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17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按照总量控制,特别是燃煤火电机组已经被要求全面执行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意味着我国燃煤火电厂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都将不超过50mg/Nm3

我国燃煤烟气脱硝主要采取SCR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原理是通过向烟气中喷入氨气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根据SCR脱硝反应特性,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SCR脱硝过程中存在有时喷枪喷射不均匀的问题,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不能更加充分的进行还原反应,降低了脱硝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氨基还原剂池,壳体的左侧壁体中间接通有进气管道,壳体的右侧壁体下部接通有排液管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振动片,振动片的边缘端部通过拉簧相连接,振动片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通过螺旋弹簧与套筒的内部下侧相连接,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板,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体外侧均匀穿过若干第一旋转水管,壳体的上侧壁体中间穿过有第二旋转水管,所述第一旋转水管和第二旋转水管分别与壳体的上侧壁体相转动连接,第一旋转水管和第二旋转水管的出水端均安装有喷头,第一旋转水管和第二旋转水管上固定套接有带轮,相邻的第一旋转水管上的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第二旋转水管上的带轮通过皮带与其中一个第一旋转水管上的带轮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水管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体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氨基还原剂箱,壳体的右侧壁体上部接通有出气管道,所述第一旋转水管和第二旋转水管的顶端分别穿过氨基还原剂箱的下侧壁体并与氨基还原剂箱的下侧壁体相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片的厚度小于固定板的厚度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片的材质陶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球板的材质为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旋转水管和第二旋转水管的顶端分别与氨基还原剂箱的下侧壁体通过防水轴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氨基还原剂箱中的氨基还原剂为氨水或尿素溶液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减缓了烟气的流速,并且喷头喷出的氨基还原剂落在半球板上部时,氨基还原剂沿着半球板的上部流下并形成水幕,提高烟气中的NOX与氨基还原剂的反应效率,喷头进行旋转式喷水,使壳体内部形成连续均匀的水幕,对比传统的固定式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的设计,壳体内部几乎不存在水幕死角,提高了对烟气中的NOX的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中A-A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中B-B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中I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氨基还原剂池、3-进气管道、4-第一流量调节阀、5-排液管道、6-第二流量调节阀、7-固定板、8-通孔、9-振动片、10-拉簧、11-套筒、12-导杆、13-螺旋弹簧、14-半球板、15-第一旋转水管、16-第二旋转水管、17-喷头、18-带轮、19-皮带、20-从动锥齿轮、21-主动锥齿轮、22-电机、23-氨基还原剂箱、24-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氨基还原剂池2,壳体1的左侧壁体中间接通有进气管道3,壳体1的右侧壁体下部接通有排液管道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8,通孔8内设置有振动片9,振动片9的边缘端部通过拉簧10相连接,振动片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1,套筒11的内部设置有导杆12,所述导杆12的底端通过螺旋弹簧13与套筒11的内部下侧相连接,导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板14,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体外侧均匀穿过若干第一旋转水管15,壳体1的上侧壁体中间穿过有第二旋转水管16,所述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分别与壳体1的上侧壁体相转动连接,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的出水端均安装有喷头17,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上固定套接有带轮18,相邻的第一旋转水管15上的带轮18之间通过皮带19相连接,第二旋转水管16上的带轮18通过皮带19与其中一个第一旋转水管15上的带轮18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水管16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20,所述壳体1的上侧壁体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21,所述主动锥齿轮21和从动锥齿轮20相啮合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氨基还原剂箱23,壳体1的右侧壁体上部接通有出气管道24,所述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的顶端分别穿过氨基还原剂箱23的下侧壁体并与氨基还原剂箱23的下侧壁体相转动连接。

烟气通过进气管3道进入到壳体1内部,位于壳体1内部下侧的氨基还原剂池2能够对烟气中的NOX进行部分的吸收,烟气通过固定板7时,烟气通过通孔8进入到半球板14内,半球板14对流速较高的烟气进行缓冲阻挡作用,由于导杆12和套筒11通过螺旋弹簧13相连接,振动片9通过拉簧10与固定板7相连接,因此烟气的流动势能被螺旋弹簧13和拉簧10部分吸收,减缓了烟气的流速,并且喷头17喷出的氨基还原剂落在半球板14上部时,氨基还原剂沿着半球板14的上部流下并形成水幕,通过通孔8的烟气再通过水幕,提高烟气中的NOX与氨基还原剂的反应效率,电机22启动后,第二旋转水管16进行转动,通过带轮18和皮带19的连接作用,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均转动,从而带动喷头17进行旋转式喷水,使壳体1内部形成连续均匀的水幕,对比传统的固定式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的设计,壳体1内部几乎不存在水幕死角,提高了对烟气中的NOX的吸收效率。

所述进气管道3上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4。

所述排液管道5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6。

所述振动片9的厚度小于固定板7的厚度3-5mm。

所述振动片9的材质陶瓷。

所述半球板14的材质为玻璃。

所述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的顶端分别与氨基还原剂箱23的下侧壁体通过防水轴承相连接。

所述氨基还原剂箱中的氨基还原剂为氨水或尿素溶液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烟气通过进气管3道进入到壳体1内部,位于壳体1内部下侧的氨基还原剂池2能够对烟气中的NOX进行部分的吸收,烟气通过固定板7时,烟气通过通孔8进入到半球板14内,半球板14对流速较高的烟气进行缓冲阻挡作用,由于导杆12和套筒11通过螺旋弹簧13相连接,振动片9通过拉簧10与固定板7相连接,因此烟气的流动势能被螺旋弹簧13和拉簧10部分吸收,减缓了烟气的流速,并且喷头17喷出的氨基还原剂落在半球板14上部时,氨基还原剂沿着半球板14的上部流下并形成水幕,通过通孔8的烟气再通过水幕,提高烟气中的NOX与氨基还原剂的反应效率,电机22启动后,第二旋转水管16进行转动,通过带轮18和皮带19的连接作用,第一旋转水管15和第二旋转水管16均转动,从而带动喷头17进行旋转式喷水,使壳体1内部形成连续均匀的水幕,对比传统的固定式喷头,采用旋转式喷头的设计,壳体1内部几乎不存在水幕死角,提高了对烟气中的NOX的吸收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