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929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电解器,它能使废水中有害物质迅速沉淀分离,适用于环境保护废水处理领域。
在已有技术中,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由外壳和设在外壳中的棒式电极构成。其中棒式电极由棒状正电极和套筒状负电极同轴套装构成。在废水处理时,处理水从正、负电极之间平行通过而被电离。由于水流方向与电极平行,使水流与电极不能形成交叉运动,并且电极对水流设有阻挡作用,造成处理水在电解柱中滞留时间短、水流与电极的接触面积小、碰撞机率低,使得电离很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电极的电压、电流,才能保证处理效果。因此,造成运行费用较高,用户不愿意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电离充分、且能耗较低的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由外壳和设在外壳中的正、负电极组成,其关键结构是所述的正、负电极呈截流板状而与水流方向垂直安装在外壳内,并在正、负电极板上设有相互交错布置的导流孔。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可以看出,电解柱中的正、负电极作为截流板与水流方向垂直,使处理水进入电解柱后,全部与电极板发生碰撞,然后再从导流孔流出。这样,不仅增加了处理水在电解柱中的滞留时间,而且能使处理水与电极板充分碰撞作用,使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并且不用增加能耗,就可达到较好处理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处理效果好、经济。
下面根据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1)是筒状外壳,在外壳中装有所述的正、负电极(2)、(3),该正、负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根据废水处理程度的要求,正、负电极板可以设置多对。如果设置多对正、负电极板,各对正、负电极板的极间距可沿水流前进方向递减。这样可以沿水流前进方向逐渐增加电极板对的电解力,使处理水在电解柱前部进行大范围初步的处理,而在电解柱尾部进行小范围细致的处理,使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图中的箭头标示出水流在电解柱中的运动形态,其导流孔(4)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使处理水更加均匀、充分在电解柱中得到电离。
权利要求1.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它由外壳和设在外壳中的正、负电极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负电极(2)、(3)呈截流板状而与水流方向垂直安装在外壳(1)内,并在正、负电极板上设有相互交错布置的导流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其特征是所述的正、负电极板设有多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其特征是所述各对正、负电极板的极间距沿水流前进方向递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直竖式废水处理电解柱。它由外壳和设在外壳中的正、负电极组成。其中正、负电极呈截流板状而与水流方向垂直安装在外壳内,并在正、负电极板上设有相互交错布置的导流孔。由于电解柱中的正、负电极与水流方向垂直布置,使处理水进入电解柱后,能全部与电极板发生碰撞,这不仅增加了处理水在电解柱中的滞留时间,而且能使处理水与电极板充分作用,使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并且不用增加能耗,就可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文档编号C02F1/461GK2295743SQ9723965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3日
发明者刘宗义, 宜保华, 任惠萍 申请人:陕西近代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