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3249发布日期:2018-06-15 22: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等。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譬如病原体污染物、好氧污染物、化学有毒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故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关技术中,污水都需要经过净化处理,使净化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当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时,失活污泥会沉积于污水处理装置的底部,当失活污泥超过一定量时需要将其从污水处理装置中取出,以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取出失活污泥时,需要先将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全部排出,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排放和废气净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装置、虑气装置、第二净化装置、污泥排放装置。

所述虑气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下过滤网、上过滤网、下出气口、上出气口。

所述下过滤网、上过滤网均为曲面形状,以增加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当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虑气装置后,依次通过下过滤网、下出气口、上过滤网、上出气口,最后经过出气口排出。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和第二净化装置与污泥排放装置连接。

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水箱和取污器;污水箱具有一污水腔,污水箱设置有一与污水腔相连通的污水进口,污水箱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取污器具有一取污腔,取污器设有一闸口和污泥出口,污泥出口与取污腔相连通,取污器包括一活动安装于闸口的闸门,当闸门打开时,闸口连通污水腔和取污腔,污水箱内的污泥从闸口流入取污器内,并从污泥出口流出污水箱外。

所述取污腔内壁侧面为圆柱面,取污器还包括一与取污腔内壁侧面相适配的第一刮泥板,第一刮泥板沿取污腔内壁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第一刮泥板远离污泥出口的一侧通过一弹性元件与取污腔内壁端面相连,第一刮泥板靠近污泥出口的一侧与一拉索相连,拉索伸出污泥出口外。弹性元件可以为弹簧或弹片等,优选为拉伸弹簧,且为了方便第一刮泥板的拆卸,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勾接于第一刮泥板和取污腔内壁。通过第一刮泥板可以去除取污腔内壁的污泥,利用弹性元件的回弹力可以使得第一刮泥板回复原位。

所述闸门包括至少一第一闸板,第一闸板滑动安装于闸口,第一闸板的滑动方向沿拉伸曲面的拉伸方向。

所述第一闸板的数量为1个,第一闸板的封闭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第一闸板的数量为2个,其中第一闸板的封闭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圈,当两块闸板拉出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闸板掉落。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的污水箱中设有取污器,打开取污器的闸门,污水箱内污泥从闸口流入所述取污器中,进而从污泥出口流出,该污水净化装置可以在污水箱在工作时也能排出污泥,提高了该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多道次的气体净化装置,有效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1中闸口呈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闸口呈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附图标记代表:第一净化装置1、虑气装置2、第二净化装置3、污泥排放装置4、进气口5、出气口6、下过滤网7、上过滤网8、下出气口9、上出气口10、污水箱100、污水腔101,污水进口102、第一支撑架103、第二支撑架104、取污器200;取污腔201,闸口202、污泥出口203,闸门210,第一闸板211,密封圈211a、第一刮泥板221,弹性元件230、拉索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净化装置1、虑气装置2、第二净化装置3、污泥排放装置4。

所述虑气装置2包括进气口5、出气口6、下过滤网7、上过滤网8、下出气口9、上出气口10。

所述下过滤网7、上过滤网8均为曲面形状,以增加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当气体从进气口5进入虑气装置2后,依次通过下过滤网7、下出气口9、上过滤网8、上出气口10,最后经过出气口6排出。

所述第一净化装置1和第二净化装置3与污泥排放装置4连接。

所述污泥排放装置4包括:污水箱100和取污器200;污水箱100具有一污水腔101,污水箱100设置有一与污水腔101相连通的污水进口102,污水箱100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取污器200具有一取污腔201,取污器200设有一闸口202和污泥出口203,污泥出口203与取污腔201相连通,取污器200包括一活动安装于闸口202的闸门210,当闸门210打开时,闸口202连通污水腔101和取污腔201,污水箱100内的污泥从闸口202流入取污器200内,并从污泥出口203流出污水箱100外。

所述闸门210包括第一闸板211,第一闸板211的数量为1个,第一闸板211的封闭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圈211a,第一闸板211滑动安装于闸口202,第一闸板211的滑动方向沿拉伸曲面的拉伸方向。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取污腔201内壁侧面圆柱面,取污器200还包括一与取污腔201内壁侧面相适配的第一刮泥板221,第一刮泥板221沿取污腔201内壁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第一刮泥板221远离污泥出口的一侧通过一弹性元件230与取污腔201内壁端面相连,第一刮泥板221靠近污泥出口的一侧与一拉索240相连,拉索240伸出污泥出口外。弹性元件230拉伸弹簧,且为了方便第一刮泥板221的拆卸,弹性元件230的两端分别勾接于第一刮泥板221和取污腔201内壁。通过第一刮泥板221可以去除取污腔201内壁的污泥,利用弹性元件230的回弹力可以使得第一刮泥板221回复原位。

实施例3

如图7和8所示,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闸板211的数量为2个,其中第一闸板211的封闭侧边缘设置有密封圈211a,当两块第一闸板211拉出后,第一支撑架103和第二支撑架104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使用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