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沼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835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过滤混合溶液的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效环保沼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发酵后的沼液、沼渣是非常好的肥料,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其中的腐殖质能够促进土壤颗粒形成团粒结构,从而改良土壤的通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机酸和其他一些有益物质,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养分,能够刺激作物生产,提高作物的产量。发酵后的沼液、沼渣经过固液分离机后,沼渣直接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沼液可做液态肥。它不仅作用效果迅速、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高,而且还是一种多元的有机复合肥,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性,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害产生。

但目前,经过固液分离机的沼液固态渣体过多,在喷施过程中极易堵塞滴灌管,无法直接用作液态肥,因此如果直接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精细过滤。在沼液过滤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沉淀的沼液中存在的沼渣和秸秆纤维较多,很容易堵塞网筛,这些附着在网筛上的沼渣和秸秆纤维必须周期性的停止过滤工作进行清理,清理过程费时费力,使沼液过滤工作无法连续进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一种高效环保沼液过滤装置,利用蛭石层代替筛网,同时增加真空泵,不仅提高了过滤效率,蛭石层中的沼渣和秸秆纤维连同蛭石一起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材料,对促进植物吸收氮磷钾具有显著作用,并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同时在过滤网换料处增加抽拉式滑动装置,过滤介质可以通过此装置直接抽出进行更换,操作方便,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环保沼液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过滤槽为密封的壳体,过滤槽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过滤槽内从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下方为滤液容腔;所述滤液容腔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过滤槽的侧壁上设有过滤网的换料口,过滤槽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出料口及液位计。

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由不锈钢耐腐蚀网筛夹带蛭石层构成。

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换料口处设置有抽拉式滑动装置,过滤介质可直接通过滑动装置进行更换。

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下方25cm的位置,所述第二过滤网中蛭石的粒径小于第一过滤网中蛭石的粒径。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蛭石粒径为0.8-1.2mm,厚度为20cm;第二过滤网的蛭石粒径为0.5-0.7mm,厚度为20cm。

所述过滤槽由不锈钢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连接真空泵的管道设置在第二过滤网下方10c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在本方案中利用蛭石层代替过滤网,并增加真空抽滤装置,不仅提高了过滤效率,还避免了定期清洗过滤网的麻烦,实现沼液过滤工作连续性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过滤后的蛭石层无需清理,通过换料口处的抽拉式滑动装置直接抽出,连同过滤过程中留下的沼渣和秸秆纤维直接用作生产有机肥原料,更换新的蛭石层后通过抽拉式滑动装置进入过滤槽,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减少了人力成本。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进料口,2为第一换料口,3为第一过滤网,4为第二过滤网,5为第二换料口,6为真空表,7为真空泵,8为标识液位,9为液位计,10为过滤槽,11为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环保沼液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10,过滤槽10为密封的壳体由不锈钢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过滤槽10的上方设有进料口1;所述过滤槽10内从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3、第二过滤网4,第二过滤网4的下方为滤液容腔;所述滤液容腔通过管道连接有真空泵7;所述过滤槽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换料口2和第二换料口5,过滤槽10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1及液位计9。所述管道上设有真空表6。所述第一过滤网3和第二过滤网4均由不锈钢耐腐蚀网筛夹带蛭石层构成。所述第一过滤网3和第二过滤网4的换料口处设置有抽拉式滑动装置,过滤介质可直接通过滑动装置进行更换。所述第二过滤网4设置在第一过滤网3下方25cm的位置。第一过滤网3的蛭石粒径为0.8-1.2mm,铺设厚度约为20cm;第二过滤网4的蛭石粒径为0.5-0.7mm,铺设厚度约为20cm。所述第二过滤网4下方10cm处增加真空泵7,真空泵7连接真空表6,可显示过滤槽内压力大小;所述过滤槽10底端连接液位计9,显示过滤槽中液位高度;观察过滤槽10中底部液位达到标识液位8时,过滤后的沼液由出料口11排出。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