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077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搅拌器,其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59014.4,申请日为:2015.08.28,公告号为:CN 204973701 U,公告日为:2016.01.20,其结构包括有:搅拌器本体,所述搅拌器本体上方设置有若干物料容器,物料容器通过管线连接搅拌器本体的顶部,搅拌器本体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位于搅拌器本体内部。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硅油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原液混合,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各原液相互反应,由于该装置是将若干液体从容器顶部向容器内注入,在搅拌过程中不利于上层物料与下层物料充分接触,影响搅拌的速率和效果,同时该装置中缺乏加热部件对液体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搅拌速率更加快,搅拌效果更加好且能够对液体加热的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有柱状容器,所述柱状容器外侧固接有油缸,油缸的伸缩杆固接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插入柱状容器内,活塞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活塞板,所述的活塞板贴合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板,所述的加热板和活塞板开设有液体通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不同的原液单独地注入到柱状容器内,油缸往复运动,同时加热板工作,油缸伸缩杆带动活塞杆上的活塞板往复运动,活塞往复运动的同时使物料上下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并且活塞对物料做功,从而加热物料,当柱状容器内物料反应时间达到规定值后,油缸停止工作,反应充分的物料从柱状容器内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活塞板的存在,柱状容器内的物料可以充分的接触,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质量,并且活塞板对物料做功,变相的对物料加热,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能源,同时加热板的存在,可有效地提高物料反应的速率,同时加热板随着活塞杆往复运动,可均匀有效地加热物料,避免物料局部温度。

为了防止活塞杆将温度直接传递给油缸,从而影响油缸的密封性,所述伸缩杆与活塞杆经联轴器相连接,联轴器内设置有用于隔热的陶瓷垫片。

为了便于加快物料的搅拌,所述的活塞板至少有两个,相邻两活塞板之间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多根加热棒。

为了保证物料在恒温环境下长时间的反应,所述的柱状容器内安装有温控探头,柱状容器外设有与温控探头相配合的温控仪。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容器的内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的厚度为500~800um。

进一步地,所述的陶瓷垫片上设有散热的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容器上设置有出料口和多个进料口。

为了避免热量流失,减少能源消耗,所述柱状容器的外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温的珍珠棉。

进一步地,所述的柱状容器为柱状的筒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陶瓷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柱状容器,101进料口,102出料口,2油缸,201伸缩杆,3活塞杆,301活塞板,302加热板,303通孔,304加热棒,4联轴器,401陶瓷垫片,402叶片,5温控仪,6温控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有柱状容器1,柱状容器1上设置有出料口102和多个进料口101,为了避免热量流失,减少能源消耗,柱状容器1的外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温的珍珠棉,内表面喷涂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的厚度为500~800um,柱状容器1外侧固接有油缸2,为了防止活塞杆3将温度直接传递给油缸2,从而影响油缸2的密封性,伸缩杆201经联轴器4连接有活塞杆3,联轴器4内设置有用于隔热的陶瓷垫片401,陶瓷垫片401上设有散热的叶片402,活塞杆3插入柱状容器1内,活塞杆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塞板301,相邻两活塞板301之间的活塞杆3上连接有多根加热棒304,活塞板301贴合有用于加热液体的加热板302,加热板302和活塞板301开设有液体通过的通孔303,为了保证物料在恒温环境下长时间的反应,柱状容器1内安装有温控探头6,柱状容器1外设有与温控探头6相配合的温控仪5。

工作时,先将不同的原液分别从各进料口101单独地注入到柱状容器1内,油缸2往复运动,同时加热板302,加热棒304、温控探头6和温控仪5都工作,油缸2的伸缩杆201带动活塞杆3上的活塞板301往复运动,活塞板301往复运动的同时使物料通过通孔303上下翻滚,达到搅拌的目的,并且活塞板301对物料做功,从而加热物料,温控仪5预设温度,温控探头6监测物料的温度,当温控探头6监测物料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加热板302和加热棒304停止工作,当柱状容器1内的物料反应时间达到规定值后,油缸2停止工作,反应充分的物料从出料口102排出。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