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565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试验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试验箱(或称环境试验仓)是一种模拟气候变化的试验装置,由于它独立密闭的试验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变化及开关箱门均会引起环境试验箱内空气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环境试验箱内气压变化。目前常用的气压平衡装置有以下几种。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显示的是一种常用的气压平衡装置,该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竖向连接管1,竖向连接管1的顶部水平盖设有硅胶皮2,硅胶皮2的一端固定在竖向连接管1的顶部,硅胶皮2可以向上打开,使用时竖向连接管1的下端安装在环境试验箱上并与环境试验箱的内部气路连通。因此,该气压平衡装置采用了单向的导流结构,水平覆盖的硅胶皮2需要很大的试验箱内部正压力才能正常打开,其单向的导流结构在低温情况下极易导致环境试验箱内气压偏低时开箱门困难,极端低气压下还会导致硅胶皮2下翻失效。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显示的是另一种常用的气压平衡装置,该气压平衡装置包括横向连接管3,横向连接管3内中间的顶部可转动悬挂有活络板4,该活络板4可以朝横向连接管3的长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转动,使用时横向连接管3的右端(或左端)连接环境试验箱并与环境试验箱的内部气路连通。因此,横向连接管3内中间的活络板4能很好地解决气压平衡问题,但其先天的结构又会导致环境试验箱箱体密封不严,过多的热交换会导致制冷蒸发器结霜影响制冷效果。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其能够简单快速地平衡环境试验箱和外界大气的正负压差,且使得开关箱门容易,以及密封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其能够简单快速地平衡环境试验箱和外界大气的正负压差,且使得开关箱门容易,以及密封效果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壳体、第一调节盖和第二调节盖,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气压平衡腔,所述气压平衡腔具有第一倾斜内侧面、第二倾斜外侧面和用于连接环境试验箱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环境试验箱的内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气路连通所述气压平衡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的气压平衡腔的内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气路连通外界大气;

所述第一调节盖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内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调节孔上从而利用所述第一调节盖的自重密封所述第一调节孔以隔断所述的气压平衡腔的内部和所述第一调节孔之间的气路,且所述第一调节盖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调节盖为第一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上;以及

所述第二调节盖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外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调节孔上从而利用所述第二调节盖的自重密封所述第二调节孔以隔断所述外界大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的气路,且所述第二调节盖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所述第二调节盖为第二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盖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上。

更佳地,所述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还包括第一铰链,所述的第一调节盖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从而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上。

较佳地,所述第二调节盖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上。

更佳地,所述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还包括第二铰链,所述的第二调节盖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从而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内侧面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相对于所述水平面成105°。

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是硅胶盖。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的下部。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是竖向设置的中空连接管。

较佳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具有大气连通孔,所述缓冲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上,所述第二调节盖位于所述缓冲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的气压平衡腔的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气压平衡腔的第一倾斜内侧面和第二倾斜外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朝上设置,并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盖位于气压平衡腔内并覆盖在第一调节孔上,且第一调节盖相对第一倾斜内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第一调节盖为第一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第一倾斜内侧面上,第二调节盖位于气压平衡腔外并覆盖在第二调节孔上,且第二调节盖相对第二倾斜外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第二调节盖为第二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第二倾斜外侧面上,使用时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升高,则通过打开第二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降低,则通过打开第一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因此,能够简单快速地平衡环境试验箱和外界大气的正负压差,且使得开关箱门容易,以及密封效果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的气压平衡腔的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气压平衡腔的第一倾斜内侧面和第二倾斜外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朝上设置,并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盖位于气压平衡腔内并覆盖在第一调节孔上,且第一调节盖相对第一倾斜内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第一调节盖为第一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第一倾斜内侧面上,第二调节盖位于气压平衡腔外并覆盖在第二调节孔上,且第二调节盖相对第二倾斜外侧面竖向可转动设置或者第二调节盖为第二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第二倾斜外侧面上,使用时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升高,则通过打开第二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降低,则通过打开第一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气压平衡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气压平衡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另一种气压平衡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竖向连接管;2硅胶皮;3横向连接管;4活络板;5壳体;6第一调节盖;7第二调节盖;8气压平衡腔;9第一倾斜内侧面;10第二倾斜外侧面;11连接部;12连接孔;13第一调节孔;14第二调节孔;15第一铰链;16第二铰链;17缓冲腔;18大气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包括壳体5、第一调节盖6和第二调节盖7,其中:

所述壳体5具有气压平衡腔8,所述气压平衡腔8具有第一倾斜内侧面9、第二倾斜外侧面10和用于连接环境试验箱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环境试验箱的内部的连接孔12,所述连接孔12气路连通所述气压平衡腔8的内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朝上设置,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13,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4,所述的气压平衡腔8的内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孔13和所述第二调节孔14气路连通外界大气;

所述第一调节盖6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8内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调节孔13上从而利用所述第一调节盖6的自重密封所述第一调节孔13以隔断所述的气压平衡腔8的内部和所述第一调节孔13之间的气路,且所述第一调节盖6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设置;以及

所述第二调节盖7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8外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调节孔14上从而利用所述第二调节盖7的自重密封所述第二调节孔14以隔断所述外界大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14之间的气路,且所述第二调节盖7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设置。

所谓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是指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的竖向平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图4所在纸张所处的平面)内可转动,也就是绕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的横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垂直于图4所在纸张所处的平面)可转动;所谓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是指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的竖向平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图4所在纸张所处的平面)内可转动,也就是绕平行于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的横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垂直于图4所在纸张所处的平面)可转动。

所述第一调节盖6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设置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盖6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上。

所述第一调节盖6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还包括第一铰链15,所述的第一调节盖6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15连接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从而相对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上。具体地,所述第一铰链15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的横向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盖6的上端和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

所述第二调节盖7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设置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盖7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

所述第二调节盖7的上端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还包括第二铰链16,所述的第二调节盖7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16连接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从而相对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竖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具体地,所述第二铰链16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的横向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调节盖7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

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可以相互平行设置,也可以相互不平行设置,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朝上设置可以与所述水平面成任何合适的角度,请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和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相对于所述水平面成105°。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盖6为第一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所述第一倾斜内侧面9上,所述第二调节盖7为第二弹性调节盖并安设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升高,则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弹性变形向上翻转打开第二弹性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若环境试验箱内气压降低,则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弹性变形向上翻转打开第一弹性调节盖进行气压平衡。

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和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弹性盖,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和/或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是硅胶盖。例如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是硅胶盖,或者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是硅胶盖,或者所述第一弹性调节盖和所述第二弹性调节盖均为硅胶盖。

所述连接部11可以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8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见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位于所述气压平衡腔8的下部。

所述连接部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连接部,请参见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1是竖向设置的中空连接管。

所述壳体5还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5还包括缓冲腔17,所述缓冲腔17具有大气连通孔18,所述缓冲腔17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外侧面10上,所述第二调节盖7位于所述缓冲腔17内。因此,所述缓冲腔17通过所述大气连通孔18气路连通所述外界大气,而所述第二调节孔14气路连通所述缓冲腔17,因此所述第二调节孔14通过所述缓冲腔17以及所述大气连通孔18间接气路连通所述外界大气。所述第二调节盖7位于所述缓冲腔17内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调节孔14上隔断所述缓冲腔17和所述第二调节孔14之间的气路。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采用耐高低温材料制造,如特殊尼龙PPA、聚碳酸脂PC、工程塑料ABS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采用工程塑料ABS制造。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环境试验箱上,具体通过连接部11连接环境试验箱,从而连接孔12气路连通所述气压平衡腔8的内部和所述环境试验箱的内部。

请结合图4所示,当压力平衡状态下,第一调节盖6和第二调节盖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分别盖住第一倾斜内侧面9的第一调节孔13和第二倾斜外侧面10的第二调节孔14,杜绝了环境试验箱内外空气的冷热交换,有效地防止制冷蒸发器的结霜,很好地解决了图2和图3所示的现有气压平衡装置的问题。当环境试验箱内升温或高温高湿试验时,空气膨胀引起的箱内正压可以通过第二调节盖7的上翻打开得以释放,关箱门引起的瞬间超压也能通过第二调节盖7的上翻打开得以快速释放,使得关箱门容易无反弹感。当环境试验箱进行低温试验时,空气收缩引起的箱内负压可以通过第一调节盖6的上翻打开得以平衡,开箱门引起的瞬间失压也能通过第一调节盖6的上翻打开得以快速平衡,使得开箱门容易无吸合感,很好地解决了图1所示的现有气压平衡装置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正负压双通道设计,压力自适应调节,通过壳体的气压平衡腔的两个斜面以一定的角度设计,使得第一调节盖和第二调节盖能利用自身的重力分别和斜面上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很好地贴合密封,当引起很小的压力变化时,又能自动打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调节盖配合合理的斜面设计,能很好的解决微压差情况下的气压平衡,反应更灵敏;

2、双通道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正负压差的气压平衡问题,又很好地解决了环境试验箱开关箱门时的阻力,使得开关箱门更容易;

3、调节盖依靠自身的重力能很好的贴合调节孔,又很好地解决了气压平衡状态下的密封问题,极大地减小了箱内外的热交换,很好地解决蒸发器的结霜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全文提及到的是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但是,显然,该气压平衡装置不仅适用于环境试验箱,也适用于其它需要气压平衡的密封装置,仅需将连接部根据具体密封装置进行适当改动以便两者能够相连接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环境试验箱气压平衡装置能够简单快速地平衡环境试验箱和外界大气的正负压差,且使得开关箱门容易,以及密封效果好,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