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637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破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出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钢筋混凝土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率更低,不能很好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造成浪费资源、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等。

我国大部分建筑物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用等优点。但是,在建筑物拆除后,产生的钢筋混凝土废弃物比混凝土、砖、空心板等废弃物更加难以处理,由于钢筋混凝土废弃物含有钢筋,而且钢筋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因此在破碎处理时一般是将混凝土立柱破碎成块,很多时候是捣碎才能取出钢筋,目前采用的设备一般包括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通过捶打、击打等方式完成混凝土立柱的破碎,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受力不均匀,破碎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整机操作的连续性较差,难以实现废旧钢筋混凝土连续破碎的作业。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破碎效率低、整机连续性较差、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座、自动上料机构、自动送料机构、混凝土破碎机构、钢筋裁剪机构、混凝土输出机构和钢筋回收机构,其中:

所述自动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包括上料轨道和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通过上料轨道将混凝土立柱输送至自动送料机构;

所述自动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辊、限位架、定位块和液压缸Ⅲ,所述限位架正对混凝土立柱的端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液压缸Ⅲ驱动传动辊动作将混凝土立柱传送至混凝土破碎机构;

所述混凝土破碎机构包括机架Ⅰ、滑轨Ⅰ、横梁Ⅰ、升降杆Ⅰ和液压缸Ⅰ,所述机架Ⅰ的两侧设置有滑轨Ⅰ,且滑轨Ⅰ之间设置有一横梁Ⅰ,所述横梁Ⅰ通过升降杆Ⅰ连接机架Ⅰ顶端的液压缸Ⅰ,所述横梁Ⅰ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一齿轮,所述机架Ⅰ底端的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钢筋裁剪机构包括机架Ⅱ、滑轨Ⅱ、横梁Ⅱ、升降杆Ⅱ和液压缸Ⅱ,所述机架Ⅱ的两侧设置有滑轨,且滑轨Ⅱ之间设置有一横梁Ⅱ,所述横梁Ⅱ通过升降杆Ⅱ连接机架Ⅱ顶端的液压缸Ⅱ,所述横梁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剪臂,所述机架Ⅱ底端的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剪臂相配合的第二剪臂;

所述混凝土输出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另一端,包括传送带和多个链轮,所述传送带在多个链轮的配合下完成破碎后的混凝土的输出;

所述钢筋回收机构包括机械手、钢筋工站和竖直传送组件,所述机械手自动夹取钢筋工站上的钢筋排列在竖直传送组件上进行定向传送回收。

进一步地,多个支撑梁等距离设置在上料轨道上,且多个支撑梁两两之间预留有调整间隙。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对面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为合金钢材质。

进一步地,若干第一齿轮包含的锯齿的高度以与混凝土立柱传送方向相同的方向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臂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预先固定住钢筋辅助裁剪。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设置有磁力吸盘,通过磁性吸附完成钢筋的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传送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传动链与被动链轮,传动链之间等距平行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限位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钢筋混凝土破碎处理并实现钢筋的回收再利用,整个操作过程为液压全自动控制,实现整机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立柱的作业要求,通用性好,企业成本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上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上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2、自动上料机构,3、自动送料机构,4、混凝土破碎机构,5、钢筋裁剪机构,6、混凝土输出机构,7、钢筋回收机构,8、固定板,9、混凝土立柱,10、钢筋,21、上料轨道,22、支撑梁,23、调整间隙,31、传动辊,32、限位架,33、定位块,34、液压缸Ⅲ,41、机架Ⅰ,42、滑轨Ⅰ,43、横梁Ⅰ,44、升降杆Ⅰ,45、液压缸Ⅰ,46、第一齿轮,47、第二齿轮,48、锯齿,51、机架Ⅱ,52、滑轨Ⅱ,53、横梁Ⅱ,54、升降杆Ⅱ,55、液压缸Ⅱ,56、第一剪臂,57、第二剪臂,58、卡槽,61、传送带,62、链轮,71、机械手,72、钢筋工站,73、竖直传送组件,74、磁力吸盘,731、主动链轮、732、传动链,733、被动链轮,73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实现钢筋回收再利用的液压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自动上料机构2、自动送料机构3、混凝土破碎机构4、钢筋裁剪机构5、混凝土输出机构6和钢筋回收机构7,其中:

自动上料机构2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包括上料轨道21和多个支撑梁22,多个支撑梁22通过上料轨道21将混凝土立柱9输送至自动送料机构3;

自动送料机构3包括传动辊31、限位架32、定位块33和液压缸Ⅲ34,限位架32正对混凝土立柱9的端壁上设置有定位块33,液压缸Ⅲ34驱动传动辊31动作将混凝土立柱9传送至混凝土破碎机构4;

混凝土破碎机构4包括机架Ⅰ41、滑轨Ⅰ42、横梁Ⅰ43、升降杆Ⅰ44和液压缸Ⅰ45,机架Ⅰ41的两侧设置有滑轨Ⅰ42,且滑轨Ⅰ42之间设置有一横梁Ⅰ43,横梁Ⅰ43通过升降杆Ⅰ44连接机架Ⅰ41顶端的液压缸Ⅰ45,横梁Ⅰ43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一齿轮46,机架Ⅰ41底端的固定板8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46相配合的第二齿轮47;

钢筋裁剪机构5包括机架Ⅱ51、滑轨Ⅱ52、横梁Ⅱ53、升降杆Ⅱ54和液压缸Ⅱ55,机架Ⅱ51的两侧设置有滑轨52,且滑轨Ⅱ52之间设置有一横梁Ⅱ53,横梁Ⅱ53通过升降杆Ⅱ54连接机架Ⅱ51顶端的液压缸Ⅱ55,横梁Ⅱ5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剪臂56,机架Ⅱ51底端的固定板8上设置有与第一剪臂56相配合的第二剪臂57;

混凝土输出机构6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端,包括传送带61和多个链轮62,传送带61在多个链轮62的配合下完成破碎后的混凝土的输出;

钢筋回收机构7包括机械手71、钢筋工站72和竖直传送组件73,机械手71自动夹取钢筋工站72上的钢筋排列在竖直传送组件73上进行定向传送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梁22等距离设置在上料轨道21上,且多个支撑梁22两两之间预留有调整间隙23,在混凝土立柱9上料之前,预先测量混凝土立柱9的尺寸,通过调整间隙23确定多个支撑梁22相互的间距,其后将混凝土立柱9安置在支撑梁22上,通过上料轨21道将混凝土立9柱顺序输送至自动送料机构3实现自动上料,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立柱9,通用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单个第一齿轮46和第二齿轮47的相对面设置有锯齿48,且锯齿48为合金钢材质,合金钢锯齿48强度高,硬度大,在横梁Ⅰ43下压过程中,锯齿48首先接触混凝土立柱9,将面接触设置为点接触,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受力强度,使得破碎过程中压力较为集中,混凝土立柱9表面与锯齿48相接触的点迅速产生裂纹,随着裂纹在混凝土立柱9整体中的扩展延伸,将使混凝土立柱9整体开裂甚至破碎,能够显著增大破坏力,提高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齿轮46包含的锯齿48的高度以与混凝土立柱9传送方向相同的方向呈逐渐递增的趋势,随着混凝土立柱9的水平传送,混凝土立柱9的前端位置首先进入混凝土破碎机构4进行破碎,因此混凝土立柱9前端位置的破碎程度较大,使得前端表面相对于混凝土立柱9整体而言凹陷,通过锯齿48高度的变化来适应于混凝土立柱9不同破坏程度的阶段,使得破碎均匀,保证整机的破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剪臂57的一侧设置有卡槽58,卡槽58预先固定住钢筋10辅助裁剪,在钢筋10裁剪之前通过卡槽58定位钢筋10,保证钢筋10裁剪的尺寸一致,而且通过减小钢筋10的长度便于钢筋10后续的传送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71设置有磁力吸盘74,通过磁性吸附完成钢筋10的搬运,保证吸盘吸附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因吸附不足而导致钢筋10掉落等情况,稳定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竖直传送组件73包括主动链轮731、传动链732与被动链轮733,传动链732之间等距平行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10限位的定位槽734,钢筋10从混凝土中分离后将其裁剪为长度较小的钢筋段,机械手71夹取钢筋工站72上的钢筋段排列在定位槽734上实现输送,无需人为手动操作,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个操作过程为液压全自动控制,实现整机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企业成本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