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355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运动的普及推广,以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卫生健康,这体现在人们对摄入体内物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净水机、纯水机等净水装置应运而生。但是,这些净水装置在为用户提供洁净用水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
如图1所示,一般的净水装置1包括快接器2和滤芯3。快接器2在与滤芯3和水管(未示出)连接的部分处设有防脱卡20,滤芯3的作用是对来自水管的水进行过滤,以滤去水中的杂质等,因此从净水装置1中流出的水是经过净化后的水。这种净水装置1在使用上具有安装方便、体积小等优点。但是,这种净水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滤芯3的更换不方便。在需要更换滤芯3时,需将防脱卡20向上托起,使快接器2内部的防脱斜面22与防脱卡20分离,此时防脱卡20会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与流管32分离,从而使快接器2与滤芯3脱离。
但是,由于快接器2上的防脱卡的端面21与滤芯3的端面31之间的距离一般只有2-3mm,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插入防脱卡端面21与滤芯的端面31之间,将防脱卡20向上托起,使快接器2与滤芯3分离。另外,在快接器2与滤芯3的分离过程中,通过滤芯的流管32内部的流体很容易向外部流淌,造成漏水。而且,快接器与滤芯连接后,只是通过流管32进行连接和固定,而流管的直径只有6mm左右,并且中空,因此在安装、维修和更换时,如果操作不当容易使流管断裂,会造成滤芯报废。
综上所述,可知如果需要安装、维修和更换滤芯时,需要专用工具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一般用户不太可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在需要拆卸滤芯时,往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否则很有可能会损坏滤芯或快接器,这显然对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使快接器与滤芯的分离简单、安全,从而便于滤芯的安装、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能保护滤芯的流管在使用、运输和更换过程中不会破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包括与滤芯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分,用于将分离装置连接到滤芯上;隔断推顶部分,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的上方,具有与所述连接部分垂直放置的横板,且所述的横板上开有可供流管通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流管的直径并小于防脱卡的直径。其中,所述的连接部分的作用是将分离装置连接到滤芯上,而连接部分的形状以及其在滤芯上的连接部位可作各种各样的设计。该连接部分可以与在滤芯上的连接部位的整个外径和形状相匹配,也可以与滤芯上的连接部位的部分外径和形状相匹配,只要能够将分离装置连接或固定到滤芯上即可。
所述的分离装置通过连接部分与滤芯连接,当需要使滤芯与快接器分离时,用户可以直接对所述的分离装置施加向上的夹持力,通过横板与快接器内的防脱卡相接触的表面,将力传递给防脱卡,向上托起所述的防脱卡从而使快接器相对滤芯的流管产生相对移动,实现滤芯与快接器的分离。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不需要借助专用的工具,也不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只需轻轻地向上移动所述的分离装置就可以实现滤芯与快接器的分离。因此,这种分离装置使得上述的分离操作简单且安全。
如上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的横板从其两侧分别向外伸出两个凸缘。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这两个凸缘对分离装置施加力,更便于用户操作。
如上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的隔断推顶部分还包括从所述横板的边缘向上伸出一定高度而形成的保护部分,并且优选地,所述的保护部分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快接器的高度,且所述的保护部分在一侧开有开口,以供快接器通过该开口与水管连接。这样所述的分离装置将快接器包容在其内部空间中,从而防止快接器因外力而被破坏。
如上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的保护部分为四个按对角线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立柱,所述的快接器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相隔空间与水管连接。用户通过抓住任意两个立柱,就能实现所述分离装置的向上托起,使快接器与滤芯分离。这样的优点在于便于用户抓握。
如上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所述横板上的通孔的数量与流管的数量相对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能使快接器与滤芯的分离操作简单可行,而不需要专用工具和专业知识,避免了很多的不便和繁琐,且在分离快接器与滤芯的过程中,保护快接器不受外力作用,从而起到了防止断裂、漏水的作用。另外,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使快接器和滤芯不易被破坏,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净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的一个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分离装置安装在净水装置中的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其表示保护部分被向上抬起的状态;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的还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净水装置1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4包括连接部分41,其形状和外径与滤芯的端部相匹配,该连接部分在图示中为圆周壁状,当然也可以为带有至少一个缺口的圆周壁状,甚至还可以为这样的结构,连接部分上的缺口的数量相当多,使连接部分构成由多个轴向方向延伸的圆周壁片构成,使连接部分具有相当的弹性,从而将连接部分连接到滤芯上时更容易和更牢固;另外,连接部分在滤芯上的连接部位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该连接部分可以直接连接在滤芯的最上端端部,也可以连接在上端附近的台阶圆周端部,因为对于不同的滤芯,其端部的具体结构可能不同,因此连接部位可以调整,只要能够将连接部分连接到滤芯上即可。
以及隔断推顶部分,其由一与连接部分41垂直设置的横板42形成,且该横板42上开有与流管32相对应的通孔43以供流管32通过,该通孔43的孔径大于流管32的直径且小于防脱卡20的直径。
将流管32穿过通孔43,通过形状和外径与一部分滤芯的一部分相匹配的连接部分41将分离装置4安装在滤芯3上,然后再将流管32插入快接器2中,即可完成净水装置1的装配。当需要分离滤芯3和快接器2时,用户只需对套装在滤芯3上的分离装置4施加向上的夹持力,使横板42向上运动,利用横板42与防脱卡的端面21相接触的表面对端面21施加力的作用,向上托起防脱卡20从而使防脱卡20相对流管32向上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快接器2与滤芯3的分离。
用户在需要分离滤芯3与快接器2时,只需直接对分离装置4施加向上托起力就可以实现目的,而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或具备专用知识,从而使得操作过程简化且安全。
实施例2其中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4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b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分离装置的剖视图。从图3和4中可知,该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4包括连接部分41,其外径和形状与滤芯的一部分相匹配,通过该连接部分41与滤芯3的连接将所述分离装置4安装在滤芯3上;和隔断推顶部分,其位于连接部分41的上方,包括与连接部分41垂直设置的横板42和从该横板边缘处向上伸出一定高度而形成的保护部分44。所述的横板42上开有与流管32相对应的通孔43,以供流管32通过,该通孔43的位置和数量与流管32相对应(图中示出本实施例具有2个通孔),且所述通孔43的孔径稍大于流管32的直径且小于防脱卡20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护部分为四个按对角线均匀分布在横板42周边的且相互间隔的立柱44,且立柱的高度大于快接器2的整体高度,以将其包容在立柱之间的空间内(如图5所示)从而对快接器2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部分41和隔断推顶部分可以一体成形。当然,这些部件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与实施例1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快接器2可以穿过任意两个相邻立柱44之间的空间与水管(未示出)连接。当滤芯通水产生水压时会将快接器2向上顶起,此时防脱卡20向下伸出,从而将快接器2与滤芯3连接在一起。当需要拆卸滤芯3时,只需向上拉动立柱44,从而通过横板42对端面21施加向上的力,从而将防脱卡20向上托起,使其与防脱斜面22分离,从而实现滤芯3与快接器2的分离。
这样,通过使用分离装置4使快接器2与滤芯3的分离过程变得简单容易,且操作更加安全。另外,由于立柱44的存在,保护快接器不会因外力作用而被破坏。
实施例3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不同形式的修改。如图6所示,分离装置4的隔断推顶部分由横板42和从所述横板42的两侧分别向外伸出有凸缘45构成,用户通过抓住这个凸缘45向上托起防脱卡20,从而实现快接器2与滤芯3的分离。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凸缘45并不受图中所示的限制。
实施例4或者,分离装置4的保护部分44可以形成为一体,为薄壁筒状,且在该保护部分的一侧开有可供快接器2与水管连接的开口。这样能尽可能地将快接器2包容在保护部分中,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快接器不被破坏。
因此,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换与修改,均应以限定和体现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滤芯一端处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匹配且将所述分离装置连接到滤芯上的连接部分;隔断推顶部分,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上方,具有与所述的连接部分垂直的横板,且所述的横板上开有可供流管通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滤芯的流管的直径且小于与滤芯快接器的防脱卡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从其两侧分别向外伸出有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断推顶部分还包括从所述横板的边缘向上伸出一定高度而形成的保护部分,该高度等于或大于快接器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部分为薄壁筒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部分在一侧开有快接器通过其与水管连接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部分为四个按对角线均匀分布且相互间隔的立柱,所述的快接器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立柱之间的空间与水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的通孔的数量与流管的数量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快接器容易分离的分离装置,其包括与滤芯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分,用于连接分离装置和滤芯;隔断推顶部分,其位于所述连接部分上方,由与所述连接部分垂直的横板形成,且所述的横板上开有可供流管通过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滤芯的流管的直径且小于快接器的防脱卡的直径。该分离装置能使快接器与滤芯的分离操作简单可行,且在分离快接器与滤芯的过程中,保护快接器不受外力作用,使快接器和滤芯不易被破坏,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01D35/02GK2712436SQ2003201268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崔俊赫 申请人:韩贞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