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6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破碎设备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坯磨的压盖填料式机械密封底座。



背景技术:

脱坯磨上目前常用的是动静环双面机械密封,在实际使用中,生产车间内数台脱坯磨连续出现机械密封漏水,更换机械密封后仍无法长期使用,严重影响了车间环境卫生和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其为无水压盖填料式结构,改造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包括用在脱坯磨上动静环中的原机封底座、圆环座和法兰式压盖;所述原机封底座焊接在圆环座的环腔中,两者同心;所述压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圆环座上,所述压盖上开设有与原机封底座相同的轴孔。

上述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所述圆环座的厚度大于原机封底座的厚度以使压盖与原机封底座之间形成填料腔,所述填料腔中填充有四氟盘根。

上述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所述圆环座的厚度为25-30mm、外径为300-350mm,所述压盖的厚度为2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原装机械密封由动静环双面机械密封改造成无水的压盖填料式机封,经过长时间的实用验证后,证明改造后的机封完全符合现有生产设备需要,且使用寿命明显较原有机封延长(原机封使用寿命为2-3月,更换成本数千元;现改造后机封变为每半年更换一次四氟盘根,成本仅约1.6元),维修成本显著降低,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环座与原机封底座的组合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为原机封底座、2为圆环座、3为压盖、4为四氟盘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包括用在脱坯磨上动静环中的原机封底座1、圆环座2和法兰式压盖3;所述原机封底座1焊接在圆环座2的环腔中,两者同心;所述压盖3上开设有与原机封底座1相同的轴孔。所述压盖3由沿周向均匀设置的M8螺栓固定在圆环座2上。

上述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所述圆环座2的厚度大于原机封底座1的厚度以使压盖3与原机封底座1之间形成填料腔,所述填料腔中填充有四氟盘根4。

上述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本实施例的脱坯磨机械密封底座的厚度为15mm,故优选圆环座2的厚度为25mm、外径为300mm,优选压盖3的厚度为25mm,则填料腔的深度为10mm,四氟盘根4用量为900mm约0.1kg。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封底座与此前的机封对比结果:

①维修成本

原机械密封:5200元/套,每半年更换一次机封;

改造后机械密封:机械加工圆环外+盘根(不含原废旧机械密封)总计约189.63元,每半年更换一次四氟盘根1.6元。该项技术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成本上万元。

②人工成本

原机械密封使用寿命较短(约2-3月),维修时需4人花费约12小时才能完成更换,并且会造成车间停机,影响车间正常生产;

改造后机械密封使用寿命明显延长,现只需每半年更换一次四氟盘根,维修时只需1人,仅花费约10分钟,不会造成停机,基本不影响车间正常生产。

本产品改造经技术论证,符合机械设计原理和车间生产要求,本产品对于车间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较有利的影响,打破了现有脱坯磨机械密封的技术垄断,实现了生产的廉价高质化,仅脱坯磨设备消耗一项就能为车间节约大量成本,极大增加了公司的整体效益,并且改造过程中简单可控、安全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