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0129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陶瓷压力成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马桶的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成型装置一般是采用石膏作为模具,由于石膏模具吸水之后风干需要较长时间,导致一个石膏模具一天只能生产一个产品,效率太低。同时,传统的陶瓷成型装置均由人工进行操作,人为因素对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影响较大,无法保证批量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产能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生产效率均能得到保障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由控制装置、支撑架10及模具部分组成,所述的模具部分包括左模20、上模30、右模40和下模50,所述的上模30固定在支撑架10上,所述的左模20和右模40可横向移动的安装在上模30底部的左右两边,所述的下模50为四自由度移动模,当下模50移动并紧贴左模20和右模40底部时,与左模20、上模30以及右模40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控制装置控制左模(20)、右模(40)的横向移动,同时也控制下模(50)的四自由度移动。本发明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主要用于生产马桶内部管道结构,由于马桶内部管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多个模组合使用,左模20、右模40可相对横向移动,当二者紧贴在一起,下模50同时紧贴左模20、右模40底部时,四个模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往形成的整体中压入泥浆,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加压、巩固、排水,使泥浆形成产品雏形,雏形完成之后,四个模分别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一一分开。完成后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新一轮产品的生产。

进一步的,本发明完善了下模50四自由度的移动方式:包括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其中下模50的前后移动通过与支撑架10垂直安装的导轨51实现,所述的下模50安装在导轨51上。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板52和气缸53实现,前后移动到上模30的正下方时,气缸53向上顶住支撑板52以实现下模50的向上移动,气缸53收缩实现下模50的向下移动。该种设计方式使下模50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方便的实现整个模具的组合、分离,无需认为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将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进一步的,本发明传统模具材料进行了更换,采用树脂作为石膏的替代物,避免等待石膏滤水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生产内部结构复杂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该装置的左、右、下模均可移动,实现分离或者组合都较为容易,无需人为干预和处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采用树脂作为模具的材料,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下、左、右模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模移动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四个模形成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由控制装置、支撑架10及模具部分组成,所述的模具部分包括左模20、上模30、右模40和下模50,所述的上模30固定在支撑架10上,所述的左模20和右模40可横向移动的安装在上模30底部的左右两边,所述的下模50为四自由度移动模,当下模50移动并紧贴左模20和右模40底部时,与左模20、上模30以及右模40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控制装置控制左模(20)、右模(40)的横向移动,同时也控制下模(50)的四自由度移动。本实施例的陶瓷自动化压力成型装置主要用于生产马桶内部管道结构,由于马桶内部管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多个模组合使用,左模20、右模40可相对横向移动,当二者紧贴在一起,下模50同时紧贴左模20、右模40底部时,四个模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往形成的整体中压人泥浆,并通过40分钟的加压、巩固、排水,使泥浆形成产品雏形,雏形生产完成之后,四个模分别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一一分开。重复上述步骤可进行新一轮产品的生产。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完善了下模50四自由度的移动方式:包括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其中下模50的前后移动通过与支撑架10垂直安装的导轨51实现,所述的下模50安装在导轨51上。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板52和气缸53实现,前后移动到上模30的正下方时,气缸53向上顶住支撑板52以实现下模50的向上移动,气缸53收缩实现下模50的向下移动。需要生产产品时,首先下模50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导轨51上向前移动,当到达支撑板52上方(同时也是左模20、右模40的正下方)时停住,然后气缸53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伸出,将支撑板52向上顶,使得下模50也向上移动,直到紧贴住左模20、右模40的底部才停住。这时,四个模已经形成一个整体,可进行上浆、巩固、排水等工序,当产品雏形成型后,四个模一一分离,回到原先的位置。重复上述工序,可实现新一轮产品的生产。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揭示,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