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12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射流管是目前小型水气混合装置中应用较为广泛、效果较好的一种,其体积小、结 构简单、加工容易,且不需额外输入混合动力,运行成本低,混合效果好。在目前各种水气混 合装置设备中使用的射流管,多数射流口径是固定的,即其在射流时产生的真空度是一定 的,这些参数都是在设定的流量、压力下的最优运行工况参数,当流量或压力变化时,其效 率会大幅度降低,致使相关设备工作在低效高能耗状态,甚至完全无法工作。少数可调射流 器结构复杂,调节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并且射流管的调节涉及管内外的机械运动,需要密封 的工作条件,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系统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射流压力自动调节射流口径、以满足不同 的流量和压力下水与臭氧的混合、并可实现自动调节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包含有喉管、进气管和进水管,喉管连接在进水 管的出水端,进气管设置在进水管管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伸入进水管内的部分连接有气缸,气缸出气端内部设置有活塞;气 缸出气端固定在进水管管内壁设置的支架上;活塞连接有进气调节机构,由进水管管内壁 设置的支架支撑。所述的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锥形的射流嘴,出口直径小于喉管直径。所述的气缸靠近进水管入水口的一端为圆锥形。所述的活塞外壁采用可伸缩式的波纹管,活塞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的进气调节机构为长管形,出气端设置为锥形,出口直径小于射流嘴直径。所述的支架的横截面为双环形,外环直径与进水管内径相同,内环直径与进气调 节机构的外径相同,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连接架。所述的进气调节机构穿过支架的内环孔,出气端接近进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的支架设置有1-2个。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中设置的气缸、活塞、弹簧及支架共同组成了水流量的自动 调节机构,能有效依据管路中的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臭氧吸入量,实现动态情况下 系统的自适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0017]图2是A-A截面图。图中,1-气缸、2-活塞、3-支架、4-弹簧、5-支架、6_进气调节机构、7_射流嘴、 8-喉管、9-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般的射流管,其射流口径是固定的,是通过多次试验或通过长期实践得到的最 佳工况参数值确定的口径。当流体流量相对稳定时,这样的射流管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但 当流体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射流管的射流口径不再是最佳参数,气液混合就达不到最好的 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设置了喉管8、进气管9和 进水管10,喉管8连接在进水管10的出水端,进气管9设置在进水管10管壁上。其中,进 水管10和进气管9为圆管形;喉管8的两端直径与进水管10相同,中间部位直径较小;进 水管10的出水端设置有锥形的射流嘴7,出口直径小于喉管8直径。进气管9伸入进水管10内的部分连接有气缸1,气缸1为一子弹型壳体,其靠近进 水管10入水口的一端为圆锥形,能减小水流进入进水管10时的阻力,气缸1出气端固定在 进水管10管内壁设置的支架3上。气缸1出气端内部设置有活塞2,活塞2外壁设置有可伸缩式的波纹管,活塞2内 部设置有弹簧4 ;活塞2连接有进气调节机构6,由进水管10管内壁设置的支架3支撑。进 气调节机构6为长管形,出气端设置为锥形,出口直径小于射流嘴直径。支架3的横截面为双环形,外环直径与进水管10内径相同,内环直径与进气调节 机构6的外径相同,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连接架。进气调节机构6穿过支架3的内环孔,出 气端接近进水管10的出水端。支架3可设置1-2个,使进气调节机构6的放置更稳固。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水流从进水管10流入,臭氧由进气管9进入。当水经由气缸 1和进水管10管壁间的环形间隙流过时,水在气缸1的右侧产生蜗流,并进入活塞2内,形 成水压,迫使活塞2随水压沿轴线运动,带动进气调节机构6动作并平衡于某一位置。高速 水流在射流嘴7处产生负压,通过进气调节机构6,将待混合的臭氧引入喉管8。当水压产生的压力差大于弹簧4拉力时,会使活塞2向气缸1的锥形端移动,增大 射流嘴7过流截面,流速减小,喉管8喉口部真空度降低。当水压减小时,活塞会在弹簧的 拉力作用下做反向运动,射流嘴7过流截面随之减小,流速增加,喉管8喉口部真空度增大。 通过进气调节机构6在水压作用下的轴向运动引起射流嘴7过流面积的改变,使掺入的臭 氧浓度动态适应供水压力,以满足相关国家标准中对净水系统臭氧溶解浓度的要求。
权利要求1.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包含有喉管(8)、进气管(9)和进水管(10),喉管 (8)连接在进水管(10)的出水端,进气管(9)设置在进水管(10)管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进气管(9)伸入进水管(10)内的部分连接有气缸(1),气缸(1)出气端内部设置有活塞 (2);气缸(1)出气端固定在进水管(10)管内壁设置的支架(3)上;活塞(2)连接有进气调 节机构(6),由进水管(10)管内壁设置的支架(3)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 管(10)的出水端设置有锥形的射流嘴(7),出口直径小于喉管(8)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1)靠近进水管(10)入水口的一端为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2)外壁采用可伸缩式的波纹管,活塞(2)内部设置有弹簧(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 调节机构(6)为长管形,出气端设置为锥形,出口直径小于射流嘴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的横截面为双环形,外环直径与进水管(10)内径相同,内环直径与进气调节机构(6)的 外径相同,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连接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进气调节机构(6)穿过支架(3)的内环孔,出气端接近进水管(1)的出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 (3)设置有1-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自适应射流型臭氧混合装置。在目前各种水气混合装置设备中使用的射流管,多数射流口径是固定的,当流量或压力变化时,其效率会大幅度降低,致使相关设备工作在低效高能耗状态,甚至完全无法工作。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中设置的气缸、活塞、弹簧及支架共同组成了水流量的自动调节机构,能有效依据管路中的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臭氧吸入量,实现动态情况下系统的自适应。
文档编号B01F3/04GK201921643SQ20102066915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何自立, 王党格 申请人:杨凌百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