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雾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73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雾回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油雾过滤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雾回收机。



背景技术:

油雾一般是指,在工业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状或者液滴状污染物。一般情况下,油雾产生的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金属加工润滑剂,其中金属加工润滑剂经历了刀具高速切割、撞击、射流或者高温蒸发的过程而产生油雾,而产生的油雾中,颗粒的大小范围相差很大。

如果处理不当,油雾会存在各种危害。对于人体来说,吸入过多的油雾,或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癌变或者生成恶性肿瘤。对于环境来说,产生的油雾中包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以及油液混合物,当排放到外界会造成大气污染,产生酸雨或者雾霾。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油雾会对机械设备造成腐蚀损坏,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油雾回收机,能够对产生的油雾进行收集以及过滤,达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油雾回收机,包括机架,机架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入口,所述壳体内依次设有用于对油雾进行一级过滤的一级过滤装置,用于对油雾进行二级过滤的二级过滤装置,用于对油雾进行三级过滤的三级过滤装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三级过滤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三级过滤装置的下端设有收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包括锥形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用于将锥形板架起,使得锥形板与机架垂直设置;所述锥形板设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框架以及格板,所述框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格板设置于框架的内侧,所述框架设置有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棉以及活性炭过滤棉。

进一步的,所述三级过滤装置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一侧设有圆环板,所述叶轮的另一侧设有圆形底板,所述圆环板与圆形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扇叶的内侧设有网格圆筒,所述网格圆筒的内壁设有第三过滤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圆形底板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的两侧均翘起,所述扇叶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所述扇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圆环板设有与第一卡块相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圆形底板设有与第二卡块相配合的第二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于叶轮下端的斜板,所述斜板的出口端设有油雾回收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一端设有开关罩,所述开关罩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壳体连接的合页,所述开关罩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壳体锁紧的搭扣锁。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周围设有保护罩;所述壳体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散热的透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通过一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以及三级过滤装置,对油雾实现多次过滤、除味处理、以及油雾冷却液化回收的作用。有效地净化外部的工作环境,减少油雾对设备的腐蚀损坏;减少油雾对人体的损害;保护大气环境。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述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第一过滤棉、第二过滤棉以及活性炭过滤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叶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壳体;21-入口;22-开关罩;23-合页;24-搭扣锁;25-透气孔;3-一级过滤装置;31-锥形板;32-支架;33-通孔;4-二级过滤装置;41-框架;42-格板;43-第一过滤棉;44-第二过滤棉;45-活性炭过滤棉;5-三级过滤装置;51-叶轮;52-圆环板;53-圆形底板;531-轴孔;54-扇叶;541-第一卡块;542-第二卡块;543-第一卡孔;544-第二卡孔;55-网格圆筒;6-收集机构;61-斜板;62-油雾回收容器;7-驱动电机;71-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油雾回收机,包括机架1,机架1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一侧设有入口21,所述壳体2内依次设有用于对油雾进行一级过滤的一级过滤装置3,用于对油雾进行二级过滤的二级过滤装置4,用于对油雾进行三级过滤的三级过滤装置5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三级过滤装置5驱动连接;所述三级过滤装置5的下端设有收集机构6。如图1、图2所示,工作原理为: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使得壳体2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一定的气压差,使得机架1外部周围漂浮的油雾被吸进入入口21。进入入口21后的油雾首先与一级过滤装置3接触,所述一级过滤装置3用于将油雾中含有的直径大于20um的颗粒进行阻挡过滤,经过一级过滤处理后的油雾与二级过滤装置4接触,所述二级过滤装置4用于将油雾中含有的直径大于2um的颗粒进行吸收过滤,以及对油雾进行除味处理,经过二级过滤处理后的油雾与三级过滤装置5接触,所述三级过滤装置5用于将油雾中剩余的直径小于2um的颗粒,通过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产生离心作用,使得直径小于2um的颗粒聚集起来,便于过滤,同时,通过三级过滤装置5,对油雾进行冷却液化处理,并通过收集机构6对液化后的油雾进行回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过滤装置3包括锥形板31以及支架32,所述支架32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2用于将锥形板31架起,使得锥形板31与机架1垂直设置;所述锥形板31设有若干个通孔33。如图3、图4所示,当被吸进入口21的油雾与一级过滤装置3接触时,所述锥形板31与油雾充分接触,所述通孔33的内径均为20um,这样使得通孔33能够阻挡油雾中直径大于20um的颗粒,达到一级过滤的效果。同时,锥形的形状使得油雾从锥形板31的中心沿着锥形向边缘四周扩散,能够充分散开,便于扩大油雾的分布面积,使得油雾能够尽可能扩大与二级过滤装置4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支架32包括支撑柱以及架脚,所述支撑柱为两根,用于将锥形板31呈竖向状态架起。所述架脚用于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架脚的形状呈C型,使得结构紧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级过滤装置4包括框架41以及格板42,所述框架41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格板42设置于框架41的内侧,所述框架41设置有第一过滤棉43、第二过滤棉44以及活性炭过滤棉45。经过一级过滤处理后的油雾,由于其中一部分仍残留有直径大于20um的颗粒,当与二级过滤装置4充分接触时,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过滤棉43用于对扩散后的油雾中残余的直径大于20um的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所述第二过滤棉44用于对油雾中直径大于2um的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所述活性炭过滤棉45用于去除油雾中的异味。所述格板42用于固定第一过滤棉43、第二过滤棉44以及活性炭过滤棉4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级过滤装置5包括叶轮51,所述叶轮51的一侧设有圆环板52,所述叶轮51的另一侧设有圆形底板53,所述圆环板52与圆形底板53之间设有若干个扇叶54;所述扇叶54的内侧设有网格圆筒55,所述网格圆筒55的内壁设有第三过滤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所述圆形底板53设有轴孔531,所述轴孔531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叶轮51通过驱动电机7的作用下快速转动,使得壳体2的内部与壳体2的外部之间形成气压差。而且经过二次过滤处理后的油雾,被吸进到叶轮51内,使得油雾中含有的直径小于2um的颗粒产生离心作用,从而使得直径小于2um的颗粒不断聚集,导致体积增大,便于通过第三过滤棉对聚集后的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所述第三过滤棉在附图中没有标出。在叶轮51转动的过程中,使得油雾达到液化的效果。便于后续对油雾进行收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54的两侧均翘起,所述扇叶5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块541,所述扇叶5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块542,所述圆环板52设有与第一卡块541相配合的第一卡孔543,所述圆形底板53设有与第二卡块542相配合的第二卡孔544。如图6、图7所示,所述扇叶54的两侧翘起,便于增大与油雾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卡块541便于卡扣在第一卡孔543内,所述第二卡块542便于卡扣在第二卡孔544内,便于使得扇叶54结构固定,不易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机构6包括设置于叶轮51下端的斜板61,所述斜板61的出口端设有油雾回收容器62。如图8所示,所述斜板61用于接收液化后的油雾,使得油雾顺着斜板61流下,通过出口端进入到油雾回收容器62进行油雾收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顶部的一端设有开关罩22,所述开关罩2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壳体2连接的合页23,所述开关罩2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壳体2锁紧的搭扣锁24。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罩22用于实现开启壳体2的作用,便于对锥形板31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以及对过滤板进行更换。所述合页23以及搭扣锁24配合作用下,实现开关罩22的开启打开以及关闭锁紧,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7周围设有保护罩71;所述壳体2顶部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散热的透气孔25。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罩71对驱动电机7实现防尘、防水的作用,所述透气孔25便于对电机进行散热,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能够通过一级过滤装置3、二级过滤装置4以及三级过滤装置5,对油雾实现多次过滤、除味处理、以及油雾冷却液化回收的作用。有效地净化外部的工作环境,减少油雾对设备的腐蚀损坏;减少油雾对人体的损害;保护大气环境。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