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ub>2</sub>还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386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NO<sub>2</sub>还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气体反应装置,尤其是涉及ー种转换效率高、能均匀分布进气的NO2还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空气污染物的NOx主要是指NO和NO2,其中以NO2为主。这两类气体的对于人体呼吸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是形成光 化学烟雾和酸雨的ー个重要原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技术的发展,对于这类有害气体的检测逐渐由效率和检测精度都较低的实验室检测转变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实时在线监测。该方法的原理是N0和过量0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O2,当激发态的NO2转变为基态的NO2吋,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光子的数目与參加反应的NO含量呈正比。而NO2本身并不与O3发生反应,所以当直接检测空气时,得到的是NO的含量。若将空气事先通入NO2还原装置,将其中的NO2转换为NO后再进行监测,则所得检测结果为空气中总NOx的含量,两者差值即为空气中NO2的含量。NO2还原装置的原理是利用钥丝在一定条件下使NO2还原为NO。在现有NO2还原装置的设计中,由于样气的导入方式不够合理,使得样气和钥催化剂接触不完全,从而造成高浓度测定时气体的转换效率低。另外,结构上的其它缺陷还会导致反应炉体内产生死体积、样气与反应炉体内部的某些结构发生非目标化学反应,同样也会影响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转换效率稳定、能均匀分布进气、避免发生非目标化学反应及避免产生死体积的NO2还原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ー种NO2还原装置,包括保温壳体和设置在保温壳体内的反应炉体,所述反应炉体外壁包覆有加热层,该加热层上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反应炉体中部水平叠放有钥网层,所述反应炉体底部有一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反应炉体上方有一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作为ー种优选方式,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一測量反应炉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钼电阻。作为ー种优选方式,所述保温壳体和反应炉体之间填充有高温棉。作为ー种优选方式,所述保温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NO2还原装置转换效率低的缺点,采用炉体内采用多层钥网作为催化剂,一方面増大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另ー方面起到气流分布盘流的作用,使样气与钥网的接触更有效。该设计结构简单、实施容易、防堵性能好,还原效率可达96%以上,适用于连续运转的分析仪器中。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1,ー种NO2还原装置,包括不锈钢保温壳体I和设置在不锈钢保温壳体I内的反应炉体4,保温壳体I和反应炉体4之间填充有隔热保温的高温棉3 ;反应炉体4外壁包覆有加热层5,该加热层5上设置有加热棒7和測量加热层5内温度的钼电阻8,反应炉体4中部水平叠放有多层钥网层6,反应炉体4底部有一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9,反应炉体4上方有一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2。这种NO2还原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加热层5上的加热棒7在外部控温部件的控 制下将反应炉体4加热并保持在400°C左右,样气由进气管9进入反应炉体4,与反应炉体4中部水平叠放的多层钥网层6充分接触,在高温状态下,经过活化的钥网层6将样气中的NO2全部还原为NO,反应式为3N02+Mo = 3N0+Mo03O反应后的气体经过排气管2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钥转化率会有所下降,可向反应炉体4中通入纯净的氢气进行再生,以恢复NO2还原装置的转化效率。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NO2还原装置和其工作过程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NO2还原装置,包括保温壳体和设置在保温壳体内的反应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体外壁包覆有加热层,该加热层上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反应炉体中部水平叠放有钥网层,所述反应炉体底部有一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反应炉体上方有一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NO2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内设置有一測量反应炉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O2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钼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NO2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和反应炉体之间填充有高温棉。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NO2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为不锈钢壳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反应装置,公开了一种NO2还原装置,包括保温壳体和设置在保温壳体内的反应炉体,所述反应炉体外壁包覆有加热层,该加热层上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反应炉体中部水平叠放有钼网层,所述反应炉体底部有一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反应炉体上方有一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转换效率高和防堵性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D53/56GK202427358SQ20112050812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刘明, 孙岩, 田耘 申请人: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