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90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涉及一种在机械保养过程中,对传动、连接位置进行润滑的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对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进行混合,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润滑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设备进行使用过程中,对于轴承、齿轮、孔槽等,存在滑动配合的连接关系的零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注脂润滑,减少干摩擦,提高使用寿命,目前所使用的润滑介质主要为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现有的脂类润滑方式,都是直接通过毛刷蘸油脂,然后将油脂涂抹在润滑面上,脂类粘度大,容易粘附,涂刷的方法涂抹不匀,对于一些狭小缝隙脂类润滑剂落入比较困难,润滑脂残留在表面,使得注脂效果不好,且残留表面的润滑脂在凝结后,形成硬质颗粒,脱落后使得传动配合受影响,产生异常振动,对于使用固体润滑剂进行润滑的,将润滑颗粒撒到润滑面上,虽然可以落入狭小缝隙内,但撒落位置不均匀,且颗粒很难附着润滑面表面,使得润滑面各处的润滑效果不一致,目前没有将两种润滑剂进行混合使用的,且现有的混合装置无法满足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间的均匀混合的目的。

公开号cn104474954a公开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及固液混合方法,固液混合装置包括:釜体;位于釜体内的搅拌器;安装于釜体以驱动搅拌器的驱动装置;真空抽气管,真空抽气管的一端与釜体顶部设置的抽气口连通;液体加料管,液体加料管的一端与釜体内部空间连通;粉体管道,粉体管道的一端与釜体底部设置的粉体进料口连通,另一端具有粉体入口和气体入口,上述固液混合装置,在粉体通过气体被送入釜体中的液体内时,粉体是以均匀的形式直接投放入液体内部,该发明是针对粉体和液体之间的混合,将粉体喷入液体内,然后进行搅拌扩散,然而对于固体润滑颗粒在液体容易沉底,搅拌混合不充分。

公开号cn204735178u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混合器、固体加量器、液位限位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主体、搅拌器、进液口和出液口,且于所述进液口处设有进液开关,于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出液开关,所述搅拌器固定设置于主体内部,所述固体加量器出口与混合器内部相连通,所述液位限位器置于混合器内预设高度,所述搅拌器、固体加量器、液位限位器、进液开关、出液开关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该实用新型采用plc控制器对固液混合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混合器内部还设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等温控装置,提高了固液混合的效率;但由于润滑脂的粘度大于普通液体的粘度,搅拌器在搅拌时,搅拌范围有限无法传递到底层使得固体润滑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行混合,且该方法采用独立的搅拌翅,其搅拌范围更是有限,混合效果差。

公开号cn203316043u公开一种白土油脂混合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设置有搅拌桨,所述白土油脂混合罐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白土进料管、进油抽真空装置,所述进油抽真空装置设有油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混合出料口,其主要适用于两种油脂的混合,对有固体润滑颗粒存在的混合效果差,固体润滑颗粒容易堆积在进料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进行混合,对机械零部件进行润滑的装置。混合效果更好,更实用。

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由主体固定装置、混合搅拌装置和动力抽取装置组成,主体固定装置由下壳体、安装板、上壳体、润滑管、支撑轴承、环形隔板、固定轴承、连接管、混合腔、颗粒传输管和油脂管组成,下壳体置于安装板的下端面上,上壳体置于安装板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壳体和安装板组合形成混合腔,所述安装板为圆板,且中心位置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内置有固定轴承,油脂管置于下壳体上,且和混合腔相连通,颗粒传输管置于下壳体上,且和混合腔相连通,环形隔板置于上壳体内,且将上壳体内分割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环形隔板内圈置有支撑轴承,润滑管置于上壳体上,且和上壳体上侧空腔相连通,混合腔和上壳体上侧空腔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动力注入装置由双轴电机、调节阀、针管、回转叶片、导流板、中部环形隔板和安装孔组成,双轴电机置于上壳体内,且位于环形隔板下方,所述双轴电机的电机轴一端穿过安装板上的固定轴承,且延伸至混合腔内,另一端穿过环形隔板上的支撑轴承,多个回转叶片通过安装孔周向置于电机轴上,且位于环形隔板上方,所述回转叶片主体部分为竖直放置的矩形板,中部隔板横向置于回转叶片一侧,且垂直于回转叶片,所述中部隔板的长度小于回转叶片长度,所述中部隔板的延长线经过回转叶片短边中点,所述中部隔板的翼展宽度等于回转叶片短边距离的四分之一,所述中部隔板根部厚度大于端部厚度,两组导流板垂直置于回转叶片一侧,且分别位于中部隔板两侧,所述导流板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导流板各对应点间距相同,所述导流板为一端带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直板,所述中部隔板上侧的导流板的弯曲方向向上,所述中部隔板下侧的导流板弯曲方向向下,所述导流板的宽度等于中部隔板宽度,回转叶片上开有多个安装孔,针管置于润滑管上,针管上置有调节阀,混合搅拌装置由搅拌叶轮、搅拌轴、连接架、回转轴承、主轴、主轴叶轮和支撑套组成,连接架中部位置于双轴电机上,且位于混合腔内,所述连接架为y型结构,主轴一端通过回转轴承和连接架中部位置向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轴承置于下壳体上的支撑套内,所述主轴上置有主轴叶轮,所述主轴叶轮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三个搅拌轴分别对应置于连接架上,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搅拌轴上置有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和搅拌轴之间置有轴承,所述搅拌叶轮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且和主轴上的旋向相同,螺旋距相同,所述主轴叶轮上叶片和相邻的搅拌叶轮上的叶片相成交错分布。

使用时,将颗粒传输管和颗粒送给装置连接,将油脂管和油脂润滑剂管连接,接通电源,双轴电机旋转,电机轴带动回转叶片旋转,回转压片旋转通过连接管,将混合腔内的气体抽取排出,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入到混合腔,同时,连接架旋转带动搅拌轴绕主轴做圆周运动,搅拌棒上的搅拌叶轮在和主轴上的主轴叶轮接触后进行自转,将下壳体表层的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行搅拌,搅拌叶轮对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混合的过程中,混合后的润滑介质沿着搅拌叶轮传输,和下壳体表层脱离,新的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入下壳体内,然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轮再次进行混合,并进行传送,对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行不断的混合剥离,三个搅拌叶轮上的润滑介质在经自转和主轴叶轮相接触时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回转叶片旋转产生的负压吸入连接管进入上壳体上部空腔内,经回转叶片上的导流板和中部隔板间的间隙形成紊流,进行进一步的混合,通过针管注入润滑区域内,注入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阀进行调节;

所述中部隔板的长度小于回转叶片长度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端预留通道,使得中部隔板两侧形成连通并进行混合;

所述中部隔板的延长线经过回转叶片短边中点的设计是为了中部隔板两侧的区域混合程度相同,确保混合均一性;

所述中部隔板的翼展宽度等于回转叶片短边距离的四分之一的设计是为了使回转叶片侧面形成通道,配合旋转离心力,对混合介质沿径向进行混合;

所述中部隔板根部厚度大于端部厚度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侧形成斜面,增加润滑介质的通过性,防止表面附着分层,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所述导流板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导流板各对应点间距相同的设计是在回转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将润滑介质进行等厚度的分层,配合回转叶片的离心作用,确保同一层的润滑介质径向混合的均匀性;

所述导流板为一端带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直板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侧形成相两侧弯曲的扩口结构,便于已经进行分层的润滑介质向两侧进行扩散,和其他层进行均匀混合,确保不同层之间的均匀混合;

所述导流板的宽度等于中部隔板宽度是为了配合中部隔板;

所述连接架为y型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平衡混合腔内的动力,使得混合腔内各处均可以被混合搅拌;

所述搅拌叶轮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的设计可以将下壳体内的脂类润滑剂和颗粒润滑剂进行混合,同时可以通过螺旋向上旋进;

所述主轴叶轮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的设计是辅助对混合后的润滑介质进行传输;

所述搅拌叶轮上的叶片和主轴上的叶片旋向相同,螺旋距相同的设计是为了相互只进行形成配合,对三个搅拌叶轮之间进行混合;

所述主轴叶轮上叶片和相邻的搅拌叶轮上的叶片相成交错分布是防止在进行混合搅拌时发生干涉;

达到对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进行混合的目的。

上文中已经提到的以及下文中即将提到的“上端面”、“下端面”等词语仅仅是针对图1所述方位而言,并无特指含义。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对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进行更好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主轴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仅显示了主轴叶轮和搅拌叶轮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回转叶片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回转叶片的结构;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下壳体(1),搅拌叶轮(2),搅拌轴(3),安装板(4),连接架(5),上壳体(6),双轴电机(7),润滑管(8),调节阀(9),针管(10),支撑轴承(11),回转叶片(12),环形隔板(13),固定轴承(14),回转轴承(15),连接管(16),主轴(17),混合腔(18),主轴叶轮(19),颗粒传输管(20),支撑套(21),油脂管(22),导流板(23),中部环形隔板(24),安装孔(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零部件润滑介质混合注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将颗粒传输管(20)和颗粒送给装置连接,将油脂管(22)和油脂润滑剂管连接,接通电源,双轴电机(7)旋转,电机轴带动回转叶片(12)旋转,回转压片旋转通过连接管(16),将混合腔(18)内的气体抽取排出,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入到混合腔(18),同时,连接架(5)旋转带动搅拌轴(3)绕主轴(17)做圆周运动,搅拌棒上的搅拌叶轮(2)在和主轴(17)上的主轴(17)叶轮接触后进行自转,将下壳体(1)表层的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行搅拌,搅拌叶轮(2)对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混合的过程中,混合后的润滑介质沿着搅拌叶轮(2)传输,和下壳体(1)表层脱离,新的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入下壳体(1)内,然后搅拌轴(3)上的搅拌叶轮(2)再次进行混合,并进行传送,对固体颗粒和脂类润滑剂进行不断的混合剥离,三个搅拌叶轮(2)上的润滑介质在经自转和主轴(17)叶轮相接触时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回转叶片(12)旋转产生的负压吸入连接管(16)进入上壳体(6)上部空腔内,经回转叶片(12)上的导流板(23)和中部隔板间的间隙形成紊流,进行进一步的混合,通过针管(10)注入润滑区域内,注入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阀(9)进行调节;

所述中部隔板的长度小于回转叶片(12)长度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端预留通道,使得中部隔板两侧形成连通并进行混合;

所述中部隔板的延长线经过回转叶片(12)短边中点的设计是为了中部隔板两侧的区域混合程度相同,确保混合均一性;

所述中部隔板的翼展宽度等于回转叶片(12)短边距离的四分之一的设计是为了使回转叶片(12)侧面形成通道,配合旋转离心力,对混合介质沿径向进行混合;

所述中部隔板根部厚度大于端部厚度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侧形成斜面,增加润滑介质的通过性,防止表面附着分层,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所述导流板(23)两个一组,同组的两个导流板(23)各对应点间距相同的设计是在回转叶片(12)在旋转过程中,将润滑介质进行等厚度的分层,配合回转叶片(12)的离心作用,确保同一层的润滑介质径向混合的均匀性;

所述导流板(23)为一端带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直板的设计是为了在中部隔板两侧形成相两侧弯曲的扩口结构,便于已经进行分层的润滑介质向两侧进行扩散,和其他层进行均匀混合,确保不同层之间的均匀混合;

所述导流板(23)的宽度等于中部隔板宽度是为了配合中部隔板;

所述连接架(5)为y型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平衡混合腔(18)内的动力,使得混合腔(18)内各处均可以被混合搅拌;

所述搅拌叶轮(2)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的设计可以将下壳体(1)内的脂类润滑剂和颗粒润滑剂进行混合,同时可以通过螺旋向上旋进;

所述主轴(17)叶轮上的叶片为螺旋叶片的设计是辅助对混合后的润滑介质进行传输;

所述搅拌叶轮(2)上的叶片和主轴(17)上的叶片旋向相同,螺旋距相同的设计是为了相互只进行形成配合,对三个搅拌叶轮(2)之间进行混合;

所述主轴(17)叶轮上叶片和相邻的搅拌叶轮(2)上的叶片相成交错分布是防止在进行混合搅拌时发生干涉;

达到对脂类润滑剂和固体润滑颗粒进行混合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