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62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粉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低杂鱼原料的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低杂鱼原料会渗出部份液体,这些液体里面含有蛋白质及鱼肉固形物,称为蛋白液,蛋白液里鱼肉固形物的含量是4-5%,如果这部份蛋白液不充分利用,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废弃的蛋白液也会破坏环境,因为鱼粉蛋白液里的蛋白质是一种极易腐败的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就会腐败,腐败以后散发出来的气体腥臭剌鼻难闻,在空气中持久漂散,对空气构成了极大的污染。而蛋白液经过浓缩干燥后得到鱼粉,这就降低了鱼粉生产成本。但目前对这些鱼粉蛋白液的回收利用,还没有较理想的办法,回收时是直接加热蒸发浓缩,浓缩所产生的蒸汽向空气中漂散,另一种办法就是只能作为污物进行处理。这两种方法都是极不可行的。在蛋白液的回收过程中,既要避免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又要达到回收彻底,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提供一种理想的回收鱼粉蛋白的装置,对鱼粉生产是一种技术进步的有力措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克服鱼粉生产过程鱼粉蛋白液废弃不用,而造成浪费及污染环境的不足,通过浓缩回收鱼粉蛋白液,降低鱼粉生产的成本,增加效益。上述目的的实现,是因为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由一效浓缩器通过排气管与二效浓缩器相连通,一效浓缩器通过初级排气管、汽液分离器及次级排气管与三效浓缩器连通,二效浓缩器也通过初级排气管、汽液分离器及次级排气管与三效浓缩器相连通,一效浓缩器、二效浓缩器及三效浓缩器的贮液室通过水管相连通,三效浓缩器通过初级排气管、汽液分离器及次级排气管与三效冷凝器相连通,真空泵通过气管与三效冷凝器相连通,使三效冷凝器、三效浓缩器,以及一效浓缩器贮液室和二级浓缩器C液室都能形成负压环境,二效浓缩器通过排气管与二效冷凝器相连通,风机通过二效冷凝器的气管使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及一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形成负压环境。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一效浓缩器通过外接干燥鱼粉后所产生的热蒸汽加热浓缩进入的鱼粉蛋白液,未消耗完的热量再通过蒸汽管进入二效浓缩器里加热浓缩进入的鱼粉蛋白液,加热浓缩鱼粉蛋白液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蒸发热气管加热浓缩三效浓缩器里的鱼粉蛋白液,经过多效浓缩后的蛋白液,已达到了相当高的鱼肉固形物含量,经过真空浓缩后,即可再次进入干燥机中干燥而成为鱼粉。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鱼粉生产中所产生的蒸汽及热气,不浪费能源,也不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了鱼粉生产中的下脚料,降低了鱼粉生产的成本,达到了治理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再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效浓缩器1、二效浓缩器2、三效浓缩器3、二效冷凝器4及三效冷凝器5组成,上述部件外观均是圆筒形状,附图1所示均是上述部件剖示后的结构。一效浓缩器1下部是贮液室1-1,中部是与贮液室1-1相通的列管1-2,列管1-2之间的空隙即为热交换室1-3,热交换室1-3与贮液室1-1之间由隔板隔开不相通,热交换室 1-3与上部液体分配室1-11之间由隔板隔开不相通。在一效浓缩器1的外部,设置有让热蒸汽进入热交换室1-3的进气管1-4,设置有热交换后的热蒸汽排出的排气管1-5,贮液室 1-1中蛋白液通过液体泵1-10自上而下地在列管1-2中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与热交换室 1-3中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蒸发并逐渐浓缩。一效浓缩器1的外部也设置有与贮液室1-1 相通的蛋白液加热后所产生的热空气排出的初级排气管1-6,初级排气管1-6把热空气先排入汽液分离器1-7中,在汽液分离器1-7中汽液得到分离,液体回流入贮液室1-1,热空气通过次级排气管1-8排入三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3-3,与三级浓缩器列管3-2中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一效浓缩器贮液室1-1与二效浓缩器贮液室2-1及三效浓缩器贮液室3-1通过管道相通,蛋白液首先进入三效浓缩器的贮液室3-1,然后进入二效浓缩器的贮液室2-1最后才进入一效浓缩器的贮液室1-1,蛋白液进入浓缩器的方向与热气流通过浓缩器的方向相反。二效浓缩器2的结构与一效浓缩器1相同,在一效浓缩器交换室1-3中交换后的热蒸汽一部份冷凝而为冷凝水从冷凝水管1-9中排出,一部份热蒸汽通过排气管1-5排向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2-3,在这里与二效浓缩器列管2-2中循环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蒸发并逐渐浓缩,在二效浓缩器交换室2-3中交换后的热蒸汽一部份冷凝而为冷凝水从冷凝水管2-8中排出。余下利用后的热蒸汽通过排气管2-4排入二效冷凝器4,在这里得到冷凝而成为水及干净空气排出。在二效浓缩器2中被加热的蛋白液也同样产生热空气,这些热空气通过二效浓缩器的初级排气管2-5排向汽液分离器2-6,在这里汽液得到分离,液体流回贮液室2-1,汽体通过次级排气管2-7进入三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3-3,与三效浓缩器列管3-2中循环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蒸发并逐渐浓缩,在三效浓缩器效换室3-3交换后的热蒸汽冷凝为水从冷凝水管3-7中排出。被加热的蛋白液后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初级排气管 3-4排向汽液分离器3-5,在这里汽液得到分离,液体流回贮液室3-1,汽体通过次级排气管 3-6排入三效冷凝器5中,在这里,经过冷凝一部份成为水排出,一部份气体通过真空泵6抽向水池洗涤后再排出。真空泵6在工作中,使三效冷凝器5及三效浓缩器3的内部形成了负压环境,也使一效浓缩器的贮液室1-1,二效浓缩器的贮液室2-1形成了负压环境。同时风机7的工作,也使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2-3及一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1-3形成负压环境。这样更利于热蒸汽及热空气的流动,也更利于蛋白液的流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首先启动真空泵6及风机7,使三效冷凝器5及三效浓缩器3的内部形成了负压环境,也使一效浓缩器的贮液室1-1,二效浓缩器的贮液室2-1形成了负压环境。也使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2-3及一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1-3形成负压环境。开启进液管道使蛋白液进入三效浓缩器贮液室3-1,二效浓缩液贮液室2-1及一效浓缩器贮液室1-1,并开启循环泵使蛋白液在三个浓缩器的列管中循环,开启进气管1-4,使加热干燥鱼粉后所产生的废热蒸汽进入一效浓缩器交换室1-3,与在一效浓缩器列管1-2中循环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使蛋白液蒸发浓缩,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从冷凝水管1-9中排出。一部份热蒸汽二次利用通过排气管1-5排向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2-3,在这里与二效浓缩器列管2-2中循环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使蛋白液蒸发浓缩,热交换后产生的冷凝水从冷凝水管2-8中排出,余下利用后的热蒸汽通过排气管2-4排入二效冷凝器4,在这里得到冷凝而成为水及干净空气排出,因为热蒸汽已被充分利用,蒸汽中所含有的鱼粉腥臭气味已被基本吸收完全,排出的气体不再有鱼粉的特殊臭味。在一效浓缩器1及二效浓缩器2被加热蒸发的蛋白液,同样具有较高的温度,这些高温所产生的蒸汽通过一效浓缩器的初级排气管1-6排入汽液分离器1-7中,在汽液分离器1-7中汽液得到分离,液体回流入贮液室1-1,热空气通过次级排气管1-8排入三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3-3,与三级浓缩器列管3-2中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也通过二效浓缩器的初级排气管2-5排向汽液分离器2-6,在这里汽液得到分离,液体流回贮液室2-1,汽体通过次级排气管2-7进入三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3-3,与三效浓缩器列管3-2中循环的蛋白液进行热交换,共同作用使三效浓缩器贮液室3-1中的蛋白液得到蒸发浓缩。利用后的热蒸汽冷凝为冷凝水从冷凝水管3-7排出,一部份气体通过初级排气管3-4排向汽液分离器3-5,在这里汽液得到分离,液体流回贮液室3-1,汽体通过次级排气管3-6排入三效冷凝器5中,在这里,经过冷凝一部份成为水排出,一部份气体通过真空泵6抽向水池洗涤后再排出。 经过多效浓缩器的蒸发浓缩后,蛋白液从最初的固形物含量4-5%提高到28-30 %,再经过真空浓缩则可重新通过进入鱼粉干燥机里干燥成为鱼粉成品。
权利要求1. 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是由一效浓缩器(1)通过排气管(1- 与二效浓缩器( 相连通,一效浓缩器(1)通过初级排气管(1-6)、汽液分离器(1-7)及次级排气管(1-8)与三效浓缩器(3)连通,二效浓缩器(2)也通过初级排气管0-5)、汽液分离器(2-6)及次级排气管(2-7)与三效浓缩器C3)相连通,一效浓缩器(1)、二效浓缩器(2)及三效浓缩器(3)的贮液室(1-1)、(2-1)及(3-1)通过水管相连通,三效浓缩器C3)通过初级排气管(3-4)、汽液分离器(3- 及次级排气管(3-6)与三效冷凝器( 相连通,真空泵(6)通过气管与三效冷凝器( 相连通,使三效冷凝器(5)、三效浓缩器(3),以及一效浓缩器贮液室(1-1)和二效浓缩器贮液室都能形成负压环境,二效浓缩器( 通过排气管(2-4)与二效冷凝器(4)相连通,风机(7)通过二效冷凝器的气管使二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2- 及一效浓缩器的热交换室(1- 形成负压环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鱼粉蛋白液浓缩回收装置。目前对鱼粉蛋白液的回收利用,没有较理想的办法,回收时是直接加热蒸发浓缩,或作为污物进行处理。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本实用新型一效浓缩器通过外接干燥鱼粉后所产生的热蒸汽加热浓缩进入的鱼粉蛋白液,未消耗完的热量再通过蒸汽管进入二效浓缩器里加热浓缩进入的鱼粉蛋白液,加热浓缩鱼粉蛋白液所产生的热蒸汽通过蒸发热气管加热浓缩三效浓缩器里的鱼粉蛋白液,经过多效浓缩后的蛋白液,即可再次进入干燥机中干燥而成为鱼粉。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鱼粉生产中所产生的蒸汽及热气,不浪费能源,达到了治理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文档编号B01D1/26GK202286145SQ2011203729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6日
发明者何信国 申请人:何信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