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5973发布日期:2020-10-09 18:3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板制造领域的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板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油废水,为了满足当地的废水排放标准,所有钢板生产企业都需要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后才能对外排放。为了符合国家对于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一般需要通过多工序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手段包括化学处理手段和物理处理手段。具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用于钢板产线产出的含油废水通常经过絮凝槽处理后均需要通过气浮池处理,通过气浮池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絮凝物实现废水的分离净化,然后再进一步进入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处理,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接触氧化实现驯养代谢,目的在于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

然而随着长时间的运作,如上多级废水处理工序后得到的废水cod含量仍然较高,而且气浮池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处理装置也导致了较高的含油废水处理成本。基于本申请人在含油废水处理的多年实施经验以及现场观察研究发现目前的含油废水工艺存在着较大技术缺陷,因此,决定对此技术问题进行特别研究,希望找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创造性地提出去除絮凝槽后连接气浮池,有效降低了最终排放废水的cod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在钢板产线含油废水出口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之间,所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分离悬浮油的隔油槽,通过所述隔油槽将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转移至废油槽中,所述隔油槽连接含油废水调节池,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同时接入生活污水出口和/或雨水井;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依次连接破乳槽和絮凝槽,其中,所述絮凝槽连接初沉池,所述初沉池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终沉池,所述终沉池经活性炭吸附塔处理后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絮凝槽与所述初沉池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含油废水ph值的中和桶,通过中和桶将所述含油废水的ph值范围保持在6-9。

优选地,所述初沉池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和所述终沉池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分别与油浓缩池连接,所述油浓缩池连接安装有压滤机的压力泥罐,所述压滤机的滤液出口与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连接,所述压滤机的压滤污泥出口通过污泥车外运处理。

优选地,所述废油槽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废油水出口与隔油槽回流连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悬浮油出口通过浮油车外运处理。

优选地,所述破乳槽与破乳剂进料源连通,所述破乳槽安装有第一电动搅拌器,在对含油废水进行破乳工作时,通过第一电动搅拌器对位于破乳槽内的含油废水和破乳剂进行搅拌混合,用于确保对含油废水的破乳效果;所述絮凝槽与絮凝剂进料源连接,同时所述絮凝槽安装有第二电动搅拌器,在对含油废水进行絮凝工作时,通过第二电动搅拌器对位于絮凝槽内的含油废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用于确保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初沉池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含油废水引流速度的缓冲槽。

优选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其内部设有填料和微生物膜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体,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体与安装有鼓风机的曝气池连接,所述曝气池与所述初沉池连接,同时所述曝气池设有有机肥料进料口。

优选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与终沉池之间设有活性污泥回流装置,所述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活性污泥回流槽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活性污泥导流槽的入口与所述终沉池连接,且所述活性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优选地,所述初沉池和所述终沉池分别安装有排泥电机驱动组件,所述初沉池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和所述终沉池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分别通过排泥管道与所述油浓缩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用于对钢板产线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操作工序包括:

s110)、首先通过隔油槽将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转移至废油槽中,对经过所述隔油槽处理后的含油废水排放至含油废水调节池中,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引流入生活污水和/或雨水对含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

s120)、将经过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调节的含油废水依次进行破乳处理以及絮凝处理,然后排至初沉池中;

s130)、所述初沉池对含油废水进行初级沉淀分离,并将该经初级沉淀分离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微生物驯养代谢处理,用于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

s140)、将经过微生物驯养代谢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终沉池内,所述终沉池对含油废水进行终极沉淀分离处理得到处理水;

s150)、将所述处理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塔进行废气以及除臭吸附处理后向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排放;

其中,所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还包括:将所述终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用于增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量,加速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值。

优选地,所述废油槽将悬浮油通过浮油车外运处理,剩余的废油水回流至所述隔油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20)中,经过絮凝处理的含油废水预先进行ph值中和调节后再排至初沉池中,所述ph值中和调节将经过絮凝处理的含油废水的ph值范围保持在6-9。

优选地,所述ph值中和调节采用的中和试剂包括naoh碱溶液和h2so4酸溶液。

优选地,所述含油废水处理工艺还包括步骤s160):

将所述初沉池和所述终沉池的沉积污泥按预设的转移周期转移至油浓缩池,对所述沉积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分别得到滤液和压滤污泥,将所述滤液回流至所述含油废水调节池中,将所述压滤污泥通过污泥车外运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30)中,在将该经初级沉淀分离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引流过程中设置缓冲槽对引流速度进行缓冲调节。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30)中,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其内部设有填料和微生物膜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体,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体与安装有鼓风机的曝气池连接,所述曝气池与所述初沉池连接,同时所述曝气池设有有机肥料进料口;

将所述终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优选地,所述终沉池的活性污泥通过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其中,所述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活性污泥回流槽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活性污泥导流槽的入口与所述终沉池连接,且所述活性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优选地,所述活性污泥回流槽设有分隔板设置的初级活性污泥区域和精级活性污泥区域,且所述分隔板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的高度,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与所述终沉池连通,所述精级活性污泥区域的出口接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对所述活性污泥进行污泥沉降,将活性污泥量超过分隔板高度时,位于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上方的精级活性污泥自动流至精级活性污泥区域,通过所述精级活性污泥区域将精级活性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优选地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降低排放废水cod值的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安装在含油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所述初沉池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终沉池,所述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活性污泥回流槽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活性污泥导流槽的入口与所述终沉池连接,且所述活性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

优选地,所述活性污泥回流槽设有分隔板设置的初级活性污泥区域和精级活性污泥区域,且所述分隔板的安装高度小于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的高度,所述初级活性污泥区域与所述终沉池连通,所述精级活性污泥区域的出口接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

优选地,所述活性污泥导流槽的槽口口径范围为30-50mm。

优选地,所述终沉池设有活性污泥出口,且所述活性污泥出口的安装高度占所述终沉池安装高度的1/3-2/3。

优选地,所述活性污泥导流槽、活性污泥回流槽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分别设有填料和微生物膜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体,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体与安装有鼓风机的曝气池连接,所述曝气池与所述初沉池连接,同时所述曝气池设有有机肥料进料口,所述终沉池通过所述活性污泥回流装置将位于表层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曝气池内;其中,所述活性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连接所述曝气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cod是指英文chemicaloxygendemand的缩写,意思是指化学需氧量,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的公知术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去除与絮凝槽连接的气浮池以及位于气浮池与初沉池之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来稳定降低排放废水的cod含量,打破了现有技术存在絮凝槽后需要连接用于物理处理的气浮池,经过气浮池再与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经过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后再进入初沉池的废水处理思路,这是由于申请人非常惊讶地发现采用絮凝槽、气浮池、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初沉池的处理结构,并不会有效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经长时间使用后,经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废水由于长时间无法培养活性污泥,废水的cod含量甚至会增加,由于气浮池会去除含油废水中的大部分絮凝物实现了含油废水的有效分离净化,该经过絮凝净化的含油废水进入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后,由于微生物缺乏食物导致驯养代谢效果极差;因此,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去除与絮凝槽连接的气浮池,以及连接在气浮池与初沉池的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直接将絮凝槽与初沉池连接,然后仅需要在初沉池与终沉池之间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可以有效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同时由于去除了现有技术的气浮池以及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显著降低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还可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节省了含油废水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停留处理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所采用的工作原理是在采用去除了气浮池以及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终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用于增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量,加速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值,经过实际检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得到的废水cod含量可以实现在30mg/l及以下,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采用传统的含油废水工艺的废水只能控制在200mg/l以内。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出了优选的活性污泥回流装置结构,具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活性污泥回流槽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其中,活性污泥导流槽可以及时将终沉池中处于流动状态的活性污泥快速导流至活性污泥回流槽内,然后活性污泥回流槽的简单沉降分离,最终通过活性污泥回流管道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回流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操作工序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活性污泥回流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在钢板产线含油废水出口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之间,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分离悬浮油的隔油槽,通过隔油槽将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转移至废油槽中,隔油槽连接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调节池同时接入生活污水出口和/或雨水井;含油废水调节池依次连接破乳槽和絮凝槽,其中,絮凝槽连接初沉池,初沉池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终沉池,终沉池经活性炭吸附塔处理后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连接。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100,连接在钢板产线含油废水出口200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300之间,含油废水处理系统100包括用于分离悬浮油的隔油槽10,通过隔油槽10将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转移至废油槽20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废油槽20设有油水分离装置(图未示出,具体可以采用过滤膜),油水分离装置的废油水出口21与隔油槽10回流连接,油水分离装置的悬浮油出口22通过浮油车23外运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油槽10连接含油废水调节池30,含油废水调节池30同时接入生活污水出口31和雨水井32;含油废水调节池30依次连接破乳槽40和絮凝槽50,其中,絮凝槽50连接初沉池70,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絮凝槽50与初沉池70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含油废水ph值的中和桶60,通过中和桶60将含油废水的ph值范围保持在6-9;

在本实施方式中,初沉池70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80连接终沉池90,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初沉池70与生物接触氧化池80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含油废水引流速度的缓冲槽91;终沉池90经活性炭吸附塔92处理后与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300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破乳槽40与破乳剂进料源41连通,破乳槽40安装有第一电动搅拌器(图未示出),在对含油废水进行破乳工作时,通过第一电动搅拌器对位于破乳槽40内的含油废水和破乳剂进行搅拌混合,用于确保对含油废水的破乳效果;絮凝槽50与絮凝剂进料源连接,同时絮凝槽50安装有第二电动搅拌器(图未示出),在对含油废水进行絮凝工作时,通过第二电动搅拌器对位于絮凝槽50内的含油废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混合,用于确保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果;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破乳剂和絮凝剂可以采用公知的破乳剂和絮凝剂,例如絮凝剂可以采用聚丙烯酰;

优选地,生物接触氧化池80包括其内部设有填料和微生物膜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体81,生物接触氧化池体81与安装有鼓风机的曝气池82连接,曝气池82与缓冲槽91连接,同时曝气池82设有有机肥料进料口82a,有机肥料具体包括氮肥和磷肥;曝气池81与终沉池90之间设有活性污泥回流装置400,活性污泥回流装置400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410、活性污泥回流槽420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430,活性污泥导流槽410的入口与终沉池90连接,且活性污泥回流管道430的出口连接曝气池82,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曝气池82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初沉池70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和终沉池90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分别与油浓缩池93连接,油浓缩池93连接安装有压滤机94的压力泥罐,压滤机94的滤液出口94a与含油废水调节池30连接,压滤机94的压滤污泥出口94b通过污泥车95外运处理;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初沉池70和终沉池90分别安装有排泥电机驱动组件(图未示出),初沉池70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和终沉池90的沉积污泥底部出口分别通过排泥管道与油浓缩池93连接。

本实施例提出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100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去除与絮凝槽连接的气浮池以及位于气浮池与初沉池之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来稳定降低排放废水的cod含量,打破了现有技术存在絮凝槽后需要连接用于物理处理的气浮池,经过气浮池再与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经过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后再进入初沉池的废水处理思路,这是由于申请人非常惊讶地发现采用絮凝槽、气浮池、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初沉池的处理结构,并不会有效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经长时间使用后,经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废水由于长时间无法培养活性污泥,废水的cod含量甚至会增加,由于气浮池会去除含油废水中的大部分絮凝物实现了含油废水的有效分离净化,该经过絮凝净化的含油废水进入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后,由于微生物缺乏食物导致驯养代谢效果极差;因此,本实施例创造性地提出去除与絮凝槽连接的气浮池,以及连接在气浮池与初沉池的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直接将絮凝槽50与初沉池70连接,然后仅需要在初沉池70与终沉池90之间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80,可以有效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同时由于去除了现有技术的气浮池以及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显著降低了含油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还可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率,节省了含油废水在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停留处理时间;

请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本实施例如上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100用于对钢板产线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含油废水处理工艺的操作工序包括:

s110)、首先通过隔油槽10将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转移至废油槽20中,对经过隔油槽10处理后的含油废水排放至含油废水调节池30中,含油废水调节池30引流入生活污水和雨水对含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同时对废油槽20定期将悬浮油通过浮油车23外运处理,剩余的废油水回流至隔油槽10内;

s120)、将经过含油废水调节池30调节的含油废水依次进行破乳处理以及絮凝处理,然后排至初沉池70中;优选地,在本步骤s120)中,经过絮凝处理的含油废水预先进行ph值中和调节后再排至初沉池70中,ph值中和调节将经过絮凝处理的含油废水的ph值范围保持在6-9;优选地,ph值中和调节采用的中和试剂包括naoh碱溶液和h2so4酸溶液;

s130)、初沉池70对含油废水进行初级沉淀分离,并将该经初级沉淀分离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80内进行微生物驯养代谢处理,用于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含量;优选地,在本步骤s130)中,在将该经初级沉淀分离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80的引流过程中通过缓冲槽91对引流速度进行缓冲调节;

s140)、将经过微生物驯养代谢处理后的含油废水引流至终沉池90内,终沉池90对含油废水进行终极沉淀分离处理得到处理水;

s150)、将处理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塔92进行废气以及除臭吸附处理后向市政工业废水排放管道300排放;

s160)、将初沉池70和终沉池90的沉积污泥按预设的转移周期转移至油浓缩池93,对沉积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分别得到滤液和压滤污泥,将滤液回流至含油废水调节池30中,将压滤污泥通过污泥车95外运处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还包括:将终沉池90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曝气池82内,用于增加生物接触氧化池体81内的活性污泥量,加速生物接触氧化池体81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含油废水的cod值;经过实际检测,通过本实施例的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得到的废水cod含量可以实现在30mg/l及以下,达到一级排放标。

请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进一步优选地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降低排放废水cod值的活性污泥回流装置400,安装在含油废水处理系统100中,活性污泥回流装置400包括依次连通的活性污泥导流槽410、活性污泥回流槽420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430,活性污泥导流槽410、活性污泥回流槽420和活性污泥回流管道43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活性污泥导流槽410的入口与终沉池90连接,且活性污泥回流管道430的出口连接曝气池82,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80的曝气池82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活性污泥导流槽410的槽口口径范围为30-50mm;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活性污泥回流槽420设有分隔板421设置的初级活性污泥区域422和精级活性污泥区域423,且分隔板421的安装高度小于初级活性污泥区域422的高度,初级活性污泥区域422与终沉池90连通,精级活性污泥区域423的出口接入生物接触氧化池80的曝气池82;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终沉池90设有活性污泥出口90a,且活性污泥出口90a的安装高度占终沉池90安装高度的1/3-2/3,用于确保活性污泥的顺利导流,避免位于下方的低活性沉积污泥被导流,不仅活性低而且流动性差容易对活性污泥出口90a造成堵塞。

本实施例提出的活性污泥回流装置400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回流成本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