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51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进行加工生产时,威力保证加工正常进行一般需要对机床采用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一般机床设有普通冷却箱嘴,由冷却喷嘴对加工区域进行冷却,随后对冷却液、铁屑进行分离。但目前常用的过滤装置的结构一般都非常复杂,过滤后的冷却液,无法将使用过的冷却液中的杂质彻底去除,过滤效果较差,冷却液返回冷却箱内,容易堵塞管道,影响机床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该切削液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可提高切削液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液过滤装置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过滤区和净化区, 所述过滤区与所述净化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箱体上设由进液口、过滤器和输送器,所述进液口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管与过滤区相连,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管与净化区相连,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与净化区相连,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上设有第一热交换器,所述过滤区内设有第二热交换器。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上设有多个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进液口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均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7° -13°,所述第一滤板的左侧高于右侧,所述第二滤板的右侧高于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板的右侧以及第二滤板的左侧均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管和所述输送器的输入管上均设有过滤套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机均与箱体外部的散热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可彻底将使用后的切削液中的废屑的杂物过滤出来,保证了过滤效果,通过热交换机降低切削液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经过过滤、冷却的切削液完全满足机床的加工的要求,提高了切削液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过滤套筒、3.第一热交换器、4.输送器、 5.过滤器、6.进液口、61.第一滤板、62.过滤网、63.第二滤板、 7.第二热交换器、8.散热器、9.过滤区、10.挡板、11.净化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液过滤装置的实施例,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过滤区9和净化区11,所述过滤区9与所述净化区11之间设有挡板10,所述箱体1上设由进液口6、过滤器5和输送器4,所述进液口6设置在箱体1 的一侧,所述过滤器5的输入管与过滤区9相连,所述过滤器5的输出管与净化区11相连,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与净化区11相连,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上设有第一热交换器3,所述过滤区9内设有第二热交换器7。

所述进液口6上设有多个第一滤板61和第二滤板63,所述第一滤板61和第二滤板63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进液口6上。

所述第一滤板61和第二滤板63均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7° -13°,所述第一滤板61的左侧高于右侧,所述第二滤板63的右侧高于左侧。

所述第一滤板61的右侧以及第二滤板63的左侧均设有过滤网 62。

所述过滤器5的输入管和所述输送器4的输入管上均设有过滤套筒2。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3和第二热交换机均与箱体1外部的散热器8 相连。

使用时,将使用后的切削液经过初步过滤后输送到进液口6内,进液口6内的第一滤板61和第二滤板63对切削液进行进一步过滤,第二热交换机对过滤后的进行降温,在通过输送管输送至过滤器5内进行完全过滤,将净化后的切削液输送至净化区11,最后通过输送管上的第一热交换机将净化后的切削液冷却至所需温度,再经过输送机输送至所需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可彻底将使用后的切削液中的废屑的杂物过滤出来,保证了过滤效果,通过热交换机降低切削液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经过过滤、冷却的切削液完全满足机床的加工的要求,提高了切削液的利用率。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