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32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搅拌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室外作业时经常用到,一般包括搅拌仓和设置在仓体内的搅拌杆。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6549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搅拌机,包括仓体、位于仓体上方的盖体,盖体中心设有一主搅拌机构,所述主搅拌机构包括主驱动头和主搅拌杆,其中,主驱动头位于盖体上,主搅拌杆伸入仓体内部,还包括一副搅拌机构,所述副搅拌机构包括副驱动头和副搅拌杆,盖体上设有一环形孔,副搅拌杆从环行孔伸入仓体内部,副驱动头位于环行孔上方,连接一带动副搅拌杆沿环形孔移动的电动旋转机构,所述主搅拌机构和副搅拌机构互不接触。

上述装置通过增加了一副搅拌机构,能对搅拌物料再次搅拌,使物料搅拌充分,但是由于搅拌物不断累积,出料口容易堵塞,搅拌后的物料很难从仓体内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机,出料口不容易堵塞,物料从搅拌桶内取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搅拌机,包括搅拌桶,设置在搅拌桶底部的储料桶,所述搅拌桶侧边设有进料口,所述储料桶侧边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桶顶部可拆卸覆有盖体,所述盖体中央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轴顶部设有驱动搅拌轴和搅拌桨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储料桶锥形设置,所述储料桶内设有防止储料桶内物料堵塞的螺旋推料机构,所述螺旋推料机构底部设有驱动其工作的推料电机,所述螺旋推料机构包括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周向沿其轴向螺旋设有推料片,所述螺旋杆的上端设有导流片,所述螺旋杆的下端设有整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料桶内设置了推料机构,当储料桶内搅拌物逐渐增多时,可以避免储料桶的出料口堵塞,搅拌物通过搅拌机构搅拌均匀,搅拌均匀的物料下料入储料桶内,出料桶内物料通过导流片落入推料片,并沿推料片送至出料口,在推料片下端设有整流片,通过整流片挡料,使物料从出料口送出,从而达到防堵效果;在搅拌桶内设置搅拌桨,使搅拌桶内的物料都能搅拌到位,搅拌效果好;在搅拌桶上设有盖体,盖体可拆卸设置,方便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片沿螺旋杆径向设置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上端通过导流片均匀导入推料片,储料桶内物料不容易堵塞,出料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整流片沿螺旋杆径向设置若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上端通过导流片均匀导入推料片,在搅拌轴下端通过整流片均匀从出料口落出,储料桶内物料不容易堵塞,出料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搅拌桶外侧壁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轴,转设在搅拌轴上端的传动轴,以及设置在主动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采用电机驱动,工作平稳,省时省力,操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抽料板,所述抽料板上设有条形槽口,所述条形槽口内设有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取抽料板,即可将搅拌桶内搅拌好的物料取出,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入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斗的设置方便将搅拌物料送入搅拌桶,物料进料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料斗呈喇叭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料斗喇叭状设置,物料进料方便,具有一定的储容量,在放入物料时,不容易外漏,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由三个支撑脚支撑,所述支撑脚等间距设置在储料桶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桶通过支撑脚支撑 ,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储料桶内设置了螺旋推料机构,当储料桶内搅拌物逐渐增多时,可以避免储料桶的出料口堵塞;

其二,在搅拌桶内设置搅拌桨,使搅拌桶内的物料都能搅拌到位,搅拌效果好,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其三,在搅拌桶上设有盖体,盖体可拆卸设置,方便安装和维护,防止物料搅拌过程中外泄;

其四,在出料口上设有抽料板,抽取抽料板即可启闭出料口,方便将搅拌桶内搅拌好的物料取出,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搅拌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一级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二级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二中螺旋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桶;2、储料桶;3、进料口;4、出料口;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传动轴;53、传动带;54、主动轴;6、盖体;7、搅拌轴;8、搅拌桨;81、一级搅拌桨;811、第一桨叶;812、第二桨叶;82、二级搅拌桨;821、第三桨叶;822、第四桨叶;9、螺旋推料机构;91、螺旋杆;92、推料片;93、导流片;94、整流片;10、弧形轴套;11、推料电机;12、抽料板;13、条形槽口;14、调节螺栓;15、支撑脚;16、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搅拌机,参照图1,包括搅拌桶1,在搅拌桶1底部设有储料桶2,在搅拌桶1侧边设有进料口3,在进料口3上设有入料斗16,在储料桶2侧边设有出料口4,在搅拌桶1顶部可拆卸覆有盖体6,盖体6中央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搅拌桨8,搅拌轴7顶部设有驱动搅拌轴7和搅拌桨8工作的驱动机构5,储料桶2底部由三个支撑脚15支撑,支撑脚15等间距设置在储料桶2的外侧壁上。

参照图2和图3,在搅拌轴7穿设在搅拌桶1内,在搅拌轴7上设有搅拌桨8,搅拌桨8包括一级搅拌桨81和二级搅拌桨82,一级搅拌桨81等间距设在搅拌轴7上,二级搅拌桨82设置在搅拌轴7的底部,一级搅拌桨81沿搅拌轴7周向环设,设置若干。

参照图4,一级搅拌桨81包括第一桨叶811和第二桨叶812,第一桨叶811设置在搅拌轴7一侧,第二桨叶812设置在第一桨叶811的对侧,第一桨叶811和第二桨叶812的横截面设置成直角三角形,且第一桨叶811的斜面与第二桨叶812的斜面朝向相反设置。在第一桨叶811和第二桨叶812上分别设有弧形轴套10,第一桨叶811和第二桨叶812通过弧形轴套10配合固定在搅拌轴7上。

参照图5,二级搅拌浆设置成W型,包括第三桨叶821和第四桨叶822,第三桨叶821设置在搅拌轴7的一侧,第四桨叶822设置在第三桨叶821的对侧,第三桨叶821和第四桨叶822设置成V型,且第三桨叶821和第四桨叶822的横截面设置成直角三角形,第三桨叶821的斜面与第四桨叶822的斜面朝向相反设置,在第三桨叶821和第四桨叶822上分别设有弧形轴套10,第三桨叶821和第四桨叶822通过弧形轴套10配合固定在搅拌轴7上。

参照图6,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设置在搅拌桶1外侧壁上,在驱动电机51转轴上设有主动轴54,在搅拌轴7上端转设有传动轴52,在主动轴54与传动轴52之间设有传动带53。

参照图7,在出料口4上设有抽料板12,抽料板12沿出料口4的径向插设,在出料口4上设有插设抽料板12的插口,在抽料板12上设有条形槽口13,在条形槽口13内设有调节螺栓14。

实施例二:一种搅拌机,包括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8,在储料桶2内设有防止储料桶2内物料堵塞的螺旋推料机构9,在螺旋推料机构9底部设有驱动其工作的推料电机11。

参照图9,螺旋推料机构9包括螺旋杆91,在螺旋杆91周向沿其轴向螺旋设有推料片92,在螺旋杆91的上端设有导流片93,在螺旋杆91的下端设有整流片94,导流片93和整流片94分别沿螺旋杆91径向设置若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