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66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净味设备,具体的为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采收后的中药材,除少数种类如鲜石斛、鲜芦根等供新鲜应用外,大多数药材必须在产地经过初步加工使其干燥,否则容易造成发酵败坏,如叶类会变黄,根类会使肉色变深,芳香性药材会散失香气,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甚至造成损失。中医是世界的贵宝,中药的发展离不开中药,由于中药具有独特的药性,而且十分稀有,所以从培育到采摘,到车间加工都是十分谨慎,避免浪费。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中药的车间加工却十分简陋,造成了中药的浪费,具体体现在中药的碾磨过程中造成药粉飞散,一方面影响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中药的浪费。为此,设计一种中药加工装置既能达到除尘净味,减少污染,又能回收中药粉尘的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包括吸尘罩,叶轮,电动机,导气管,稳流环,除尘机,分子击断净化器,排气管,除尘导气管,集尘罐,挡尘盖,所述吸尘罩呈圆柱状,底部敞口,所述叶轮与电动机连接设置在吸尘罩的顶端,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吸尘罩顶端并与吸尘罩贯通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除尘机中部贯通连接,导气管与除尘机外壁是密封连接的,在导气管内设置有稳流环,所述排气管设置在除尘机的顶部,所述挡尘盖设置在排气管的顶端,所述分子击断净化器设置在排气管上,所述除尘导气管设置在除尘机的底端,所述集尘罐通过除尘导管与除尘机连接,在除尘机内部设置有漏斗,漏斗底部为漏嘴,所述导气管与除尘机贯通连接端伸入到漏斗内,在漏斗上面设置有透气罩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与除尘机顶端存在间隔距离,所述透气罩距离漏斗的距离为除尘机高度的五分之三,在透气罩底部与除尘机内壁接触的位置和漏斗外壁上设置有振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罩侧壁四周设置有若干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罐放置在板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内壁上在靠近漏嘴的位置设置挡气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导管与除尘机连接方式为除尘导管伸到除尘机内部与漏嘴密封连接,除尘导气管与漏斗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罩呈蜂窝状具有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子击断净化器内设置三个净化组,净化组有多个相邻 空气净化单元组成,同一净化组内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的相邻空气净化单元,通过垫片连接,净化组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陈列固定空气净化单元。

进一步的,空气净化单元包括金属发射极及筒状的金属接收极;筒状金属接收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端子和第二绝缘端子;第二绝缘端子与第一绝缘端子均为筒状结构,金属发射极为一螺杆,螺杆由第一绝缘端子穿入金属接收极并穿过第二绝缘端子和垫片后与螺母连接,第一绝缘端子和第二绝缘端子的中心固定有金属发射极;金属发射极与高压发生器连接;高压发生器接地,并可与220V交流电连接;金属接收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除尘机能够有效吸收中药加工车间中药粉尘,一方面能够减少生产车间中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中药粉尘进行回收,减少中药浪费,提高中药的使用率,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3透气罩的截面图。

图4透气罩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子击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空气净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I的放大图。

1吸尘罩、2叶轮、3电动机、4导气管、5稳流环、6透气罩、61透气孔道、7活性炭层、8排气管、9漏斗、10振动器、11挡气筛网、12除尘导 气管、13集尘罐、14板车、15除尘机、16挡尘盖、17分子击断净化器、100箱体、101支架、102金属接受级、103第一绝缘端子、103a凸缘、104第二绝缘端子、105金属发射极、106高压发生器、10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加工车间净味装置,包括吸尘罩1,叶轮2,电动机3,导气管4,稳流环5,除尘机15,排气管8,除尘导气管12,集尘罐13,挡尘盖16,前述的吸尘罩1呈圆柱状,底部敞口,它的侧壁四周设置有若干小孔(如图2所示),增加了吸尘罩1与中药粉尘的接触面积,前述的叶轮2与电动机3连接设置在吸尘罩1的顶端,电动机3和叶轮2组合成排风系统,电动机3在电力的驱动下,带动叶轮2的转动,在吸尘罩1内形成负压,中药加工车间中弥漫的中药粉尘可以从吸尘罩1的底部敞口进入,也可以从吸尘罩1侧壁上的小孔进入;前述的导气管4的一端设置在吸尘罩1顶端并与吸尘罩1贯通连接,导气管4的另一端与除尘机15中部贯通连接,导气管4与除尘机15外壁是密封连接的,这样能够保证从吸尘罩1吸入的中药粉尘在导气管4流动中不会产生泄露现象,在导气管4内设置有稳流环5,主要为了让中药粉尘保持匀速,稳定的进入除尘机15中,不会产生紊流,影响除尘效果;前述的排气管8设置在除尘机15的顶部,前述的分子击断净化器17设置在排气筒8上,如图5-6所示,在分子击断净化器17内设置三个净化组,净化组有多个相邻空气净化单元组成, 同一净化组内位于同一个水平面的相邻空气净化单元通过垫片107连接,净化组包括与箱体100固定的支架,支架101上陈列固定空气净化单元。其中空气净化单元包括筒状的金属接收极102;筒状金属接收极10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绝缘端子103和第二绝缘端子104;第一绝缘端子103为筒状结构,其内设置有凸缘103a;第二绝缘端子104的结构与第一绝缘端子103的结构相同,金属发射极105为一螺杆,螺杆由第一绝缘端子103穿入金属接收极102并穿过第二绝缘端子104和端部的垫片后与螺母连接,使金属发射极105固定在第一绝缘端子103和第二绝缘端子104的中心;金属发射极105与高压发生器106连接;高压发生器106接地,并可与220V交流电连接;金属接收极102接地。在排气管8的顶端上设置有挡尘盖16,通过挡尘盖16防止大气中的尘埃,雨水或者其他杂物从排气管8进入除尘机15,对除尘机造成影响;在除尘机15的底端设置有除尘导气管12,前述的集尘罐13通过除尘导管12与除尘机15连接,前述的集尘罐13放置在板车14上,当集尘罐13收集中药粉尘饱和后,工人可以通过板车14对集尘罐13进行转移;在除尘机15内部设置有漏斗9,漏斗9底部有漏嘴,除尘导管12伸入除尘机15内部与漏嘴密封连接,除尘导气管12与漏斗9贯通;前述的导气管4与除尘机15贯通连接端伸入到漏斗9内,在漏斗9上面设置有透气罩6和活性炭层7,前述的活性炭层7与除尘机15顶端存在间隔距离,前述的透气罩6具有呈现蜂窝状具有六边形结构(如图3所示),蜂窝状布置的形成的透气孔道61,增加了中药粉尘与透气罩6的接触面积,前述的透气罩6距离漏斗9的距离为除尘机15高度的五分之三,当中药粉尘进入除尘机15后有足够的空间上升空间,中药粉尘通过透气罩 6后大部分会吸附在透气罩6的透气孔道61内壁上(如图4所示,图中的“#”形状表示中药粉尘微粒),在透气罩6底部与除尘机15内壁接触的位置和漏斗9外壁上设置有振动器10。

前述的漏斗9的内壁上在靠近漏嘴的位置设置挡气筛网11。

工作原理:在电动机3的驱动下,叶轮2转动吸尘负压,中药粉尘从吸尘罩1底部敞口和侧壁小孔吸入,沿着导气管4进入除尘机15,由于在导气管4中设置有稳流环5,中药粉尘微粒能够匀速进入除尘机15内部,在除尘机15内有足够的上升空间,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部分中药粉尘微粒会掉落在漏斗9上,沿着漏斗的锥面滑落,穿过挡气筛网11漏斗9从漏嘴进入除尘导气管12最终进入集尘罐13;另一部分中药粉尘微粒进入透气罩6后大多数会附着在透气孔道61内壁上,剩余的一部分随着气流继续上升,进入活性炭层7被全部吸附,由于在透气罩6底部与除尘机15内壁接触的位置和漏斗9外壁上设置有振动器10,当吸尘罩1停止吸尘后,启动振动器10后,在透气罩6吸附的中药粉尘微粒会调入到漏斗9中,沿着漏斗9最终进入集尘罐13。被过滤后的中药粉尘微粒基本上所剩无几,最后进入分子击断净化器17中,在设备内静电库仑力的作用下,使废气中挥发性污染物由大分子团结构离散为小分子结构,继而利用高压脉冲电厂内产生的高能粒子,定向击打挥发性气态污染物的C-C键,C-H键,挥发性气体污染物分子键断裂后形成的自由基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形成微量的CO2,H2O等无害产物,从排气管8尾部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