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5888发布日期:2020-02-18 14:0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板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毛刷清洗普遍应用于玻璃基板的清洗,为玻璃基板清洗装置的一个单元,由上刷与下刷组成一组毛刷通过摩擦的方式对玻璃基板进行清洗,请参见图1。

毛刷清洗是通过毛刷与基板的摩擦来进行清洗,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毛刷清洗玻璃基板后,毛刷会出现倒毛的现象,倒毛现象会导致基板的粘着性变差,从而导致后续在进行pi液涂布时出现pi液不粘的问题,从而影响产品良率和产能。对毛刷进行顺毛可以改善倒毛现象。

目前,对毛刷进行顺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白板玻璃的前端停片在毛刷下方通过玻璃锋利的边缘进行老化顺毛,请参见图2,另一种是通过毛刷对刷的方式进行顺毛,请参见图3。但是,这两种方式在顺毛时都需要手动停机,影响机台的稼动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板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清洗装置,包括:

承载部;

毛刷,与所述承载部连接;

顺毛装置,与所述毛刷相距预设值;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并且与所述顺毛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刷包括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其中,

所述第一毛刷与所述第二毛刷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刷与所述第二毛刷的毛间距均为0.05~0.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顺毛装置包括第一顺毛装置和第二顺毛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顺毛装置与所述第一毛刷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顺毛装置与所述第二毛刷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顺毛装置和所述第二顺毛装置的毛间距均为0.05~0.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顺毛装置的形状为圆筒状、长条状或类多面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顺毛装置的形状为圆筒状、长条状或类多面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和第四驱动部,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三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二驱动部和第四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上;

所述第一顺毛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一顺毛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

所述第二顺毛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顺毛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驱动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传送机构,与所述承载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毛刷附近增设顺毛装置,同时设置与顺毛装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当毛刷出现倒毛现象时,驱动机构在不停机状态下驱动顺毛装置与毛刷相切来进行顺毛,解决了毛刷倒毛导致pi液不粘的问题,同时保持了机台的制程能力,减少了因对毛刷顺毛导致的宕机,提高了机台的稼动率,提高了产品良率和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基板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顺毛方式;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顺毛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顺毛装置的三种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挡板,2-毛刷,5-传送机构,6-玻璃基板,7-aging点位;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21-第一毛刷,22-第二毛刷,31-第一顺毛装置,32-第二顺毛装置,41-第一驱动部,42-第二驱动部,43-第三驱动部,44-第四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承载部;毛刷,与承载部连接;顺毛装置,与毛刷相距预设值;驱动机构,设置在承载部上,并且与顺毛装置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承载部是用来承载并固定毛刷和驱动机构的部件;承载部可以为挡板,具体地,承载部包括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平行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毛刷与承载部连接,连接方式为可活动连接,当毛刷的形状为圆形时,活动连接的毛刷可以通过转动对玻璃基板进行清洗;毛刷与承载部也可以为固定连接,这种情况下,玻璃基板与毛刷相接触,匀速通过毛刷以达到清洗的目的;进一步的,毛刷与毛刷驱动部(图中未示出)连接,以驱动毛刷对基板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毛刷的个数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毛刷为1个时,毛刷只对玻璃基板6的一侧进行清洗;毛刷为多个时,毛刷可以两两相对设置并互相平行,对玻璃基板6的两侧同时进行清洗,可以减少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具体的,毛刷的个数为2个,包括第一毛刷21和第二毛刷22,第一毛刷21和第二毛刷22相对设置并且互相平行;第一毛刷21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11,另一端连接第二挡板12;第二毛刷22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11,另一端连接第二挡板12。

进一步地,多个毛刷的刷毛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刷毛的毛细和毛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地,第一毛刷21和第二毛刷22的刷毛材质相同,均为尼龙材质,且二者的毛细均为0.05mm,毛间距均为0.05~0.1mm;采用相同材质对玻璃基板进行相同程度的清洗,有利于对基板清洁度的判断。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顺毛装置与毛刷相距预设值;当毛刷发生倒毛现象时,使用顺毛装置对毛刷进行顺毛。顺毛装置与毛刷相对设置并互相平行,平行设置使得顺毛装置在进行顺毛时与毛刷相切,提高顺毛效率;顺毛装置可以设置在除毛刷与基板6接触以外的任意方向,优选的,顺毛装置设置在毛刷的正上方和/或正下方,以防对基板的清洗产生影响;预设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预设值为0~500mm。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方向是指:毛刷对基板6进行清洗,因此,毛刷与基板6互相接触;除毛刷与基板6相接触的方向外,顺毛装置可以设置在毛刷周围的任意方向上。正上方/正下方是指:顺毛装置、毛刷、毛刷与基板接触点这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毛刷位于顺毛装置和接触点之间。

进一步地,顺毛装置的个数与毛刷的个数相同,与每个毛刷相距预设值处都平行设置有一个顺毛装置。具体地,顺毛装置包括第一顺毛装置31和第二顺毛装置32,其中,第一顺毛装置31与第一毛刷21相对并且平行设置,第二顺毛装置32与第二毛刷22相对并且平行设置;当第一毛刷21或第二毛刷22出现倒毛现象时,分别使用第一顺毛装置31或第二顺毛装置32对对应的毛刷进行顺毛。

进一步的,顺毛装置的材质可以与毛刷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顺毛装置与其对应的毛刷的材质相同,采用相同的材质可以使顺毛装置与毛刷密切贴合,有效改善倒毛现象。具体的,第一顺毛装置31和第二顺毛装置32的刷毛材质均为尼龙材质,毛细均为0.05mm,毛间距均为0.05~0.1mm。

进一步的,第一顺毛装置31和所述第二顺毛装置32的形状均为圆筒状、长条状或类多面体,请参见图5a-图5c,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顺毛装置的三种形状示意图。请参见图5a,当为圆筒状顺毛装置时,刷毛可采用双螺旋、三螺旋或多螺轩的缠绕方式;在对毛刷进行顺毛时,顺毛装置可连续旋转,各切面均可与毛刷接触;采用伺服电机对圆筒状顺毛装置进行驱动。请参见图5b,当为长条状顺毛装置时,驱动方式简单,采用气缸驱动即可。请参见图5c,当为类多面体顺毛装置时,当一个面的刷毛出现倒毛等异常现象时,可旋转到另一个面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多种设计的顺毛装置,可以提高毛刷自我修复能力,减少顺毛导致的机台宕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设置在承载部上,并且与顺毛装置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顺毛装置使其与毛刷相切或弹开。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41、第二驱动部42、第三驱动部43和第四驱动部44,其中,第一驱动部41和第三驱动部43设置在第一挡板11上,第二驱动部42和第四驱动部44设置在第二挡板12上;第一顺毛装置31的一端与第一驱动部11连接,第一顺毛装置31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部12连接;第二顺毛装置32的一端与第三驱动部43连接,第二顺毛装置32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部44连接。

进一步的,与驱动部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也可以为气缸等;驱动电机与控制面板连接。

具体的,以第一毛刷出现倒毛现象为例,当第一毛刷出现倒毛现象,导致pi液不粘时,点击控制面板按钮,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电机控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运动,使得第一顺毛装置与第一毛刷相切以进行顺毛,此时,机台仍运转,顺毛与基板的清洗同时进行;当倒毛现象改善后,再次点击控制面板按钮,使得异地顺毛装置与毛刷弹开,对基板的清洗仍继续进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板清洗装置还包括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与承载部连接,并且与毛刷平行设置。具体的,传送机构用来传送玻璃基板。进一步的,传送机构为多个传送杆,多个传送杆平行设置,并且均匀分布。进一步的,传送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12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毛刷附近增设顺毛装置,同时设置与顺毛装置相连接的驱动机构,在毛刷出现倒毛现象时,驱动机构在不停机状态下驱动顺毛装置与毛刷相切来进行顺毛,解决了毛刷倒毛导致pi液不粘的问题,同时保持了机台的制程能力,减少了因对毛刷顺毛导致的宕机,提高了机台的稼动率,提高了产品良率和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