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34785阅读:18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牛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牛油是从牛的脂肪组织里提炼出来的油脂,英文名为beef tallow。类似于从猪肥肉里提炼猪油,人们使用牛的脂肪组织为原料,经过加热,提炼出油脂。这种牛油有特殊的难闻气味,需经熔炼、脱臭后才能使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动物油脂生产企业采用的炼油工艺,不是传统的干法炼制,就是湿法炼制。由于牛油有特殊的难闻气味,使车间异味重,造成工作环境差。近年,随着火锅餐饮行业的飞速发展,为了保持牛油的脂气味,使牛油的脂香味更适合火锅的特点,牛油生产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需要对牛油熔炼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有效收集处理,才能保证整个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使产品具有脂香味,保证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能对牛油熔炼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有效收集处理,保证整个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使产品具有脂香味,保证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包括真空泵、第一喷淋洗涤塔、第一喷淋泵、第二喷淋洗涤塔、第二喷淋泵、循环水池和烟囱;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下部的气体入口通过真空泵与熔炼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上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喷淋洗涤塔下部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上部的气体出口与烟囱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内设有喷淋层Ⅰ,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内设有喷淋层Ⅱ,所述喷淋层Ⅰ通过第一喷淋泵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喷淋层Ⅱ通过第二喷淋泵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底部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底部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循环水池上设有入水口、排水口和食用碱投加口。

一种使用上述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处理牛油熔炼臭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往循环水池内加入水和食用碱,配制成碱液;

(2)将熔炼装置产生的臭气用真空泵抽吸至第一喷淋洗涤塔,同时第一喷淋泵将循环水池内的碱液泵入喷淋层Ⅰ喷淋洗涤臭气;

(3)经过步骤(2)喷淋洗涤后的臭气进入第二喷淋洗涤塔,同时第二喷淋泵将循环水池内的碱液泵入喷淋层Ⅱ再次喷淋洗涤臭气;

(4)经过步骤(3)再次喷淋洗涤后的尾气经烟囱排放;

(5)第一喷淋洗涤塔和第二喷淋洗涤塔底部的碱液排入循环水池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牛油熔炼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通过真空抽吸至喷淋洗涤塔中,通过两级喷淋洗涤塔内碱液的喷淋洗涤,臭气得到了有效处理,剩余尾气可以达标排放;因此,本发明能对牛油熔炼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有效收集处理,保证了整个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使产品具有脂香味,保证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记:1-真空泵,2-第一喷淋洗涤塔,3-第一喷淋泵,4-第二喷淋洗涤塔,5-第二喷淋泵,6-循环水池,7-烟囱,8-熔炼装置,9-喷淋层Ⅰ,10-喷淋层Ⅱ,11-入水口,12-排水口,13-食用碱投加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包括真空泵1、第一喷淋洗涤塔2、第一喷淋泵3、第二喷淋洗涤塔4、第二喷淋泵5、循环水池6和烟囱7;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2下部的气体入口通过真空泵1与熔炼装置8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2上部的气体出口与第二喷淋洗涤塔4下部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4上部的气体出口与烟囱7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2内设有喷淋层Ⅰ9,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4内设有喷淋层Ⅱ10,所述喷淋层Ⅰ9通过第一喷淋泵3与循环水池6连通,所述喷淋层Ⅱ10通过第二喷淋泵5与循环水池6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洗涤塔2底部与循环水池6连通,所述第二喷淋洗涤塔4底部与循环水池6连通,所述循环水池6上设有入水口11、排水口12和食用碱投加口13。

实施例2

一种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牛油熔炼臭气处理装置处理牛油熔炼臭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往循环水池6内加入水和食用碱,配制成碱液;

(2)将熔炼装置8产生的臭气用真空泵1抽吸至第一喷淋洗涤塔2,同时第一喷淋泵3将循环水池6内的碱液泵入喷淋层Ⅰ9喷淋洗涤臭气;

(3)经过步骤(2)喷淋洗涤后的臭气进入第二喷淋洗涤塔4,同时第二喷淋泵5将循环水池6内的碱液泵入喷淋层Ⅱ10再次喷淋洗涤臭气;

(4)经过步骤(3)再次喷淋洗涤后的尾气经烟囱7排放;

(5)第一喷淋洗涤塔2和第二喷淋洗涤塔4底部的碱液排入循环水池6循环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