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51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装饰件喷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生产中,汽车内部装饰会用到大量的汽车装饰件,例如汽车的中控台区域、挡把区域、门板区域等,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类型的汽车装饰件,而各种汽车装饰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都需要进行喷涂以及上光等作业,由于喷涂作业通常都需要在封闭空间内进行,零件的喷涂目前都是由机械臂完成。

目前的机械臂喷涂作业,都是将零件送至喷涂工位后进行,进出料需要送进送出,在工作效率上具有劣势,并且定位上出现偏差后,很容易对喷涂的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汽车装饰件喷涂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喷涂精度的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其包括:

底座,底座的中心处具有转轴,转轴与底座驱动部连接,底座驱动部驱动底座围绕转轴作周向运动;

两侧边工位,两侧边工位相对称地设置于底座的相对两端,侧边工位包括座体,座体固定设置于底座上,座体上均设有多个转动工位,转动工位包括安装座以及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顶部具有锥形部,锥形部的顶部具有平面,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有转轴,转轴与驱动部连接,驱动部驱动转轴旋转;

机械手工位,机械手工位具有机械臂,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喷涂头。

进一步地,上述喷涂头包括一主支架和多个副支架,副支架垂直于主支架并与主支架进行连接,喷头安装于副支架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上述主支架和副支架构成e形结构。

进一步地,从纵截面看,上述副支架向机械臂方向斜向安装。

进一步地,上述副支架与主支架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上述副支架的自由端的横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地,上述主支架和副支架的相交处设置有至少一扇形板。

进一步地,上述锥形部设置有v形腔体。

进一步地,上述安装座内开设有y形腔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通过底座带动两侧边工作的周向运动使得上下料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侧边工位上的座体上的转动工位带动产品旋转,可以配合喷涂的各种角度,提高整体加工精度,并且定位杆上具有顶部平面的锥形部的设置,使得产品的底部插接于定位杆上后,可以在产品的底部内形成一个倒置的截面呈u形的空腔,从而使得喷涂过程中产品表面所形成的热量可以通过底部的u形空腔沿着定位杆的表面向下排出,同时空腔内斜坡式的内壁可以形成热量向下的快速运动,使得排热效率更高,从而使得本发明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工作效率和喷涂精度低的问题的同时,解决产品喷涂过程中的排热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的喷涂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该喷涂上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心处具有转轴11,转轴11与底座驱动部12连接,底座驱动部12驱动底座1围绕转轴11作周向运动;两侧边工位2,两侧边工位2相对称地设置于底座1的相对两端,侧边工位2包括座体21,座体21固定设置于底座1上,座体21上均设有多个转动工位22,转动工位22包括安装座221以及固定安装于安装座221上的定位杆222,定位杆222的顶部具有锥形部223,锥形部223的顶部具有平面224,安装座221的底部连接有转轴225,转轴225与驱动部226连接,驱动部226驱动转轴225旋转;机械手工位3,机械手工位3具有机械臂31,机械臂31的端部安装有喷涂头3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装饰件双侧工位旋转式喷涂上光装置,通过底座带动两侧边工作的周向运动使得上下料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侧边工位上的座体上的转动工位带动产品旋转,可以配合喷涂的各种角度,提高整体加工精度,并且定位杆上具有顶部平面的锥形部的设置,使得产品的底部插接于定位杆上后,可以在产品的底部内形成一个倒置的截面呈u形的空腔,从而使得喷涂过程中产品表面所形成的热量可以通过底部的u形空腔沿着定位杆的表面向下排出,同时空腔内斜坡式的内壁可以形成热量向下的快速运动,使得排热效率更高,从而使得本实施例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工作效率和喷涂精度低的问题的同时,解决产品喷涂过程中的排热问题。

参见图2,安装座221内开设有y形腔体228,其可以降低整体重量,同时形成对于热量向底部的统一且快速的排出。

参见图2至图3,喷涂头32包括一主支架321和多个副支架322,副支架322垂直于主支架321并与主支架321进行连接,喷头323安装于副支架322的自由端,具体实施例中,主支架321和副支架322可以构成e形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喷涂头的结构更为稳固。

继续参见图2至图3,从纵截面看,副支架322向机械臂31方向斜向安装,具体地可以是副支架322与主支架321的夹角为锐角,有效地为58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喷涂时,喷漆可以向内喷洒,防止其喷管内喷力过大而引起的喷漆向外洒出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得喷漆斜向进入到产品的表面,减小喷漆到产品表面时所形成的力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产品表面的坑以及气泡等现象,提高产品的良率。

参见图3,副支架322的自由端的横截面呈梯形,一方面可以减小副支架的自由端的重量,减小对喷头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副支架的自由端两侧对气流的阻力,使得副支架移动时阻力更小,从而使得喷洒更为顺畅和均匀。

参见图3,主支架321和副支架322的相交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扇形板324,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稳固。

参见图2,锥形部223设置有v形腔体227,一方面可以减轻锥形部处的重量,使得整体运动更为轻盈,另一方面可以配合锥形部使得空腔内的气流得意循环,同时v形腔体可以使得气流向下导流,使得散热效率更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