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氯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08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泄氯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氯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泄氯的吸收是现代工厂尤其是水处理厂的一个重要工艺流程。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则又会增加成本,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极为不利。
目前,最常见的泄氯吸收装置是利用氢氧化钠进行吸收的。但由于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经常检修设备,而且,其吸收液在使用中会不断减少,需要定期添加,这同样也会引起成本的增加。
为此,有人提出用氯化亚铁溶液作为吸收剂,以克服氢氧化钠的上述缺点,例如专利号为93111483.7、名称为《一种泄氯吸收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泄氯吸收装置,它利用二氯化铁吸收氯气生成三氯化铁,而三氯化铁又与铁屑反应生成二氯化铁,从而使得吸收剂得以再生。
但该专利所提出的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还有许多缺点。它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参与反应的各反应物除铁屑外都在各种管线中流动,这就造成了管线多,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从而增加了成本,不利于推广利用。而且,该专利中还原三氯化铁的物质采用铁屑的形态,由于铁屑在重力作用下会沉在吸收剂反应池的底部,只有沉在上面的铁得以和三氯化铁相接触,使得接触面小,反应很不充分,造成该设备吸收效率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泄氯吸收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成本低,而反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出的泄氯吸收装置包括反应塔、输氯管、与输氯管相连的鼓风机、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二氯化铁输液管、与二氯化铁输液管相连的耐酸泵,所述反应塔包括位于其内腔上部的喷淋装置、中上部的氯气反应吸收层、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所述二氯化铁输液管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所述反应塔下部伸入到储液箱中;反应塔还包括置换反应层,位于反应塔内的中下部。
所述输氯管一端接于反应塔中部的开口处,另一端为泄氯输入端。或者,所述输氯管一端接于储液箱上部的开口处,用于将氯气送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空腔内,另一端为泄氯输入端;在所述反应塔的伸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部分开有进气导流孔。
所述置换反应层中的铁质反应物为多个环状、螺旋状、蜂窝状或泡沫状物,它们堆积后形成置换反应层。
所述置换反应层下部有过滤栅格。
在所述反应塔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
所述反应塔有两个或多个,依次通过输氯连通管相连通,其中每一个输氯连通管的入口与上一级反应塔的出气管相连,出口与下一级反应塔的中部开口相连或者与储液箱上部的开口相连。
采用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所包括的吸收剂反应池和三氯化铁流出管,巧妙地把二氯化铁与铁的反应部位直接放在吸收塔的下部,使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简化了使用。而且,由于三氯化铁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经置换反应层,并穿透置换反应层,使得置换反应层中所有的铁物质均有机会接触三氯化铁(不管在上层还是在下层),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将氯气先送入储液箱上部的空腔、然后再从反应塔中部的导气孔进入反应吸收层的方案则可以对氯气上升的冲力进行缓冲并均匀化,从而使吸收反应更加充分。
置换反应层中的铁物质采用螺旋状、蜂宣窝状、环状或泡沫状,则可以进一步增加置换反应接触面,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
置换反应层下部增设的过滤栅格则起到净化和排除尽杂质的作用。
投料口的设置使得铁质的投放变得方便易行。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泄氯吸收装置包括鼓风机104、输氯管105、反应塔1、储液箱2、耐酸泵109和输液管110。
其中,鼓风机104的一端通过输氯管105与输入待吸收的泄氯(一般来自加氯间,图中未示出),鼓风机104的另一端通过输氯管105与反应塔1的进气口相连;反应塔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喷淋装置101、氯气反应吸收层102、隔板103(用于上下层之间的隔离)、三氯化铁置换反应层(106)和过滤栅格(107),氯气反应吸收层102位于反应塔进气口之上,喷淋装置101位于氯气反应吸收层102上方,该喷淋装置101与二氯化铁(氯化亚铁)输液管110的出口相连,置换反应层106位于反应塔进气口之下,置换反应层106中放置铁屑,或用多个环状、螺旋状、蜂窝状或泡沫状物堆积;反应塔出气口111可通过尾气吸收管与加氯间相连(未示出);反应塔1的下部置于储液箱2中,并与储液箱2连通;储液箱2的出口通过耐酸泵109与氯化亚铁输液管的110入口相连。其中隔板103和过滤栅格107为可选配置。
工作过程如下鼓风机104从加氯间中将含有氯气的空气通过输氯管105抽出,通过反应塔1的进气口压入反应塔1中。
耐酸泵109从储液箱2中抽出氯化亚铁溶液,然后通过氯化亚铁输液管110输送到反应塔的喷淋装置101。
进入反应塔1的含有氯气的空气升流,在氯气反应吸收层102中与喷淋装置101喷洒下的氯化亚铁溶液接触,氯气被氯化亚铁吸收,生成氯化铁(三氯化铁)溶液。
反应后的含氯气体可从反应塔出气口通过尾气吸收管进入加氯间,再次进行氯气吸收,从而形成泄氯吸收的封闭循环(未示出)。
生成的氯化铁溶液则进入反应塔的置换反应层106,与其中的铁发生置换反应,重新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再次进入储液箱2中。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氯气的吸收率,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下一级反应塔和输氯连通管108,输氯连通管108的一端接上一级反应塔的出气口,输氯连通管108的另一端接下一级反应塔的进气口,下一级反应塔的内部设置与反应塔相同,下一级反应塔的出气口通过尾气吸收管与加氯间相连,下一级反应塔的喷淋装置与氯化亚铁输液管的出口相连,下一级反应塔的下部置于储液箱2中,并与储液箱2连通。
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含有氯气的空气从反应塔的出气口通过输氯连通管进入下一级反应塔。耐酸泵从储液箱2中抽出氯化亚铁溶液,然后通过氯化亚铁输液管输送到下一级反应塔的喷淋装置。进入下一级反应塔的含有氯气的空气升流,在氯气反应吸收层102中与喷淋装置喷洒下的氯化亚铁溶液接触,氯气被氯化亚铁吸收,生成氯化铁溶液。反应后的含氯气体从反应塔出气口通过尾气吸收管进入加氯间,再次进行氯气吸收,从而形成泄氯吸收的封闭循环。生成的氯化铁溶液则进入反应塔的置换反应层,与其中的铁屑发生置换反应,重新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再次进入储液箱2中。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继续增加吸收塔的级数达到提高泄氯的吸收率的目的。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又做了改进,主要是第一,输氯管105不是直接接于反应塔,而是接于储液箱2上部的开口处,将氯气送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空腔内;相应地,在所述反应塔1的伸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部分开有进气导流孔112。这样,将氯气先送入储液箱上部的空腔、然后再从反应塔中部的导气孔进入反应吸收层的方案则可以对氯气上升的冲力进行缓冲并均匀化,从而使吸收反应更加充分。
第二,在所述反应塔1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13,便于在使用中向其中投入反应物,比如铁质、二氯化铁溶液等。
权利要求1.一种泄氯吸收装置,包括反应塔(1)、输氯管(105)、与输氯管相连的鼓风机(104)、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二氯化铁输液管(110)、与二氯化铁输液管相连的耐酸泵(109),所述反应塔(1)包括位于其内腔上部的喷淋装置(101)、中上部的氯气反应吸收层(102)、、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出气管(1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2),所述二氯化铁输液管(110)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所述反应塔(1)下部伸入到储液箱(2)中;反应塔还包括置换反应层(106),位于反应塔内的中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氯管(105)一端接于反应塔中部的开口处,另一端为泄氯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氯管(105)一端接于储液箱(2)上部的开口处,用于将氯气送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空腔内,另一端为泄氯输入端;在所述反应塔(1)的伸入储液箱内部、液面以上的部分开有进气导流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换反应层中的铁质反应物为多个环状、螺旋状、蜂窝状或泡沫状物,它们堆积后形成置换反应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换反应层下部有过滤栅格(10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塔(1)的中部开设有投料口(11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氯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1)有两个或多个,依次通过输氯连通管(108)相连通,其中每一个输氯连通管(108)的入口与上一级反应塔的出气管(111)相连,出口与下一级反应塔的中部开口相连或者与储液箱(2)上部的开口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泄氯吸收装置,包括反应塔、输氯管、与输氯管相连的鼓风机、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二氯化铁输液管、与二氯化铁输液管相连的耐酸泵,所述反应塔包括位于其内腔上部的喷淋装置、中上部的氯气反应吸收层、一端接于反应塔顶部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箱,所述二氯化铁输液管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所述反应塔下部伸入到储液箱中;反应塔还包括置换反应层,位于反应塔内的中下部。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所包括的吸收剂反应池和三氯化铁流出管,巧妙地把二氯化铁与铁的反应部位直接放在吸收塔的下部,使整个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简化了使用。而且,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B01D53/78GK2766939SQ20052003289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
发明者刘树伟 申请人:刘树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