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压力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92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压力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用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压力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标准体系在逐渐完善,对产品的检测要求更加细致,对样品的过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大型仪器检测时,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液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由于仪器自身条件及色谱柱的要求,样品在上机检测时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即过滤样品,以除去颗粒杂质污染物,保护仪器,延长仪器和色谱柱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样品过滤方法主要采用2-5mL的注射器,顶端接入过滤器,手紧握注射器对样品进行过滤,但是往往由于样品的杂质过多或样品量大而引起手部的疼痛,长时间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手动压力过滤装置,操作方便快捷,装置成本低,便于携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动压力过滤装置,包括注射器针筒、固定筒、滤膜系统和手动加压装置,所述手动加压装置包括平行钳,所述平行钳的上平行夹面的内壁开设凹坑,平行钳的下平行夹面开设上下贯通的通孔A,所述通孔A与凹坑正对,所述固定筒上端开口与通孔A连通,固定筒下端表面中央开设通孔B,所述注射器针筒的筒体套装在固定筒内,注射器针筒的筒体穿过通孔A,注射器针筒的活塞推杆的尾部位于上平行夹面与下平行夹面之间,所述滤膜系统连接注射器针筒的针头座,滤膜系统位于固定筒内,滤膜系统的直径大于通孔B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向注射器针筒加入过滤样品,将注射器针筒和滤膜系统连接,然后放入手动压力过滤装置内,滤膜系统被通孔B卡主,但样品可通过通孔B,通孔A和固定筒对筒体定位,使其不可移动,凹坑对活塞推杆定位,当人对平行钳施加压力时,凹坑会加压活塞推杆,对样品进行过滤,采用样品瓶收集过滤后的样品。

优选的,所述上平行夹面、下平行夹面的后端分别连接连杆A、连杆B的一端,所述连杆A、连杆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握杆A、握杆B,连杆A、连杆B铰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嵌装在通孔A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成本低,方便快捷,克服了市面上过滤装置价格高,操作复杂的缺点,经济实用,适合样品量少、经费紧张的科研单位,也适宜野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射器针筒和手动加压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射器针筒和滤膜系统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平行夹面、2-上平行夹面、3-凹坑、4-通孔A、5-固定筒、6-活塞推杆、7-注射器针筒、8-筒体、9-滤膜系统、10-连杆A、11-连杆B、12-握杆A、13-握杆B、14-通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动压力过滤装置,包括注射器针筒7、固定筒5、滤膜系统9和手动加压装置,手动加压装置包括平行钳,平行钳的上平行夹面2的内壁开设凹坑3,平行钳的下平行夹面1开设上下贯通的通孔A4,通孔A4与凹坑3正对,固定筒5上端开口与通孔A4连通,固定筒5的顶部嵌装在通孔A4中;固定筒5下端表面中央开设通孔B14,注射器针筒7的筒体8套装在固定筒5内,注射器针筒7的筒体8穿过通孔A4,注射器针筒7的活塞推杆6的尾部位于上平行夹面2与下平行夹面1之间,滤膜系统9连接注射器针筒7的针头座,滤膜系统9位于固定筒5内,滤膜系统9的直径大于通孔B14的直径。

平行钳的上平行夹面2、下平行夹面1的后端分别连接连杆A10、连杆B11的一端,连杆A10、连杆B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握杆A12、握杆B13,连杆A10、连杆B11铰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