一定的空隙率,保持良好的水力条件,防止铁屑结块;打开二号水管22上的电磁阀,一次处理后的化工废水流入二号铁碳微电解反应池4进行二次铁碳微电解反应,二次铁碳微电解反应后打开四号水管24上的电磁阀26,化工废水流入MBR膜生物反应池 5,经过MBR膜分离组件10过滤,混合液中的悬浮污染物、溶解性有机物、微生物在膜表面的沉积以及活性污泥中的纤维、杂物等折叠缠绕都会不同程度上降低膜的通透性,若干高压喷头11通过水泵12从清水池6抽水,利用处理后的水对MBR膜分离组件10进行反复冲洗,利用率提高,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滑块8起落,方便更换MBR膜分离组件10。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