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麻石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154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湿法麻石脱硫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废气的净化装置,具体的为一种湿法麻石脱硫塔。



背景技术:

危险废弃物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如(HCl、SOX 等),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设备,以塔式设备居多,即为脱硫塔,脱硫塔脱硫的方式一般分为干法烟气脱硫和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一般可达95% 以上,烟气处理量大,对煤种的适应性好,是目前烟气脱硫普遍使用的工艺。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脱硫塔是一个核心部件,一个湿法脱硫工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脱硫塔及与之相匹配的附属设备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可靠。在脱硫工序中,运行阻力小、操作和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一直是各个企业追求的目标,现有的脱硫塔的进气口一般直接将废气通入到脱硫塔内,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废气进入存在转向过程,导致气流紊乱,即气流在脱硫塔内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脱硫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麻石脱硫塔,能够有效减小运行阻力,提高脱硫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麻石脱硫塔,包括采用麻石制造的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塔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进气蜗壳,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蜗壳上,所述进气蜗壳与所述塔体之间设有导叶机构,所述导叶机构包括环绕所述塔体一周设置并使所述进气蜗壳内的气流沿圆周方向均匀进入所述塔体内的导叶;所述塔体内与所述导叶机构对应设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宽度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导流体的外壁为用于将从所述导叶机构内进入的气流方向导向至竖直向上的平滑导流面;所述导流体的底部与所述塔体之间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位于所述导叶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水槽的槽底间隔设有漏水口,所述导流体的上方间隔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有脱水除雾装置,所述导流体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水槽下方的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导流体之间设有文丘里管层。

进一步,所述文丘里管层包括阵列设置且内径相等的文丘里管,且所述文丘里管层的通风率为40-70%。

进一步,所述塔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叶的导叶座,所述导叶座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叶方向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塔体同轴设置的活动环,每一片所述导叶的转轴与所述活动环之间均设有连接臂,且所述塔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环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塔体内还设有将从所述水槽内漏下的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处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湿法麻石脱硫塔,通过在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蜗壳,并在导叶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流沿圆周方向均匀进入到塔体内,进而在导流体的导流作用下,将气流直接导流至竖直向上方向,且气流均匀分布,如此,可有效避免现有脱硫塔因气流转向而造成的气流紊乱,不会对气流的速率造成较大影响,能够有效减小运行阻力,同时,上升气流能稳稳托住从上方喷淋下来的吸收液,在导流体和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个较长时间的气液相持段并造成强烈的气液湍流接触,促使气流中酸性组分向吸收液的传质,使烟气中的SO2 和灰尘颗粒被很好的反应和吸附,脱硫除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湿法麻石脱硫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湿法麻石脱硫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湿法麻石脱硫塔,包括采用麻石制造的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口2,塔体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3,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进气蜗壳4,所述进气口2设置在所述进气蜗壳4上,所述进气蜗壳4与所述塔体1之间设有导叶机构,所述导叶机构包括环绕所述塔体1一周设置并使所述进气蜗壳4内的气流沿圆周方向均匀进入所述塔体1内的导叶5。所述塔体1内与所述导叶机构对应设有导流体6,所述导流体6的宽度沿着从上至下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导流体6的外壁为用于将从所述导叶机构内进入的气流方向导向至竖直向上的平滑导流面。所述导流体6的底部与所述塔体1之间设有水槽7,所述水槽7位于所述导叶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水槽7的槽底间隔设有漏水口,所述导流体6的上方间隔设有喷淋装置8,所述喷淋装置8与所述出气口3之间设有脱水除雾装置9,所述导流体6的下方设有位于所述水槽7下方的出水口10。

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8与所述导流体6之间设有文丘里管层11。所述文丘里管层11包括阵列设置且内径相等的文丘里管,且所述文丘里管层的通风率为40-70%,本实施例的文丘里管层的通风率为70%,利用文丘里效应,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流速,即能够进一步增大气流动能。

进一步,所述塔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叶5的导叶座12,所述导叶座12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导叶5方向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以为包括与所述塔体1同轴设置的活动环,每一片所述导叶5的转轴与所述活动环之间均设有连接臂,且所述塔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环绕其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当然,调节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机构实现,其原理相当,不再一一累述。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导叶5的开度,进而调节气流流速和流量,已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进一步,所述塔体1内还设有将从所述水槽7内漏下的水导流至所述出水口10处的导流板13,塔体1上设有检修孔14。

本实施例的湿法麻石脱硫塔,通过在塔体的底部设置进气蜗壳,并在导叶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流沿圆周方向均匀进入到塔体内,进而在导流体的导流作用下,将气流直接导流至竖直向上方向,且气流均匀分布,如此,可有效避免现有脱硫塔因气流转向而造成的气流紊乱,不会对气流的速率造成较大影响,能够有效减小运行阻力,同时,上升气流能稳稳托住从上方喷淋下来的吸收液,在导流体和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个较长时间的气液相持段并造成强烈的气液湍流接触,促使气流中酸性组分向吸收液的传质,使烟气中的SO2 和灰尘颗粒被很好的反应和吸附,脱硫除尘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