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16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L-丙氨酸是α-氨基酸三种旋光异构体中的一种,其结构式CH3(NH2)COOH,L-丙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但却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在医学方面,主要用于生化研究、组织培养、肝功能测定等,在食品行业,L-丙氨酸可作为甜味剂和鲜味剂。

在现有技术中,L-丙氨酸发酵过程需消耗大量氧气,消耗完毕后的尾气通过排风系统排入空气,同时会带出部分L-丙氨酸菌,造成车间环境污染,同时空气中的L-丙氨酸菌易引发噬菌体的产生,导致车间长时间全面停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L-丙氨酸菌排入空气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污染,且易提高空气采集系统的染菌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L-丙氨酸菌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会失活导致菌死亡的特性,进行灭菌,整体装置结构简单、灭菌彻底、且碱性水可循环利用,能有效消除L-丙氨酸菌对车间及周边空气环境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碱性水池、引水罐、旋风分离器、循环回收槽,引水罐的进水端通过引水管道与密闭碱性水池连通,引水罐的出水端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的出水端设有微孔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后续管道堵塞雾化喷头;旋风分离器顶端设有出风口和雾化喷头,旋风分离器侧壁设有进风口,雾化喷头置于靠近进风口一侧,微孔过滤器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旋风分离器出料端连接有循环回收槽,循环回收槽与密闭碱性水池连通,碱性水可进行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碱性水池中装有pH值为14-15的碱性水。

所述计量泵为微型计量泵,微型计量泵最大流量为600L/h,泵压为0.18-0.22MPa。

所述雾化喷头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所述旋风分离器进风口与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设有旋风分离器且其顶端设有雾化喷头,密闭碱性水池内的碱性水由带有一定泵压的计量泵输送至雾化喷头,碱性水以雾化状态进入旋风分离器,当发酵罐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后,在旋风分离器及雾化喷头的共同作用下,尾气中携带的L-丙氨酸菌与碱性雾化水充分接触,迅速造成蛋白质失活,导致菌死亡,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减少了L-丙氨酸菌对大气的污染,降低了空气采集系统的染菌几率,同时减少了L-丙氨酸菌对车间环境污染,有效防止了车间内噬菌体的产生,从根源上杜绝了噬菌体对生产菌的侵害及其对L-丙氨酸生产进程的影响;另外,循环回收槽可将分离后的碱性水输送至碱性水池,进行循环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密闭碱性水池,2为引水罐,3为引水管道,4为微型计量泵,5为微孔过滤器,6为旋风分离器,7为出风口,8为雾化喷头,9为进风口,10为循环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碱性水池1、引水罐2、旋风分离器6、循环回收槽10,密闭碱性水池1中装有pH值为14的碱性水;引水罐2的进水端通过引水管道3与密闭碱性水池1连通,引水罐2的出水端连接有微型计量泵4,微型计量泵4泵压为0.2MPa,微型计量泵4的出水端设有微孔过滤器5;旋风分离器6顶端设有出风口7和雾化喷头8,雾化喷头8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微孔过滤器5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8连通,旋风分离器6侧壁设有进风口10,旋风分离器6进风口9与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出口连通,旋风分离器6出料端连接有循环回收槽10,循环回收槽10与密闭碱性水池1连通。

密闭碱性水池1内的碱性水通过引水罐2进入微型计量泵4,带有一定泵压的微型计量泵4输送碱性水至雾化喷头8,碱性水以雾化状态进入旋风分离器6;L-丙氨酸发酵罐尾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旋风分离器6,尾气中携带的L-丙氨酸菌与碱性雾化水充分接触,迅速造成蛋白质失活,导致菌死亡,之后,碱性水通过旋风分离器6出料端进入循环回收槽10,之后进入密闭碱性水池1,灭菌后的尾气通过出风口7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例,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同原理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