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28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灰筒,尤其是一种用于脉冲式滤筒除尘器中的储灰筒。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一种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其中脉冲式式滤筒除尘器是一种新型的过滤除尘装置,具有净化效率高、外形尺寸小、过滤面积大、过滤效果好、压力损失小、滤筒使用寿命长、安装维修快捷方便、可连续使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材、水泥、机械、化工、电力等行业中的含尘气体的净化与粉尘物料的回收。脉冲式滤筒除尘器设有进风口、气包、脉冲式控制仪、储灰筒等结构,在实际工作中,脉冲式滤筒除尘器中的颗粒和粉尘都是通过灰斗直接掉落到储灰筒中的,由于有的颗粒比较大,直接从灰斗掉落到储灰筒中会对储灰筒的底面造成损坏,长时间保持这样的话,容易使得储灰 筒的底面被打穿,然后就需要更换整个储灰筒,这样不但降低了除尘效率,还提高了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储灰筒底面损坏,降低生产成本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包括筒体、弹性垫圈和保护板;所述弹性垫圈固定在筒体底部;所述弹性垫圈上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筒体内壁的直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中央通过旋转轴设有可旋转的翻板。优选的,所述翻板呈圆盘状。优选的,所述翻板的直径小于弹性垫圈内壁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翻板的厚度与筒体底面厚度相同。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通过在储灰筒底面增设弹性垫圈和保护板,这样当除尘器中的颗粒和粉尘落入到储灰筒中时,会直接落到保护板上,不会对储灰筒的底面造成损伤,弹性垫圈可以对保护板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当保护板损坏后,不需要更换整个储灰筒,只需更换保护板即可,提高了除尘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的翻板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14]其中1、筒体;2、翻板;3、旋转轴;4、弹性垫圈;5、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包括筒体I、弹性垫圈4和保护板5 ;所述弹性垫圈4固定在筒体I底部;所述弹性垫圈4上设有保护板5 ;所述保护板5与筒体I内壁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筒体I底部中央通过旋转轴3设有可旋转的翻板2 ;所述翻板2呈圆盘状;所述翻板2的直径小于弹性垫圈4内壁的直径;所述翻板2的厚度与筒体I底面厚度相同。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的翻板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除尘器中的颗粒和粉尘通过灰斗进入到储灰筒时,由于储灰筒底部增设了保护板5,颗粒和粉尘直接落到保护板5上,这样就避免了对储灰筒的底面造成损坏,而且还在在保 护板5下方增设了弹性垫圈4,可以对保护板5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当储灰筒使用一段时间后,保护板5被击穿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翻转储灰筒下方的翻板2,通过翻板2把保护板5顶离弹性垫圈4,然后在储灰筒下方手动把保护板5顶翻,再从储灰筒上方把损坏的保护板5取出,更换新的保护板5到弹性垫圈4上,储灰筒就可以继续使用,不需要更换整个储灰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储灰筒的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除尘效率。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垫圈和保护板;所述弹性垫圈固定在筒体底部;所述弹性垫圈上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筒体内壁的直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其特在于所述筒体底部中央通过旋转轴设有可旋转的翻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其特在于所述翻板呈圆盘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其特在于所述翻板的直径小于弹性垫圈内壁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其特在于所述翻板的厚度与筒体底面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式滤筒除尘器储灰筒,包括筒体、弹性垫圈和保护板;所述弹性垫圈固定在筒体底部;所述弹性垫圈上设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筒体内壁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筒体底部中央通过旋转轴设有可旋转的翻板;所述翻板呈圆盘状;所述翻板的直径小于弹性垫圈内壁的直径;所述翻板的厚度与筒体底面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避免了储灰筒的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除尘效率。
文档编号B01D46/42GK202654863SQ2012202012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徐水生 申请人:苏州市创星通风除尘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