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瓶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018发布日期:2019-09-20 22:5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PET瓶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瓶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T瓶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瓶装饮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目前市场上的瓶装饮料大多采用PET瓶盛装,然而市售的PET瓶装饮料因瓶口发霉或被微生物污染而被市场投诉、甚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PET瓶包括相配装的瓶体和瓶盖,PET瓶装饮料在清洗过程中,将料液装入瓶体封口后,再旋拧上瓶盖;然而在清洗前,需要对清洗瓶进行清洗,但是现有的清洗装置均比较麻烦,并且清洗效果不好,只能是对瓶体内部进行清洗,同时清洗的效果不好。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清洗效果好的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瓶冲洗装置,解决现有PET瓶冲洗装置没能清洗瓶体外侧和清洗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一种PET瓶冲洗装置,包括进水管、存液箱、加压泵、加热箱、顶端转盘、清洗头、卡瓶转链、出瓶勾件、固定瓶外圈、出瓶传送带、入瓶勾件、入瓶传送带、转柱和转柱轴承座,

所述转柱设置在转柱轴承座上,所述顶端转盘设置在转柱顶端,所述存液箱、加压泵和加热箱均设置在顶端转盘上,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存液箱连接,所述存液箱经加热箱与加压泵通过设置导管连接,所述清洗头悬挂在顶端转盘边缘的下方,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与清洗头连接,所述卡瓶转链固定在转柱的外侧,所述固定瓶外圈设置在卡瓶转链的外侧,所述出瓶传送带和入瓶传送带分别设置在转柱的两侧,并与固定瓶外圈连接,所述出瓶传送带和入瓶传送带连接处的固定瓶外圈开设有通口,所述出瓶传送带和入瓶传送带分别连通,所述出瓶勾件设置在出瓶传送带的一侧,并贴合在卡瓶转链上,将清洗好的饮料瓶勾出出瓶传送带,所述入瓶勾件设置在入瓶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入瓶勾件贴合在卡瓶转链上,把空清洗瓶勾入卡瓶转链内。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头包括气缸、导液软管、底板、电磁阀和清洗主管,所述气缸顶端固定在顶端转盘底部,所述底板固定在气缸的伸缩轴上,所述导液软管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另一端经电磁阀与清洗主管连通,所述清洗主管设置在底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主管两侧设置有清洗支管,所述清洗支管与清洗主管连通,所述电磁阀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入瓶勾件和出瓶勾件均设置为镰刀结构,所述入瓶勾件和出瓶勾件的设置的弯钩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卡瓶转链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凹陷卡瓶槽,若干个弧形凹陷卡瓶槽等间距的设置在卡瓶转链上,且弧形凹陷卡瓶槽指向固定瓶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出瓶传送带底部设置有出瓶传送带支撑杆,所述入瓶传送带底部设置有出瓶传送带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顶端转盘上还设置有过氧化氢存储箱,所述过氧化氢存储箱与加热箱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存储箱与加热箱连接处设置有小型真空泵作为取液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热箱对水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得清洗的效果更好,同时使用加压泵对清洗液进行加压,从而使得清洗头的水压更高,清洗的效果更好,并且使用的是一边旋转一边清洗的过程,由卡瓶转链和清洗头进行完成,使得清洗的效率更高,同时对瓶体的外侧进行清洗,使得清洗的瓶体更加的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进水管、2-存液箱、2.1-加压泵、2.2-加热箱、2.3-过氧化氢存储箱、3-顶端转盘、4-清洗头、5-卡瓶转链、6-出瓶勾件、7-固定瓶外圈、 8-出瓶传送带、9-出瓶传送带支撑杆、10-入瓶勾件、11-入瓶传送带、12-出瓶传送带支撑架、13-转柱、14-转柱轴承座、15-气缸、16-导液软管、17-底板、 18-电磁阀、19-清洗支管、20-清洗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ET瓶冲洗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进水管1、存液箱2、加压泵2.1、加热箱2.2、顶端转盘3、清洗头4、卡瓶转链5、出瓶勾件6、固定瓶外圈7、出瓶传送带8、入瓶勾件10、入瓶传送带11、转柱13和转柱轴承座14,

所述转柱13设置在转柱轴承座14上,所述顶端转盘3设置在转柱13顶端,所述存液箱2、加压泵2.1和加热箱2.2均设置在顶端转盘3上,所述进水管1的输出端与存液箱2连接,所述存液箱2经加热箱2.2与加压泵2.1通过设置导管连接,所述清洗头4悬挂在顶端转盘3边缘的下方,所述加压泵 2.1的输出端与清洗头4连接,所述卡瓶转链5固定在转柱13的外侧,所述固定瓶外圈7设置在卡瓶转链5的外侧,所述出瓶传送带8和入瓶传送带11 分别设置在转柱13的两侧,并与固定瓶外圈7连接,所述出瓶传送带8和入瓶传送带11连接处的固定瓶外圈7开设有通口,所述出瓶传送带8和入瓶传送带11分别连通,所述出瓶勾件6设置在出瓶传送带8的一侧,并贴合在卡瓶转链5上,将清洗好的饮料瓶勾出出瓶传送带8,所述入瓶勾件10设置在入瓶传送带11的一侧,所述入瓶勾件10贴合在卡瓶转链5上,把空清洗瓶勾入卡瓶转链5内。

通过出瓶勾件6和入瓶勾件10,从而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的入瓶和出瓶,清洗瓶在入瓶传送带11传入进去时,由入瓶勾件10的弯钩结构把清洗瓶勾入卡瓶转链内然后转动,并完成清洗。同时通过清洗头和卡瓶转链完成一边旋转一边清洗,大大的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使得与现有的清洗装置相比,清洗的效率达到传统清洗的一倍以上。在出瓶时,出瓶勾件6把清洗好的清洗瓶从卡瓶转链5内把清洗瓶勾出来到出瓶传送带8上。加压泵2.1为现有液体加压泵装置,加热箱2.2为使用内置有加热丝的加热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头4包括气缸15、导液软管16、底板17、电磁阀18和清洗主管20,所述气缸15顶端固定在顶端转盘3底部,所述底板17固定在气缸15的伸缩轴上,所述导液软管16一端与加压泵2.1连接,另一端经电磁阀18与清洗主管20连通,所述清洗主管20设置在底板17底部。所述清洗主管20两侧设置有清洗支管19,所述清洗支管19与清洗主管 20连通,所述电磁阀18固定设置在底板17上。

气缸15伸长,清洗主管20伸进清洗瓶内,清洗主管20对瓶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支管19对瓶体外侧进行清洗,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电磁阀18用于控制导液软管16的开启和关闭,使用外部控制板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入瓶勾件10和出瓶勾件6均设置为镰刀结构,所述入瓶勾件10和出瓶勾件6的设置的弯钩方向相反。镰刀结构可以方便清洗瓶的快速进入的出来,使得清洗的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瓶转链5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凹陷卡瓶槽,若干个弧形凹陷卡瓶槽等间距的设置在卡瓶转链5上,且弧形凹陷卡瓶槽指向固定瓶外圈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瓶传送带8底部设置有出瓶传送带支撑杆9,所述入瓶传送带11底部设置有出瓶传送带支撑架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顶端转盘3上还设置有过氧化氢存储箱2.3,所述过氧化氢存储箱2.3与加热箱2.2通过导管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存储箱2.3 与加热箱2.2连接处设置有小型真空泵作为取液开关。小型真空泵使用现有的真空泵,有外部控制电路板控制开启和关闭,从而可以抽取过氧化氢溶液,实现自动化抽取的效果。

工作原理:

空清洗瓶由入瓶传送带11传送过来,然后由入瓶勾件10进行缓冲,使得清洗瓶子进入到卡瓶转链5的卡瓶槽内,然后固定瓶外圈7把清洗瓶卡在卡瓶槽内,卡瓶转链5转动并且与顶端转盘3同步转动。气缸15伸长,清洗主管20伸进清洗瓶内,清洗主管20对瓶内部进行清洗,清洗支管19对瓶体外侧进行清洗,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电磁阀18用于控制导液软管 16的开启和关闭,使用外部控制板进行控制。当清洗完成后,由出瓶勾件6 把清洗好的清洗瓶勾出到出瓶传送带8,出瓶传送带8把清洗好的清洗瓶带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