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节器、相关系列的压力调节器以及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92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压力调节器、相关系列的压力调节器以及喷雾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流体的压力调节器以及包括至少两个这种压力调节器的一系列的压力调节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喷雾系统,该喷雾系统包括这种压力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对诸如为水的流体进行喷雾的领域中,已知的是使用定位在流体贮存器和用于流体的喷雾喷嘴之间的压力调节器,以调节所喷雾的流体的压力。压力调节器使得能够将恒定的流体压力传递至喷雾喷嘴,并且压力调节器例如被集成到诸如为高压清洁器的喷雾系统中。

因此,在EP-A2-1 672 458中已知的压力调节器包括:用于调节流体的压力的调节装置以及设置有用于接纳流体的入口的主体、用于接纳调节装置的容置部以及用于分配流体的出口。在这种调节器中,调节装置被定位在入口和出口之间,并使得能够调节分配在出口上的流体的压力。

这种压力调节器的制造和结构是复杂的,并且构成压力调节器的不同元件的组装未被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更具体地旨在通过提出具有简化的制造和结构的压力调节器来解决这些缺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包括用于调节流体的压力的调节装置以及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用于接纳流体的入口、限定出用于接纳调节装置的容置部的圆周壁、以及用于流体的分配出口,调节装置在用于接纳流体的入口和用于分配流体的出口之间被定位在容置部中,并且调节装置包 括:

-座体,该座体限定出流体通路孔口,

-门,该门能沿座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座体在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封闭位置,门阻塞通路孔口,在打开位置,门释放通路孔口,

-膜,膜机械地固定至门,以及

-支承弹簧,该支承弹簧用于将膜压靠座体,支承弹簧能够将支承力施加在膜上,膜能相对于座体在打开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膜与座体一同限定出用于穿过通路孔口的流体的通路空间,通路空间能够将流体朝向出口引导,在封闭位置,膜与座体紧密地接触并阻塞通路空间。

根据本发明,座体为与主体分离的单独部件,并且设置有用于接纳密封垫圈的外周凹槽,该密封垫圈能够承靠圆周壁或定位在圆周壁和座体之间的桶锭部(butt)的裙部。

由于本发明,主体的结构被简化,并且构成压力调节器的不同元件的组装更加容易。实际上,座体为与主体分离的单独部件的事实使得能够通过单独地生产座体和主体而有利于主体的制造。此外,这允许在主体中单侧地组装构成调节装置的不同元件,这简化了主体的结构并有利于组装。此外,将密封垫圈与座体相关联使得能够有利于将座体插入并组装在调节器装置的接纳容置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但可选的方面,这种压力调节器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并单独地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来考虑:

-弹簧被配置成:使得当流体将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力施加在移动门和膜上时,移动门处于封闭位置并且膜处于打开位置,以及使得当流体将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力施加在移动门和膜上时,膜处于封闭位置并且移动门处于打开位置,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移动门包括用于封闭通路孔口的上游端、下游端以及杆,杆延伸穿过通路孔口并将上游端连接至下游端,而调节器装置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充当弹簧的一方面与膜和移动门的另一方面之间的界面;

-主体沿中心轴线包括封闭端部以及用于将压力调节装置与主体组装的敞 开端部,圆周壁将敞开端部和封闭端部连接;

-密封垫圈承靠圆周壁,并且,调节器装置包括紧固至主体的盖,盖包括限定出用于弹簧的接纳空间的外周轮廓,外周轮廓沿中心轴线并相对于座体包括弹簧的支承的远端以及近端,近端限定出与膜相对的开口,弹簧被定位在远端端部和膜之间;

-座体包括外周壁,外周壁限定出用于膜和盖的近端的接纳区域,并且膜包括抵靠座体的径向于中心轴线延伸的支承腹板以及从支承腹板朝向盖延伸的外部圆筒形壁,外部圆筒形壁被径向地卡在外周壁和近端之间;

-调节器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出口处的压力的调整构件,调整构件包括桶锭部以及用于调整桶锭部相对于座体的位置的调整部件,该调整部件限定出相对于座体保持桶锭部至少两个位置,至少两个位置沿中心轴线相对于彼此偏置,对于桶锭部的至少一个保持位置,密封垫圈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桶锭部的裙部;

-桶锭部包括接触壁,接触壁与弹簧接触并径向于裙部延伸,而弹簧被定位在膜和接触壁之间,并且桶锭部的保持位置与接触壁相对于座体的不同位置相对应;

-对于桶锭部相对于座体的保持位置中的一个,裙部和密封垫圈限定出将入口连接至出口的流体循环空间;

-调整部件限定出用于桶锭部的至少三个保持位置,至少三个保持位置沿中心轴线相对于彼此偏置,而裙部包括用于接纳附加的密封垫圈的外周凹槽,该附加的密封垫圈与圆周壁紧密接触,对于用于桶锭部的保持位置中的两个,密封垫圈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裙部。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流体的压力调节器以及包括至少两个压力调节器的一系列的压力调节器。根据本发明,该系列包括如上限定的第一调节器以及如上限定的第二调节器,并且,在第一调节器和第二调节器中,座体、门、以及膜是相同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喷雾系统,包括流体贮存器、用于流体的喷雾喷嘴以及 安装在流体贮存器和喷雾喷嘴之间的压力调节器。根据本发明,压力调节器为以上限定的压力调节器。

附图说明

根据仅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并且参照附图给出的以下说明,本发明将被更好的理解并且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更清楚地显现,在附图中:

-图1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压力调节器的喷雾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系统的压力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压力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压力调节器的沿图2中的平面IV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压力调节器的透视图;

-图6为图5的压力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压力调节器的沿图5中的平面VII的截面图;

-图8为图5至图7的压力调节器的具有剖面的局部透视图,该压力调节器处于第一配置;以及

-图9为处于第二配置下的压力调节器的与图8类似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喷雾系统10包括流体F贮存器1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压力调节器14以及喷雾喷嘴16。

喷雾系统10还包括能够将流体F从贮存器12朝向压力调节器18输送的第一管道18以及能够将已经穿过压力调节器14的流体F输送到喷雾喷嘴16的第二管道20。

喷雾系统10例如为高压清洁器,流体F例如为水。

压力调节器14能够调节第一管道18中的源自贮存器12的流体F的压力并且以调节的压力经由第二管道20将流体F传递到喷雾喷嘴16。

换而言之,压力调节器14一方面被安装在流体贮存器12和第一管道18 之间,并且另一方面被安装在第二管道20和喷雾喷嘴16之间。

喷雾喷嘴16被配置成喷雾流体F。喷雾喷嘴16例如包括用于手动地控制流体F的喷雾的构件(未示出)并能够基于手动控制构件的视觉(vision)而喷雾流体F。

如图2至图4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压力调节器14包括主体22以及用于调节流体F的压力的调节装置24。

主体22包括用于接纳流体F的入口26以及用于分配流体F的出口28。

主体22包括圆周壁30,圆周壁30限定出用于接纳调节装置24的以轴线Z1为中心的容置部32,轴线Z1在图2至图4中是垂直的。

如图3所示,主体22沿轴线Z1还包括封闭端部36以及用于将压力调节装置24与主体22组装的敞开端部34。

主体22进一步包括容置部32中的接纳在入口26上的第一流体F吸入部件40以及将容置部32与出口28连接的第二部件42。

入口26包括用于将主体22连接至第一管道18的器件(未示出)。

出口28包括用于紧固至第二管道20的端件44。

圆周壁30将敞开端部34与封闭端部36连接。

调节装置24在入口26和出口28之间被定位在容置部32中。

调节装置24包括座体48、能沿座体48的中心轴线Z1相对于座体48移动的门(gate)50以及机械地固定至门50的膜52。

中心轴线大体平行于轴线Z1延伸、与图2至图4中的轴线Z1结合并在下文具有同一附图标记。

调节装置24还包括缓冲件54、用于将膜52压靠座体48的弹簧56以及机械地固定至主体22的盖58,盖58限定出用于接纳弹簧56的空间60。

座体48包括第一座62,第一座62限定出用于流体F的通路的孔口64并且与移动门50相关联。更具体地,第一座62围绕通路孔口64。

座体48包括与膜52相关联的第二座66。

座体48包括外周壁70,外周壁70限定出区域72,区域72用于接纳膜52 以及盖58的相对于座体48的近端74。外周壁70是圆筒形的。

座体48沿外周壁70包括用于接纳第一密封垫圈78的外周凹槽76,第一密封垫圈78能够承靠圆周壁30的内表面。第一密封垫圈78是例如由弹性体制成的O形环。

座体48还在外周壁70处包括沿径向于中心轴线Z1的方向的贯通孔口79,贯通孔口79连接至出口28。

座体48是与主体22分离的单独部件。它因此不与主体22为单件。

座体48被机械地固定至主体22。它例如被焊接至主体22。

门50能在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封闭位置,门50阻塞孔口64并与第一座62密封接触,在打开位置,门50释放孔口64。

门50包括上游端80、下游端82以及杆84,杆84将上游端80连接至下游端82。

上游端80具有适于承靠第一座62的形状,以在门50处于封闭位置时阻塞通路孔口64。

下游端82包括用于与缓冲件54配合的凸出部85以被紧固至缓冲件54。

杆84延伸穿过通路孔口64。

膜52机械地固定至门50。

膜52能在打开位置和封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打开位置,膜52与座体66一同限定出用于已经穿过通路孔口64的流体F的通路空间86,在封闭位置,膜52与第二座66密封接触并阻塞通路空间86。

在图4中,膜52被示出处于封闭位置。

通路孔口64以中心轴线Z1为中心。流体F大体平行于中心轴线Z1穿过通路孔口64并且大体径向于中心轴线Z1穿过通路空间86。

膜52包括抵靠第二座66的支承腹板(web)88,支承腹板88径向于中心轴线Z1延伸。

膜52还包括从支承腹板88朝向敞开端部34延伸的外部圆筒形壁90和内部圆筒壁92。

膜52例如由弹性体制成。

支承腹板88能够在由弹簧56施加在膜52上的支承力E1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座66承靠第二座66。

支承力E1在与流体F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通过调节装置24施加在通路孔口64处。

外部圆筒形壁90径向于中心轴线Z1卡在外周壁70与盖58的近端74之间。

内部圆筒形壁92径向于中心轴线Z1卡在缓冲件54与下游端82之间,以被机械地固定至移动门50和缓冲件54。

由于支承腹板88和外部圆筒形壁90卡在外周壁70与盖50的近端74之间以及内部圆筒形壁92卡在缓冲件54与下游端82之间,膜52确保座体48和用于接纳弹簧56的空间60之间的密封。

缓冲件54充当弹簧56的与膜52的另一方面和具体地支承腹板88之间的界面。

缓冲件54包括用于接纳下游端82和内部圆筒形壁92的容置部94以及与支承腹板88接触的接触腹板96。

缓冲件54能够将支承力E1传递至膜52和门50。

容置部94沿中心轴线Z1朝向敞开端部34包括第一圆筒形部件94A和将第一圆筒形部件94A延伸的第二圆筒形部件94B。

第二圆筒形部件94B接纳下游端82的一部分并且与凸出部85配合,以将门50机械地固定至缓冲件54。

第一圆筒形部件94A具有比第二圆筒形部件94B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接纳下游端82和内部圆筒形壁92,内部圆筒形壁92通过卡在下游端82和第一圆筒形部件94A的内壁之间而被机械地固定至缓冲件54和移动门50。

接触翼96包括与弹簧56接触的接触表面96A,弹簧56将支承力E1施加在接触表面96A上。接触表面96A与弹簧56接触。

接触翼96还包括与接触表面96A相反的另一接触表面96B,另一接触表 面96B与支承腹板88接触。

弹簧56能够通过缓冲件54将支承力E1施加在膜52和门50上。

弹簧56沿中心轴线Z1定位在接触表面96A和盖58之间并且将支承力E1施加在缓冲件54上,缓冲件54将该支承力E1传递至膜52和门50。

更具体地,弹簧56定位在接纳空间60中并且卡在接触表面96A和盖58之间。

弹簧56被配置成:使得当流体F沿中心轴线Z1将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力施加在移动门50和膜52上时,移动门50处于封闭位置并且膜52处于打开位置,以及使得当流体F沿中心轴线Z1将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的力施加在移动门50和膜52上时,膜52处于封闭位置并且移动门50处于打开位置。

弹簧56还被配置成:使得当流体F沿纵向轴线Z1将介于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之间的力施加在移动门50和膜52上时,上游端80与第一座62和支承腹板88分离或与第二座66分离。在该配置下,流体F于是穿过通路孔口64、然后穿过通路空间86。

换而言之,弹簧56的刚度和/或长度例如被配置成:使得基于由流体F施加在移动门50和膜52上的力,移动门50和膜52处于上文描述的位置。

一般来说,弹簧56被配置成使得:对于弹簧在接触表面96A和盖58之间延伸的给定距离,移动门50和膜52根据由流体F施加在移动门50和膜52上的力而处于上文描述的位置。

第一预定阈值例如等于13.5牛顿并且与1.2巴的流体F的压力相对应,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二预定阈值例如等于11.3牛顿并且与1巴的流体F的压力相对应。

有力地,盖58包括开口(未示出),该开口沿中心轴线Z1穿过并且适于使空气能够在接纳空间60和压力调节器14的外部之间经过。

盖58包括外周轮廓98和用于紧固至主体22的翼100。

有利地,盖58焊接至主体22。

外周轮廓98限定出用于弹簧56的接纳空间60并且沿中心轴线Z1包括近 端74和用于支承弹簧56的远端102,近端74限定出与膜52相对的开口101。外周轮廓98为圆筒形的。

近端74径向地承靠外部圆筒形壁90并且保持外部圆筒形壁90承靠外周壁70。

紧固翼100绕外周轮廓98径向地于中心轴线延伸。

紧固翼100紧密地承靠外周壁70的一端。

紧固翼100包括用于紧固至主体22的表面104,表面104具有与主体22的紧固壁106互补的形状。紧固表面104和紧固壁106具有遵循盖58到主体22的紧固的适当的形状,以确保容置部32和压力调节器14的外部之间的密封。

支承端102与弹簧56接触,弹簧56定位在支承端102和接触表面106A之间。

支承端102例如包括适于使空气在接纳空间60和压力调节器14的外部之间经过的贯通开口。

座体48与主体22分离的事实使得能够简化主体22的结构和制造。

此外,座体48不与主体22为单件的事实还允许在接纳空间60中通过单侧将构成调节装置24的不同元件单侧地组装。因此,主体沿轴线Z1的两个端部没有必要都敞开,如果必要的话,仅在一侧(即,仅在端部34处)敞开,而端部36是封闭的。

此外,在座体48和圆周壁30之间使用第一密封垫圈78使得能够有利于将座体48组装在主体22上并且保证圆周壁30和外周壁70之间的密封。

座体48、移动门50、膜52和弹簧56使得能够保证传递至出口28的流体的压力的调节。实际上,座体48、移动门50、膜52和弹簧56使得能够在出口28上以恒定压力传递流体,流体的压力取决于弹簧56的特征以及沿中心轴线Z1在支承端部102和接触表面96A之间测量的距离,该特征诸如为弹簧的刚度和长度。

此外,第一密封垫圈78和膜52提供接纳空间60相对于已经穿过通路孔口64的流体的密封的事实使得能够具有压力的精确调节,因为流体仅流动穿过通 路孔口64、通路空间86和贯通孔口79。因此,主要地,由弹簧56施加的支承力E1确定出口流体28的压力。

通路孔口64、通路空间86和贯通孔口79限定出将入口26连接至出口28的流体循环管道并且使得能够在出口28上以调节的压力传递流体F,而膜52和紧固翼100形成所述循环管道的密封壁。

参考图5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压力调节器214。

压力调节器214能够在压力调节器14的位置处被安装在喷雾系统10中。

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压力调节器214的与压力调节器14的元件类似的元件不再描述并且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压力调节器214的操作能与压力调节器14的操作比较。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区别将在下文描述。

压力调节器214包括主体222和用于调节流体F的压力的调节装置224。

主体222包括用于接纳流体F的入口26和用于分配流体F的出口28。

主体222包括圆周壁230,圆周壁230限定出用于接纳调节装置224的以轴线Z1为中心的容置部32,轴线Z1在图5至图9中是垂直的。

主体222包括用于将压力调节装置24与主体22组装的敞开端部34、封闭端部36、容置部32中的接纳在入口26上的第一流体F吸入部件40以及将容置部32连接到出口28的第二部件42。

主体222进一步包括径向地于圆周壁130延伸的舌状部232。舌状部232从主体222的其余部分朝向主体222的外部伸出,即沿与轴线Z1相反的方向伸出。

圆周壁230将敞开端部34和封闭端部36连接。

圆周壁230限定出第一圆筒部分233和第二圆筒部分234。

沿轴线Z1,第一圆筒部分233在封闭端部36和第二圆筒部分234之间延伸,而第二圆筒部分234在第一圆筒部分232和敞开端部34之间延伸。

第一圆筒部分232的直径小于第二圆筒部分233的直径。

调节器装置224包括座体48、沿中心轴线Z1移动的移动门50、膜52、缓冲件54和弹簧56。

调节器装置224还包括用于调整出口28处的流体F的压力的调整构件236,调整构件236限定出用于接纳弹簧56的空间237。

座体48机械地固定至主体222并且例如焊接至主体222。

膜52的外部圆筒壁90径向于中心轴线Z1卡在座体48的外周壁70和调整构件236之间。

弹簧56沿中心轴线Z1定位在接触表面96A和调整构件236之间并且将支承力E1施加在缓冲件54上,缓冲件54将该支承力E1传递至膜52和门50。

更具体地,弹簧56定位在接纳空间237中并且卡在接触表面96A和调整构件236之间。

调整构件236包括沿中心轴线Z1相对于座体48移动的移动部件238以及用于调整桶锭部(butt)238相对于座体48的位置的调整部件240。

调整构件236包括用于改变桶锭部238相对于座体48的位置的按钮242。

桶锭部238包括与敞开端部34相对的主翼244以及沿中心轴线Z1从主翼244朝向封闭端部36延伸的外周裙部246。

桶锭部238还包括沿中心轴线Z1从主翼244朝向座体48延伸的内毂248、径向于裙部246延伸的块状部(slug)252以及径向于裙部246延伸的接触壁254。

弹簧56定位在缓冲件54和接触壁254之间。更具体地,接触壁254与弹簧的一端接触并且接触表面96A与弹簧56的另一端接触。

裙部246定位在圆周壁230和外周壁70之间。因此,第一密封垫圈78能够承靠外周裙部246。

裙部246相对于敞开端部34和主翼244包括近端圆筒形部件256,近端圆筒形部件256沿中心轴线Z1由远端圆筒形部件258延伸。

近端圆筒形部件256定位成与第二圆筒部分234相对,远端圆筒部件258定位成与第一圆筒形部件233相对。

近端圆筒形部件256设置有用于接纳第二密封垫圈262的外周凹槽260。

外周凹槽260和第二密封件262沿中心轴线Z1定位在敞开端部34附近, 即定位成距敞开端部34例如2厘米。

不论桶锭部238的位置,第二密封件262能够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第二圆筒部分234的内表面。第二密封件262一方面确保圆周壁230和裙部246之间的相对于压力调节器214的开始环境的密封以及另一方面相对于具体地围绕压力调节器214的空气和已经穿过通路空间86和贯通孔口79并朝向出口28循环的流体的密封。

远端圆筒形部件258设置有用于接纳第三密封垫圈266的外周凹槽264。

外周凹槽264和第三密封件266沿中心轴线Z1定位在第一密封件78附近。

不论桶锭部238的位置,第三密封件266能够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第一圆筒部分233的内表面。第三密封件266在圆周壁230和裙部246之间提供相对于源自入口26并朝向座体48循环的流体的密封。

第二密封件262和第三密封件266为例如由弹性体制成的O形环。

调整部件240机械地固定至座体48并且例如焊接至座体48。

调整部件240定位在裙部246内部。

调整部件240沿中心轴线Z1包括与膜52相对的第一敞开端部268以及用于内毂248的通路的第二敞开端部270。

调整部件240还包括外周轮廓272,外周轮廓272设置有用于引导块状部252的槽274,块状部252定位在槽274内部并能在槽274内部移动。

调整部件240进一步包括用于接纳第四密封垫圈278的外周凹槽276,第四密封垫圈278能够承靠裙部246的内表面。第四密封件278确保裙部246和调整部件240之间的相对于已经穿过通路空间86和贯通孔口79并朝向出口28循环的流体F的密封。

第四密封件278为例如由弹性体制成的O形环。

在图2至图6的示例中,调整部件240限定出相对于座体保持桶锭部、沿中心轴线Z1相对于彼此偏置并与接触壁254相对于座体48的三个不同位置相对应的三个位置。

三个保持位置各自与桶锭部238的保持位置相对应,在桶锭部238的保持 位置,桶锭部238相对于座体48固定,对于三个保持位置,由弹簧56施加在膜52和移动门50上的支承力E1是不同的。

更具体地,引导槽274限定出桶锭部的三个保持位置,桶锭部的三个保持位置与块状部252在槽274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

如图8和图9所示,引导槽274包括侧部280,侧部280限定出用于保持块状部252的两个表面282、284,两个表面282、284沿垂直于中心轴线Z1的平面延伸并沿中心轴线Z1相对于彼此偏置。

有利地,如图8和图9所示,侧部280具有锯齿状的形状,使得当块状部252与保持表面282、284中的一个接触时,块状部252被固定并保持与所述保持表面282、284接触。

引导槽274还沿中心轴线Z1包括朝向调整部件240的外部并定位成与主翼244相对的敞开端部286。

槽274因此限定出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分别与块状部252在槽274的敞开端部286处的位置相对应、与保持表面282接触以及与保持表面284接触。

换而言之,块状部252能在槽274中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该三个位置分别与块状部252在槽274的敞开端部286处的位置相对应、与保持表面282接触以及与保持表面284接触。

当块状部252被定位在槽274的敞开端部286处时,桶锭部238处于第一保持位置(图9中示出)并且裙部246和第一密封垫圈78限定出将入口26连接至出口28的流体循环空间290。流体F的压力然后未被调节并且流体F在入口26和出口28之间自由地循环。

当块状部252定位在保持表面282处时,块状部238处于第二保持位置、第一密封垫圈78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桶锭部238的裙部246并且支承力E1具有第一预定值。流体F的压力然后被调节成例如等于1巴的第一特性。

当块状部252定位在保持表面284处时,块状部238处于第三保持位置(图8中示出)、第一密封垫圈78紧密地接触桶锭部238的裙部246并且支承力E1具有第二预定值。流体F的压力然后被调节成大于第一特性的第二特性,例如 等于3巴。通常,第二预定值大于第一预定值。

块状部252在槽274中的移动以及桶锭部238相对于座体48的移动使得能够压缩弹簧56并因此调整由弹簧56施加在膜52和门50上的支承力E1。

按钮242固定至桶锭部238。

更具体地,按钮242例如经由两个紧固突部292、294紧固至桶锭部238,两个紧固突部292、294在图6中示出并沿纵向轴线Z1延伸穿过横穿接触壁254的孔口。紧固突部292、294例如包括用于保持突部在中心轴线Z1上的位置的部分(未示出),该部分径向于中心轴线Z1延伸并与接触壁254配合。

按钮242包括用于接纳舌状部232的狭缝296,舌状部232定位在狭缝296内部。

狭缝296具有与引导槽274互补的形状,使得当块状部252在引导槽274中移动时,舌状部232在狭缝296中移动。

更具体地,狭缝296配置成使得当块状部252定位在引导槽274的敞开端部286处时,舌状部232定位成承靠狭缝296的将按钮242保持就位的边缘。因此,块状部252被保持在引导槽274中并且桶锭部238保持与调整部件240组装。

在未示出的替代性实施例中,调整部件240包括块状部,而桶锭部238包括引导槽。

根据另一替代性实施例,不论桶锭部238的位置,第一密封垫圈78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抵靠裙部。在该替代性实施例中,圆周壁的形状是适当的以使得:在桶锭部238处于第一位置时,裙部和圆周壁230限定出将入口26连接至出口28的流体循环空间,而在桶锭部238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裙部246与圆周壁240紧密地接触。

根据另一替代性实施例,引导槽274限定出单个的保持表面或多于两个的保持表面。

根据另一替代性实施例,引导槽274不包括敞开端部,并限定出两个保持表面。

根据另一替代性实施例,空气排放口被设置在桶锭部238处,而桶锭部238的位置的改变(导致弹簧56的压缩)不会在接纳空间60中产生空气压缩。

关于第一实施例的在上文中阐述的优点同样对第二实施例有效。

调节器14和214形成一系列的压力调节器,其座体、门、膜以及弹簧是相同的。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调整构件240限定出用于桶锭部238的数个保持位置(与接触壁254相对于座体48的不同位置相对应)的事实使得能够对仅通过调整构件236并且尤其是通过操纵按钮242而调整出口处传递的流体的压力。

这能够有利于调整出口28处的流体F的压力,由于它足以操纵按钮242而无需将桶锭部238从压力调节器214的其余部分分离,即无需将压力调节器并且尤其是将调节装置224从主体222拆卸。

此外,与引导槽274关联的块状部252的使用能够使桶锭部238仅相对于座体48定位,并相对于座体48将桶锭部238保持在期望的位置。

此外,桶锭部238能够被移动到以下位置的事实能够使压力调节器214的使用失效,并允许流体F在入口26和出口28之间自由地循环:在该位置,座体48和裙部246限定出将入口26连接至出口28的流体循环空间290。

在图5至图9的示例中,调整部件240限定出用于保持桶锭部238的三个位置,并允许出口处的流体的压力在两个预定值之间进行调整并允许均通过单个调整构件236并且尤其是经由单个按钮242的操纵而调整压力调节器的激活或失效。因此,压力调节器214的使用被简化。

上文中考虑的实施例和替代性实施例能够彼此结合以产生本发明的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