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35777阅读:来源:国知局
4,实施例1或2或3所述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含一个生物酶制剂投加装置14,生物酶制剂投加装置14,设在培养曝气池2上方。
[0022]实施例5,实施例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培养曝气池2内置于MBBR曝气池3或与MBBR曝气池3共壁合建。
[0023]实施例6,实施例1 一 5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MBBR曝气池3后连接一个共壁的沉淀池4,在沉淀池4内设有污泥回流系统。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包括通向厌氧水解池1、培养曝气池2、MBBR曝气池3的回流管路,回流管路上设有球阀15,还设有计量栗18或者污泥回流栗19 ;沉淀池4底部设有带排泥口 16的排泥管路,排泥管路上设有球阀15。
[0024]实施例7,实施例1 一 6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MBBR曝气池3出水口设置筛网10,且筛网10孔径小于悬浮填料9直径。
[0025]实施例8,实施例1 一 7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悬浮填料9填充比为30°/『60%,分批次进行投加。
[0026]实施例9,实施例1 一 7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悬浮填料9填充比为45%,分批次进行投加。
[0027]实施例10,实施例1 一 9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悬浮填料9密度为0.95-1.15,与所处理高盐废水的密度相近且小于。
[0028]实施例11,实施例1 一 10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MBBR曝气池3底部均匀分布调节气量的曝气装置8,以实现MBBR曝气池3内悬浮填料9的流化及控制。
[0029]实施例12,实施例1 一 11任何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中: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及MBBR曝气池3内,pH控制在5.0-9.0、温度10°C -40°C ;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内溶解氧控制为0.2-4.0mg/L ;所述MBBR曝气池内溶解氧控制为2.0-7.0mg/L。
[0030]实施例13,一种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个装有悬浮填料9的MBBR曝气池3和一个与之共壁合建的微生物培养器,MBBR曝气池3后连接一个共壁的沉淀池4 ;所述微生物培养器包括厌氧水解池1、培养曝气池2、碳源投加装置11、营养投加装置12、pH调节装置13、生物酶制剂投加装置14 ;所述厌氧水解池I与培养曝气池2共壁合建,其内部均设有在线溶氧仪6、在线pH计7,其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计量栗18,所述计量栗18通过管路将二沉池出水部分回流至厌氧水解池1、培养曝气池2,用于适盐微生物的培养;所述培养曝气池2内设有曝气装置8,曝气装置8与风机20连接,均匀分布于培养曝气池2底部,且每排曝气装置8均连接有气体流量计,具体布置可以如图2所示,可在启动的不同阶段调节曝气量、搅拌强度与填料流化状态,实现适盐微生物的快速挂膜,并有效利用MBBR曝气池的内部空间;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培养的适盐微生物群混合液通过计量栗18栗入MBBR曝气池3内,用于悬浮填料9的挂膜与MBBR曝气池3的快速启动;所述MBBR曝气池3出水口处设有筛网10 ;所述沉淀池4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污泥回流栗19、球阀15相连接,球阀15通过管路连接至MBBR曝气池3底部,构成污泥回流系统,沉淀池4底部设有排泥口 16,通过球阀15开度的调节控制排泥量。
[0031]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可根据废水水质特征,向微生物培养装置内投加相应的复合适盐微生物菌剂,直接在特定高盐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驯化,将其与MBBR工艺集成为一体,实现菌种的定向富集并直接完成MBBR工艺的启动,大大缩短启动时间并提高处理效率。
[0032]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碳源投加装置11的有机碳源与所处理高盐废水中有机物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对于生物毒性较大的废水,可投加一种或多种辅助性的易降解碳源,保证适盐微生物菌群活性不受抑制,实现快速扩培及驯化。
[0033]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培养曝气池2内置于MBBR曝气池3内,大大节省占地面积,能够有效利用反应器空间。
[0034]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营养投加装置12及生物酶制剂投加装置14,可根据具体废水水质特征,选择性的投加适盐微生物所需基本元素及生长因子,保证微生物营养全面、酶活性高、代谢能力强,使其生长繁殖高效率进行。
[0035]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MBBR曝气池3出水口设置筛网10,且筛网10孔径小于悬浮填料9直径,确保反应器正常运行时,填料不随水溢流发生流失,堵塞管路。
[0036]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MBBR曝气池3内悬浮填料9的填充比可设置为30%、40%、50%或者60%,且分批次进行投加;一次性投加过多,在挂膜初期,为保证悬浮填料流化,曝气强度会过大,这会导致微生物的初期附着较困难,大大延长挂膜启动周期。
[0037]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根据目标处理的实际高盐废水盐浓度,选取相应的悬浮填料9进行投加,保证系统内更好的流化,最大限度的与适盐微生物菌群接触,短期内实现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密度过小,会导致MBBR曝气池3表面填料堆积,不易流化,密度过大,会使填料部分沉积于底部,同时流化的动力消耗过大;所述悬浮填料9的密度可选择0.95,0.98、1.12或1.15,与所处理高盐废水的密度相近且小于。
[0038]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水解池1、培养曝气池2以及MBBR曝气池3内,pH控制在5.0-9.0、温度10°C -40°C ;所述厌氧水解池I溶解氧控制为0.2mg/L,培养曝气池2内溶解氧控制为2.0mg/L ;所述MBBR曝气池3内溶解氧控制为2.0mg/L ο
[0039]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水解池I溶解氧控制为0.3mg/L,培养曝气池2内溶解氧控制为3.0mg/L ;所述MBBR曝气池3内溶解氧控制为4.0mg/L ο
[0040]实施例1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水解池I溶解氧控制为0.5mg/L,培养曝气池2内溶解氧控制为4.0mg/L ;所述MBBR曝气池3内溶解氧控制为7.0mg/L ο
【主权项】
1.一种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装有悬浮填料的MBBR曝气池和一个与之相连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中MBBR曝气池用于处理高盐废水,微生物培养装置用于适盐微生物菌群的培养;且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培养的适盐微生物群混合液进AMBBR曝气池,用于对高盐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并在悬浮填料表面生长挂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接种专利申请号201310540099.X制备得到的复合适盐微生物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由培养曝气池、碳源投加装置、营养投加装置、PH调节装置、在线溶氧仪和在线pH计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含一个厌氧水解池,且厌氧水解池与培养曝气池共壁合建: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或者还包含一个生物酶制剂投加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投加装置的有机碳源与所处理高盐废水中的有机物不完全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培养曝气池内置于MBBR曝气池或与MBBR曝气池共壁合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MBBR曝气池后连接一个共壁的沉淀池,且包含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曝气池出水口设置筛网,且筛网孔径小于悬浮填料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填充比为30%~60%,分批次进行投加;所述悬浮填料密度为0.95-1.15,与所处理高盐废水的密度相近且小于。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曝气池底部均匀分布调节气量的曝气装置,以实现MBBR曝气池内悬浮填料的流化及控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及MBBR曝气池内,pH控制在5.0-9.0、温度10°C -40°C ;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内溶解氧控制为0.2-4.0mg/L ;所述MBBR反应器内溶解氧控制为2.0-7.0mg/L。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装有悬浮填料的MBBR曝气池和一个与之相连的微生物培养器;微生物培养装置内置或外置于MBBR曝气池;其中MBBR曝气池用于高盐废水处理且处理后的废水部分进入微生物培养器用于适盐微生物群培养,微生物培养器培养的适盐微生物群供给MBBR曝气池用于降解有机物并在悬浮填料表面挂膜生长。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高盐废水MBBR处理装置,提高了MBBR工艺处理高盐废水的能力和处理效果,尤其适用于高盐、高浓度、有毒、难降解高盐废水的处理。
【IPC分类】C02F3/02
【公开号】CN105152309
【申请号】CN201510589219
【发明人】徐军, 李坤, 王开春, 董自斌, 赵焰, 王克云, 刘娟, 崔庆兰
【申请人】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