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834发布日期:2019-04-09 23:0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厂中,加工完毕的零部件需要在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将零部件表面、内部、孔隙中的废屑进行冲洗,还能将磨削油、切削液以及灰尘等杂质也一同清洗,防止零部件在存放过程中产生生锈的情况。

在清洗机中需要通过高压方式将清洗液喷淋到零部件上,利用清洗液的高流速将零部件清洗干净,现有的清洗机中的清洗液提供是通过外部加压,清洗液仅仅在清洗机中收集并在外部循环,没有在清洗机内循环利用,在每次清洗过程中都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流动过程,造成清洗机喷淋系统复杂、体积大,搬动位置后需要重新连接管线的情况,导致整体不便于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清洗系统,解决了现有清洗机中的喷淋系统复杂、体积大,清洗机搬动后需要重新连接管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机骨架框,所述清洗机骨架框主要由竖向框架与横向框架焊接组成,其中竖向框架为立式长方体结构,横向框架为卧式长方体结构,横向框架的高度为竖向框架的高度的1/2;所述竖向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液槽,横向框架内安装有与循环液槽连通的集液槽;所述横向框架内设有喷淋清洗总成,喷淋清洗总成包括水泵、过滤器以及环形喷淋头,其中水泵通过支架安装在地面上,水泵的进口与集液槽之间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所述过滤器设于横向框架外侧,过滤器的进口与水泵的出口之间设有穿过横向框架的通液管;所述环形喷淋头伸入竖向框架内并固定在竖向框架上,环形喷淋头与过滤器的出口之间设有出液管。

通过将喷淋清洗总成集成到清洗机骨架框中,将集液槽中的清洗液通过水泵增压,同时在过滤器进行过滤后输送到环形喷淋头上,环形喷淋头对零部件喷射高速清洗液,并在零部件的四周同时喷液,清洗后流下的液体通过循环液槽进行收集并流入集液槽中,从而形成清洗循环流程。而且将整个喷淋清洗总成集成到清洗机骨架上,喷淋系统的占地面积小,还能跟随清洗机骨架框同时搬动,避免重复安装连接管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清洗机骨架框分为不同高度的竖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将清洗位置与清洗液循环位置分隔开,便于减小整体的占地面积;并且将喷淋清洗总成集成到清洗机骨架框中,能够促使清洗机整体便于搬动位置,在搬动后无需再次重复连接管线;

2、将清洗零部件后的清洗液在循环液槽中进行收集并输送到集液槽中,通过水泵、过滤器以及环形喷淋头的配合将集液槽中清洗液进行循环喷淋,缩短清洗液在清洗机中的流动距离,减小管路带来的流程损失,间接提高清洗液喷射速度,提高清洗效率,而且整个喷淋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淋清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喷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清洗机骨架1、竖向框架101、横向框架102、循环液槽2、集液槽3、水泵4、过滤器5、环形喷淋头6、喷液主管61、喷淋管62、第一竖管621、横杆622、第二竖杆 623、第一喷头63、第二喷头64、进液管7、第一闸阀8、通液管9、出液管10、T型三通球阀11、第一回液管12、第二回液管13、第二闸阀14、支架15、过滤笼16、刮油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喷淋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机骨架1框,清洗机骨架1框主要由竖向框架101与横向框架102焊接组成,其中竖向框架101为立式长方体结构,横向框架102为卧式长方体结构,横向框架102的高度为竖向框架101的高度的 1/2,能够减小整个清洗机骨架1框的占地面积,而且形成高度差也能促使液体流动。

在竖向框架10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液槽2,当对零部件清洗后流下的清洗液流入到循环液槽2中,在横向框架102内安装有与循环液槽2连通的集液槽3,在循环液槽2中的清洗液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流入到集液槽3中备用,形成清洗液源。在横向框架102内设有喷淋清洗总成,喷淋清洗总成包括水泵4、过滤器5以及环形喷淋头6,水泵4的采用型号为恩达JGGC10-5,过滤器5的采用型号为LY5-40型精密过滤器5;其中水泵4通过支架15安装在地面上,支架15的高度与横向框架102的底板的高度相同,避免水泵4 完全支撑在横向框架102上,多数重力直接传递到地面,保证水泵4运行时稳定;水泵4 的进口与集液槽3之间设有进液管7,进液管7上设有第一闸阀8,可以通过第一闸阀8 的开度调节水泵4抽取清洗液的流速;过滤器5设于横向框架102外侧,过滤器5的进口与水泵4的出口之间设有穿过横向框架102的通液管9;环形喷淋头6伸入竖向框架101 内并固定在竖向框架101上,环形喷淋头6与过滤器5的出口之间设有出液管10,整个过滤器5直接通过通液管9以及出液管10支撑在清洗机骨架1框上;在进行清洗时,水泵4 将集液槽3中的清洗液抽送到过滤器5中进行过滤,然后经过出液管10输送到环形喷淋头6中喷出高速清洗液,从而对零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流下的清洗液及杂质进入循环液槽2进行沉淀。

为了提高环形喷淋头6对零部件的周向同时进行喷淋,提高喷淋冲洗覆盖范围,环形喷淋头6包括带法兰盘的喷液主管61以及与喷液主管61连通的两个喷淋管62,喷液主管 61通过法兰安装在出液管10上;喷淋管62包括与喷液主管61连通的第一竖管621以及设于第一竖管621两端且平行的两根横杆622,其中位于第一竖管621下端的横杆622末端密封,位于第一竖管621上端的横杆622末端设有第二竖管,第二竖管的末端密封且第二竖管的长度为第一竖管621的1/3,使得在喷淋管62上形成的缺口大小能够让零部件伸出其中,便于进行清洗;所述两根横杆622上均设有相向喷液的两个第一喷头63,第一竖管621与第二竖管上设有对称且倾斜的第二喷头64,第二喷头64与第一喷头63之间的夹角为45°,通过两个喷淋管62进行分流,使得整个环形喷淋头6能够同时对两个零部件进行冲洗,而且通过第一喷头63与第二喷头64的配合,能够对零部件整个周向同时进行清洗,避免对零部件进行翻动。

为了对出液管10中的清洗液流动速度以及流动量进行控制调节,在出液管10上设有 T型三通球阀11,T型三通球阀11的侧出口与集液槽3之间设有第一回液管12,通过调节T型三通球阀11的开度,将出液管10中的清洗液通过第一回液管12进行回流,从而降低出液管10中的清洗液的流动量以及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液管10中清洗液的回流量,在出液管10上位于T型三通球阀11出口侧的部位上设有与集液槽3连通的第二回液管13,第二回液管13上设有第二闸阀14,通过调节第二闸阀14的开闭,增加出液管10 中的回流效果,正常使用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调节,可针对零部件的大小、强度进行适当调节。

为了避免集液槽3内过大的杂质进入到过滤器5中,避免过滤器5堵塞,在集液槽3 内安装有位于进液管7进口处的过滤笼16,使得从集液槽3内进入水泵4的清洗液进行初步过滤,保证过滤器5正常运行。

在横向框架102上安装有伸入集液槽3内的刮油器17,将漂浮在清洗液表面的油污进行收集排除,刮油器17直接采购现有的零比重型,除去油污能够降低过滤器5的损耗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使用数量、安装顺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